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怕输,又怎么可能赢
◎若 杉
几天前,一个叫柔的姑娘走进了咨询室,说要谈谈学业的压力。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对所学专业的厌恶。她是中文系的,几乎日日处在压抑和抱怨中。中文系处处与她气场不和,专业老师讲课无趣,作业算不得难但因为不喜欢也懒得动笔完成,小组作业也是能推则推,惹得组里成员也心生不满。
“我知道这样不好,荒废的是自己,但就是没办法强迫自己喜欢。其实我更喜欢政治,从小就喜欢,最崇拜的是普京,高考结束后,虽然爸妈想让我读经济,我还是执意读政治。”我疑惑:“既然这么喜欢,研究生阶段为什么要转专业呢?”“因为学得不好啊!”她回答得倒也坦率,“我想换个环境,当时想着,没准我虽然喜欢政治,但在中文上更有天赋呢!”
听着她的讲述,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两个七八岁的孩子,满脸稚气却一副认真模样,相对而坐下一盘棋,其中一个眼看就要输了,便负气地将盘面上的棋子乱拨一通,以免去面对失败的结局。其实,她在喜欢的政治专业上没学好就转战中文系的做法,与那七八岁的孩童又有何不同呢?无非都是不敢面对失败!
的确,与成功相比,失败这个词不怎么讨喜。尤其当失败与智商、能力联系在一起时,更让人有一种“翻身不得”的惶恐。于是,很多人宁愿在别人面前故作轻松,调侃自己“懒癌晚期”,也不愿承认自己其实努力至深夜。为的是一旦失败,还可以拿“我没努力”作为借口,不至于被别人说“这么努力还这么差”,颜面尽失。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朋友,抑或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你也许会吐槽几句,觉得他们玻璃心、输不起,其实,在他们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着:你不能输,不能不好,不能失败。就像我的一个来访者说,一份工作讨厌了很多年却一直不敢放弃,不为薪水,不为发展,只害怕万一换了,又做不好,被人笑话。我说:“换工作失败,对你来说如同世界末日?”他笑笑说:“还真是这样。”这样的人也许躲在安乐窝里,躲过了很多失败的机会,却也顺利地绕过了一次次成功的可能。就像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所说:“一个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谁不是一边摔跤,一边起身拍拍身上的土,总结总结教训,便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行。你那么怕输,静静地躲在原地,连路上的风景都不曾看过,又如何修炼通向成功的技艺。没有人可以一辈子高歌猛进,一路上会遇到比你优秀的同学、同事、朋友,这个时候,试着弯弯腰,姿态放低,去问问他们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功的,远比你躲起来,自欺欺人有用得多。
其实,害怕失败,只能赢不能输的人多半是自恋的。自恋有两种,一种自我感膨胀,看不起他人,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什么都是最好的,我们称之为“厚脸皮自恋”。而另一种恰恰相反,他们压抑、害羞、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成为众人的焦点,对别人的反应常过度敏感,我们称之为“薄脸皮自恋”。“薄脸皮自恋”者会莫名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本该属于山巅,所以一旦平庸,一旦技不如人,就觉得世界都是灰色的。
无论是“厚脸皮自恋”者,还是“薄脸皮自恋”者,都无法呈现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形象,前者过度放大,后者过分贬低。也因为这种过分贬低,旁人眼里一分的不好,在他看来便是十分,如此,便是他更难承受失败的原因。
如果,你也是一名“薄脸皮自恋”者,相比树立信心,我更建议你,在内心认认真真地对自己说“我真的没那么好”,只是别忘了在说这句话时,再加上“暂时”二字。我只是暂时没那么好。一方面把自己从臆想出来的“完美”的神坛上拉回现实,承认自己不完美;另一方面,给自己喘息、成长的空间,不至于将“失败”看得太过沉重。
你会失败,你没那么好,可是那又怎样?谁不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找到通往成功的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