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配音演员:戏里对白,戏外人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哲思 热度: 18200
配音演员:戏里对白,戏外人生

  

  

  在国内,配音演员百分之九十都是散户,很少有人专门养着一群配音演员。所以我们有一个自嘲的称呼—“棚虫”。现实就是这样,这是一群常常被观众忽略的人,也是一个寂寞清苦的行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给配音演员署名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好多影视剧最后的演职员表上连司机、茶水都有,可就是没有配音演员。

  一部作品受到观众的认可,很少有人提到配音演员的功劳。而如果一个演员的演技被吐槽了,一些人就会把责任推到配音演员的身上,说后期配音没有做好。我配得好,观众会觉得是同期演员的原声,一旦让观众听出是配音的,那说明配得实在太差。

  目前中国的配音行业,就像是一个草台班子。没有人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没有人知道今年要给多少部戏配音。大家的工作状态就是随时待命,工作机会的选择就靠一部手机。

  这个行业衡量谁干得好还是不好,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有没有闲着。有的人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一个戏接着一个戏,而有的人,可能一两个月或者一年才能接一个。在工作时,每个人也都必须有强大的内心,因为做这个工作是没有表扬的,只有“重录”和“通过”。

  越是好的配音演员,越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让观众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甄嬛传》刚开始播的时候,很多观众会觉得这个声音很像孙俪。但我知道,如果把我的声音和孙俪的原声对比来听的话,还是会发现不一样。我只是把自己的说话习惯跟人物的习惯在某一点上做了融合嫁接而已。

  配音演员不是口技演员,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模仿。好的配音演员会模仿原声的断句、气息,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塑造出来,让声音和角色的性格、气质尽量贴合。

  这种模仿只是在“神”上的模仿。每个人说话都有特点,有人说话五个字一断,有人说话三个字一断,有人喜欢说长句,有人喜欢用感叹词。配音演员要能瞬间抓住这个人说话的特点,让人听起来感觉很像。

  有的演员戏演得好,并不是他模仿谁像,而是他能瞬间抓住角色的特点,比如习惯动作、说话习惯、气质等,也就是能抓住角色的“神”。

  像梁朝伟,打了三个月的拳之后就像个拳师了;张震更厉害,拍完戏不仅像个拳师,还捎带拿了个全国冠军。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只能用“笨鸟先飞”的故事激励自己。当我感觉对某件事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就会提前做很多练习。或许有的人有天分,也很聪明,完全可以依靠临场发挥就能做好。但我知道我不行,我也不是那样的人。为了不至于在现场出糗,傻在那儿,我必须提前想好所有可能说的话,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并且,我在同一时间只能干一件事情。扫地时只能扫地,擦桌子时只能擦桌子,必须一件一件来。如果同时进行,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什么都干不成,要么我直接精神分裂了。

  我曾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要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不要抱怨辛苦和劳累,因为这些都是上天赐予的恩典。”我喜欢配音这个行业,也很享受这个工作给我带来的感觉,充实而自由。

  刚到北京的时候,男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不算是工作的工作:给一个朋友的样片配音。那个朋友明确说只是试一下,这个节目能不能播、什么时候播都是未知数,录得差不多就行了,只是找一下感觉,没有必要死磕。

  可我有我的工作习惯。如果这件事情我没有认真对待,自己内心那一关就过不去。而如果百分之百努力了,那整个过程都会带给我一种精神愉悦。

  那天我到北京,已经晚上10点多了,接到任务后,马上挑灯夜战,一直准备到凌晨3点。我把将近一个小时的台词从头到尾背了下来,心里才踏实一点儿,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8点去正式录制,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但现实往往和电影里的狗血情节不一样。女主角经过一番努力,并没有迎来柳暗花明。北京还是北京,我还是我。

  后来我慢慢有了更多配音的机会。只要一有机会,我就立刻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口气把所有台词背下来,然后反复看磁带,反复琢磨。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只要看一遍磁带就能直接进棚录。但我不行,为了不让前辈老师觉得因为我耽误时间,我只能把所有台词都背下来,把磁带看得滚瓜烂熟,真正做到了然于胸,信手拈来。

  有时候去看同期声的电影,我会刻意去听别人的声音,仔细琢磨。录院线电影最高的要求就是要和同期声一样。因为可能这个片子里别的角色都是同期声,只有你这一个角色需要配音,所以你的声音必须能跟对手的同期声音对上,不能让人感觉跳跃,也不能让人听出你是后来配的音。

  事实证明,我的这个笨方法还是管用的,正式配音的时候很顺利,不用看台词本就知道下面要说什么了。而且我把气口也背下来,哪儿停顿,哪儿快速,哪儿沉默,哪儿嘶喊,全都记在心里。录了几次后,很多老师夸我说,这个小姑娘配起音来还挺快的。

  其实不是我快,只是我默默练习了很多遍。

  不少人觉得配音这活儿好干,只要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嗓音好就能当配音演员,实际却并非如此。想做配音演员,入行前要先在家对着电视练,然后再把电视声音关掉练,一遍又一遍,如果没有上千集的训练,你都不敢说自己会配音。

  配音演员的一个根本素质就是要能表现出人物的魅力。只要配得好,有时候不光红花才抢眼,绿叶同样也可以出彩。除了小龙女、甄嬛这些主角,我也配过乞丐、老太太、老鸨这样的角色,这些人物对配音演员的功底要求更高。我曾在一部戏里一下配过五个龙套角色,为了表现出差别,我要运用调整气息、改变发声位置等方法,亮声和哑声也可以千变万化。

  对我真正的挑战是《倚天屠龙记》,我要同时配赵敏和周芷若两个音。两个角色太接近了。第一,都是女主角,正一号和反一号,戏份都很多。第二,都是一个年龄段的,声音上区别的空间太小。唯一的区别就是性格上有差异,所以我只能从说话的感觉上加以区别:赵敏有点儿男孩子气,周芷若是阴柔的。

  在配这两个角色的过程中,每一个我都不能发挥百分之百的水平,总得留下一部分给另外一个。我怕全发挥了,配另一个的时候就会没有了塑造的余地。《倚天屠龙记》配完之后,我差点得了精神分裂。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哭很难,可笑比哭更难。刚开始配音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大关怎么都迈不过去—不会笑。尤其是那种英雄式的笑,一点儿都不会,脸都笑抽筋了还是不成。于是我时刻都在琢磨怎么去笑。每天早上一觉醒来,睡眼惺忪地坐在床上,被子一撩,就开始“哈哈哈哈”地大笑。

  曲艺界和梨园行有句话:不疯魔,不成活。我估摸着我已经到了“疯魔”的地步了。突然有一天,我会笑了,量的积累在那一瞬间完成了质的飞跃。

  我一直坚信“铁杵磨成针”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但很少有人能坚持磨下去。选择做配音演员,就得坐在孤独的配音间,拿着台本,自言自语地讲着一个人的对白。在光阴中进行自我打磨,这是一种选择,而我愿亲手打磨攥在手里的每一寸光阴,和那个固执的自己坦诚相见,聆听每一份岁月静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