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德语诗歌似乎大多沉浸在表现主义诗风之中,诞生过许多优秀的诗人,如贝歇尔、贝恩、特拉克尔等。但在表现主义之外,还有一些诗人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发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声音,如莫尔根斯腾、里尔克、布莱希特……而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新的政治、社会格局的形成,德语诗歌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开始呈现出流派纷纭、风格繁复的景象。无论是在西德、东德还是在奥地利,都有一些优秀诗人脱颖而出——胡赫尔、策兰、格拉斯、波勃罗夫斯基、巴赫曼等。这些诗人追随自己的缪斯,用自己的嗓音说话,逐渐成为当时德语诗坛的主流。而作为其中重要一员的卡尔·克罗洛夫,虽然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较为陌生,却以超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实验诗歌作品独步于战后德国文学界,在20世纪后半期的德语诗坛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卡尔·克罗洛夫(Karl Krolow,1915-1999),是德国二战后的重要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生于汉诺威的一个公务员家庭,1935-1942年间,他在哥廷根和布列斯劳等地求学,先后攻读过语言文学、哲学和艺术史等。在那个年代,纳粹已经夺取了政权,德国举国上下都处于一片狂热之中,跟那时的大多数德国青年一样,他在1934年也参加了“希特勒青年团”,后来还在1937年参加了纳粹党。1940年,他开始在一些报刊(如《克拉科夫报》)上发表诗作,从此崭露头角。从1942年开始,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生活在哥廷根,以写作为生,随后的几年里,他在周刊《帝国》等刊物上发表诗作。不过,从当时德国的形势来看,二十多岁的青年诗人克罗洛夫随了大流,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战后的1952年,他从哥廷根移居到了家乡汉诺威,1956年又定居达姆施塔特,作为独立的职业作家在那里生活到去世。从1951年开始,他成为前西德笔会的会员,1953年成为达姆施塔特德国语言诗歌学院院士,还一度担任过该院院长;从1960年开始,他又成为设在美因茨的科学与文学学院院士;1962年成为巴伐利亚美术学院院士;1972-1975年间,他担任达姆施塔特学院院长。此外,他还在其他一些学术机构中担任过要职。由于他对现代德国诗歌的贡献,他先后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和称号,其中包括“格奥尔格·毕希纳奖”(1956)、“大下萨克森艺术奖”(1965)、“黑森州歌德奖章”(197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勋章”(1975)、“雷纳·马利亚·里尔克诗歌奖”(1976)、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的荣誉博士、“黑森文化奖”(1983)、“巴伐利亚美术学院文学大奖”(1985)、“巴特洪堡荷尔德林奖”(1988)等。
克罗洛夫的创作以诗歌为主,他先后出版了二十余部诗集,主要有《世界的预兆》(1952)、《风与时间》(1954)、《日日夜夜》(1956)、《异域的躯体》(1 9 5 9)、《无形的手》(1 9 6 2)、《夜》(1964)、《适合我的风景:新诗》(1966)、《我的冬季战役》(1968)、《日常诗篇》(1968)、《只不过是生命》(1970)、《时间的流逝》(1972)、《死亡》(1980)、《跟黑格尔在一起的秋天十四行诗》(1981)、《在零与无穷之间》(1982)、《世界的另一边》(1987)、《如其发生》(1988)、《我听见自己说》(1992)、《第二次》(1995)等。另外,他还翻译过法国诗人魏尔伦和阿波里奈以及一些西班牙诗人的作品。他在晚年还写过一些散文作品,包括《另一种生活》(1979)、《梅勒妮》(1983),另有一卷回忆录《夜生活或保存童年》(1985)。不过,仅次于诗歌的重要文学作品,当属他留下的大量文学评论,其中主要有《当代德语诗歌的方方面面》(1961)、《作者在实验诗歌中的角色》(1962)、《影子之战》(1964)、《诗歌日记》(1966)、《当今长诗与短诗的问题》(1966)、《在我们读者之间》(1967)、《诗与诗意文本》(1985)等,均为研究20世纪后半期德语诗歌走向的重要文献。
