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半个多月后,在上海读大一的学妹给我发来了长长的微信。这个向来笑嘻嘻的小姑娘,突然甩出两个大哭的表情。
学妹说,自己好像被舍友孤立了,不管干啥都是一个人。她问我:“你知道那种被孤立的感觉吗?”我看着这行字,沉默了许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些往事。
初三那年,学校强制每个同学都要住校。也许是因为更近距离地和他人接触,同学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我性格上的缺陷和对许多事情处理方式的不恰当。
慢慢地,没有什么人愿意亲近我,几乎都孤立了我,甚至还有男生给我起侮辱性的外号,说起我时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高谈阔论。
那个时候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连自己“瘦”这一点也能成为他们讥讽的谈资,不是都说要减肥吗?很久以后我才懂得,因为他们不喜欢我,所以也不会喜欢一切和我沾边的东西。
有一次,体育训练完后大家去饭堂吃晚饭。宿舍楼的热水是以每层楼四个水龙头的量来供应的,所以我们洗澡前都要拿桶去走廊打水。
我快速吃完饭,第一个冲回了宿舍,看着摆在阳台上的七八个桶,突然想着如果我帮舍友们打了水,她们对我的反感会不会少一些呢?于是,我就把她们的桶全都拿去打水处,接好水,等她们自己来提。
不久后,舍友们回来了。她们得知我做的事情后,却露出震惊和不耐烦的表情,用十分嫌弃的口气说:“我们洗澡又不关你的事,何必碰我们的桶呢?以后别乱来!”
我尴尬地站在她们面前,心里像烧开的水一样上下翻滚,积蓄已久的孤独、苦痛、压抑像岩浆一样喷发而出,但我还是要咬紧牙关,任它们在五脏六腑间翻滚冲撞。
可以说,升学的压力还远远比不上被孤立的痛苦。那时的我不知道能去何方,只能靠熬,靠忍,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现在,我大三了。如果不是学妹提起,我都快要忘记以前那个独自走在人群中,心却伤痕累累的少女了。
那种被孤立的感觉,真的太苦了,苦得我曾经每次和别人说起都会忍不住哽咽,苦得我以为自己长长久久都不会忘记。
可我还是一天一天地挣扎着向前,咬着牙撑过了很多因为梦到过去而再难入眠的夜晚。我看了很多很多书,写了很多很多字,见了很多很多人,才终于走出了那条漫长又幽暗的隧道,成了现在的样子:
有了天南海北的朋友,不再害怕跟男生说话;能把往事当下酒菜,笑嘻嘻地和别人说起;既能在聚会中放开自我,也能安然地享受一个人的好时光。
在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的某一期里,有位女明星因为一些事,不太受别人的理睬。她认为自己被孤立了,在一顿无法插话的晚餐中爆发,然后冲回了公寓,失声痛哭,对着导演讲,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们都不理我。
对,那是许晴。
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学阶段开始,成绩就很拔尖,一直是好学生、班干部,高考数学还考出了120分。出道以来,她从未失宠于主流影视界。这样一个顺风顺水的女演员,却也会因为被孤立这件事,在公众面前失声痛哭。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取悦一群人而被孤立。或许是源于一件小事,或许是源于一个“有罪可定”的瞬间。不管怎样,总有一个契机会掀开人性的恶意,为我们招来嘲笑和伤害。所以有时,被孤立事件的发生仅凭概率。
被孤立的你不是有罪的,你也不是不值得被爱,排斥你的人也未必是邪恶的坏人。只是你们相处的条件,从一开始决定了被孤立事件的发生。
多年被孤立的经历让我的性格里留下了一种病态的自卑,让我深信自己身上有哪里不对,有什么地方就是错了。哪怕不知道是哪里,但我觉得就是它导致我无法被人喜欢,所以自己本身就是糟糕的。
后来在一本书里,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有一个道理,你一定要尽早明白,因为有些人甚至一直到死,都没有搞清楚这个道理。如果是这样,那这一辈子,都算是活得不明不白。这个道理就是:‘你一定要明白,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人讨厌你。’”
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
我和心理老师聊天时,她也送了我一句很重要的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是啊,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我,环境也不再是当时的环境了。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被孤立的记忆太过深刻而歪曲对自身的认识,并因此早早地停下了靠近别人的脚步。
生活很坏,坏在我们每次松懈后的轮番打击,但生活也很好,好在让我们带着伤痕走到了没有后悔的明天。
回望来路,我看着那个曾经在痛苦中孤军奋战的自己,轻声说谢谢,谢谢你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一个还不错的今天。
我们手牵着手,一起对这些旧事,做漫长的告别。无论如何,都请你相信,我会变得更好。其实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为了告别糟糕的过去,纵情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那些年,我们都曾是被孤立的自卑姑娘。
可是没关系,在你习惯了这孤独以后,在你终于被伤到学会自我疗愈后,你会遇到真正的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那种知己。
在你成为更好的人之后。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