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读过万卷书,行万里路终究也不过是一个邮差。”最近发旅行文章的时候,经常收到这样的评论。我不太明白的是:你见过那个一直在外面“流浪”的人是不识字的吗?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说着这样话的人,是不是自己做不到却又看不惯别人去做呢?
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即使不去“行万里路”,依然可以视野开阔,甚至超越“行路者”,因此,“环游世界”不再简单等同于“见多识广”。但我觉得“足不出户”也不应成为“不行万里路”的借口。
小婷是我大学生活里长达一年半的工作伙伴。她比我小一级,面试她时,我一眼就觉得这个小姑娘有灵性。一双大眼睛清澈得好像一碧如洗的天空。我问她有什么爱好,她轻声细语地应答:“喜欢看书写文字,还有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来参加面试的人有的大谈工作经验,有的故作老练,唯独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其他几个一同面试的小伙伴都觉得她不行,太内向做不了事情。可我偏偏特别中意她,执意把她留了下来。
从那时起,我每次去办公室都可以看见她,大多时候是坐在椅子上安静看书。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小婷也有风趣顽皮的一面,工作从来不挑肥拣瘦,更不用说有什么心机了。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真像一个邻家妹妹。
我曾经问过她,念大学之后读了多少书,她说不知道,之后又似乎感觉说错话了,补上来一句:“其实也不多啦,喜欢的就随便看看。”
我和她开玩笑:“你已经读万卷书了,什么时候去行万里路啊?”她也笑,说:“有机会我就去,这一点还要向学长学习。”
一年半之后,小婷离开了社团,我也光荣“退休”了。偶尔在路上碰见,她手里都拿着两本书。后来的一个假期,她突然发了一张照片给我:在敦煌莫高窟门口,手里还拿着《文化苦旅》。她给我发语音说:“学长,这次我来行万里路了!”声音有些激动,我可以清晰地听见西北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后来,她去了西藏,去了新疆,去了大理,也去了东北,还去了海南,也给我寄过几张明信片。现在,她居然跑去斯里兰卡做义工了。
“我特别好奇,你一个安安静静那么喜欢看书的人,怎么会想着到处跑呢?”
她说:“读书是向内的过程,自我修炼;旅行,是向往的过程,自我成长。”
她说这句话时,我特别感动。本身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就不是对立的,却经常被拿出来议论。年轻人该不该读书?当然该,而且要多读一点,这一点从来不可否认。但是多去外面看看,你收获的东西也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得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路上那些发自本心的善良会让我们一路向前。
我经常被人误解,发我自己做的饭菜,就有人说,哇,你也会做饭啊?以为你只会在外面跑呢。发自己写的毛笔字,就有人说,哇,没想到你写字也会好看啊,不是一直在路上吗?甚至有一次我说过几天出去走走,有人说,你除了旅行和拍照还会干什么?
我听着这些话觉得挺刺耳的,好像我除了会在路上就什么都不会一样。朋友说,一直以为先读万卷书,后行万里路,可是最近出去看了世界,才发现知识的浅薄,之后回来便安心读书了。也有灵魂相通的读者说,应该先读书,否则行万里路时会觉得风景很空洞。了解每个地方的风土与历史,才不会回来后拿着照片,完全不记得那是哪里。
关于万卷书和万里路,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生经历,有些书悟不透;没有书垫底,路上的风景也感受不完全。
而我要说的是:能行万里路就行万里路吧,行路闲暇时不忘看书,没条件去行万里路时,那就用功读读书。因为向内和向外本身就不冲突,两者结合,才会让曾经不堪一击的我们,终将刀枪不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