有两类散文值得重视,一类是“智性式”的,一类是“体验式”的。前者主要凸显文本的思辨性和穿透力,后者主要凸显文本的记录性和体验感。“智性”色彩明显的散文,读之犹如在风雨夜听见雷声和看见闪电,给人金石相碰,火花四溅之感,那是一种思想带来的快意和舒坦。作者可借助笔力针砭时弊,臧否人物,张弛有度,挥洒自如,文风或明朗或讥嘲或调侃或幽默,总之,“智性”是支撑其文章骨骼和精神的主要因素。这样的文章大多出自某方面的专家或学者之手,他们学养深厚,洞察力强,长于思辨,故写出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书卷气和趣味性。
以此观之,朱以撒的散文无疑当属此列。他的身份首先是位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教授和书法家,其次才是个散文家。我在读他早期的散文如《古典幽梦》和《纸上思量》等集子时,能明显感受到书法艺术对他散文创作的滋养。或许,这就叫厚积薄发,触类旁通。他的散文较少叙事性,重描写和议论,由此延伸出对世象和人生的看法与思考。《第六个情节》更像是札记,六个片段写得自由随性,理性中有感性,类似小品文,鲜活可爱,以小见大。个中寓意,不言自明。这很像他的为人,儒雅敦厚,却言语犀利,充满正义感,真乃“文如其人”。
与“智性式”不同的,是“体验式”的散文。此类散文的视点大都是向下的,注重生活的日常性和社会的现实性,写这类作品的作者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人生的苦难和创痛,并由此及彼,带着同情和理解的情感去探触、深入生活,对人生作更深刻的體验;以大胆的勇气和担当的使命去记录历史,以审美的方式去揭示人的现实处境和内心镜像。因此,这类作品读来都感人至深,血肉丰满,具有鲜活的生命感和个人体温。本期刊发的席星荃和李存刚的作品便是这方面的佳作。
《羞耻备忘录》是席星荃的最新作品,与其以往的作品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在散文形式上所做的有意探索。我在与席星荃先生通电话时,曾就本文进行过深入的沟通和探讨,他明确表示出对散文旧形式的厌倦和对新形式的兴趣,这不得不让我对这位老作家滋生出那种对散文艺术只要生命不止便探索不止的精神的由衷钦佩。但只要我们细读该文便可发现,他既在求变,又在求稳。换句话说,他是在“以变求不变”。我这样说,完全是基于我对他以往作品和近期作品的对比式阅读所作的考察和判断——他的所有作品无一不是在表达他的生存经验和乡土现实,此篇亦然。作品看似在作“自我灵魂式”的剖析和忏悔,实则是在深刻揭示过去的时代对人性造成的压抑和伤害,给人思考的空间很大。我看重他这种“省思”和“铭记”式的书写,故尽管该文较长,仍全文编发。
李存刚是一个骨科医生,特殊的职业和环境,使他接触到大量的生存现实和人性善恶。我见过他本人,憨厚的脸上永远挂着一副冷静的表情,既有着医务工作者的严谨,又有着写作者的慈悲。正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长年进行着他的“医事系列”散文的创作。工作之余,他将手术刀变成笔,生动记录下那些疾病患者的痛苦和忧伤,温暖和憧憬,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是一种有良知的写作,一种“体验式”的写作。《一条路区分出夜晚和白天》,这条路既是通向生和死之路,也是通向拷问和抚慰之路。
当然,无论是“智性式”散文,还是“体验式”散文,都不过是散文存在的形态而已;而且,这样的划分也未必确切。我在这里只是想借此话题来表达这样一个认识而已:好的散文,必须让读者感受到人的心灵、人格和生命本源。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