在20世纪后半期的德语诗坛上,克罗洛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从50年代开始,就被认为是德国战后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不过,跟很多诗人一样,克罗洛夫早年受德国“自然抒情”诗人奥斯卡·洛尔克(1884-1941)和威廉·莱赫曼(1882-1968)等人的影响,因此他的早期诗作的自然画面感和抒情性都较强,也较为传统,甚至还有些“学院”。到了50年代,欧洲各地掀起了一场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于是他融入其中,开始摆脱德语诗歌的一些老传统的束缚,转而借鉴超现实主义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渐渐成为德国最注重诗歌实验的超现实主义诗人。
克罗洛夫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德语诗歌的传统,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德语诗坛感到不满,他曾经这样评价当时的德语诗歌:“德语诗,似乎总是需要得太多——对于我来说,它们趋向于太沉重,或者太人为造作,或者无论如何也不够谨慎。”因此,他开始对诗歌进行探索和实验,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己独有的风格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克罗洛夫的诗作又呈现了新的风格——在深化自己诗风的基础上,传达出他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的反讽、忧郁的个人经验。这个时期,他擅长用超现实主义画面来描写风景和自然界,因此被许多评论家看作是介于神秘派和形而上派之间的诗人,为20世纪后半期的德国诗歌带来了一种新的诗风,因此影响过不少后来的德语诗人。
克罗洛夫的诗,多半介于自然风景、日常生活及人类精神活动之间,暗示出人类某些隐秘的精神状态及其内涵和外延,时显神秘、朦胧,又时见清晰、明了。在朦胧与清晰之间,其诗歌意象迅速转换,一层层推进,推进中内在冲突不断发生,虽然语言平和、流畅,却颇具深奥的内涵意义,有时其想象惊人,有时又以描述性的平稳语势向前递进:
很多人屈指计算
这些没下过雨的
日子。
风,像一条蛇
久久栖息在树叶间
咀嚼着果实。
爱情现在只跟
非常年轻的人
在河里做游戏。
——《干旱》
在《干旱》中这个片段里面,克罗洛夫用很具体的语言、很形象的意象来描写自然中或自己脑海中的风景:“风,像一条蛇/久久栖息在树叶间咀嚼着果实。”这样的意象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还特别形象,可以引发诸多内在联想,至今读来,依然显得独特,给人以启发。但紧接着的“爱情现在只跟/非常年轻的人/在河里做游戏”,则显示出其诗歌神秘的一面。正是在这种清晰与神秘交叉之间,克罗洛夫创造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意境。下面再看一个意象迅速转换的例子:
人们分发陌生的
花束或老树的
影子。
而美,在长长的眼睫后面
消逝。
看见植物的视野
使乳房和臀部
多余。
——《得胜的植被》
以上这个片段,结合了超现实主义的动感与静态,呈现出一种安静的美:前3行具有一种动感,但内容是模糊的,介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人们分发陌生的/花束或老树的/影子。”在这里,人们分发的“花束”是具体的,而“老树的影子”在整个句子中则是抽象的。这类具体和抽象的结合与搭配,在克罗洛夫的诗里层出不穷。
不过,克罗洛夫的诗歌色调大多是比较“冷”的,或者是比较“暗”的:
下午的名字已经
在墙上渐渐冷却。
黑暗是文盲。
它响着嗓音而来
当黄昏降临。
当黄昏降临
你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一双双眼睛的
忧郁的冲突
已经在餐桌边开始
爱情如同一块矿石
在手指之间碎裂。
有人端着盘子四处走动
收集着那依然孤独地
相互愉悦的梦幻
当黄昏降临。
——《当黄昏降临》
上面这个描写黄昏的片段,在克罗洛夫的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随着一个个意象的转换,诗意不断加深,仿佛诗人带着读者在梦游自己的梦:从下午开始,“黑暗”就开始来临,不过它是“文盲”——这种把人类的文化特征赋予“黑暗”,让它有了一种身份,在这里超越了一般的拟人手法。接下来,随着“黄昏降临”,一系列意象展开:眼睛忧郁的冲突、爱情在手指间碎裂、有人端着盘子收集梦幻,都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模糊不清的精神意识。
从这些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到克罗洛夫诗歌语言的质朴和流畅、语感的新颖和独特、意象的鲜明与怪异,在读者眼前犹如一幅幅超现实主义绘画,构成了一片片从诗人的眼里过滤之后再折射出来的风景,给人以新鲜的启示。
半个世纪以来,克罗洛夫都活跃在德语诗坛上。他出版的二十余部诗集,每一部都有其特色,反映了二战后德语诗歌的发展进程——在这段时间中,德国诗坛上的所有主流动向,克罗洛夫都或参加、或引领、或追随、或反对过。而且,他作为自由撰稿人,一直以写诗和撰写评论为生,并获得了成功,的确让人感动。■
2014年9月于重庆云满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