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萧寒:只有专注才能登上理想的天梯

时间:2023/11/9 作者: 哲思 热度: 17761
◎小小猫

  萧寒:只有专注才能登上理想的天梯

  ◎小小猫

  

  

  名片夹

  萧寒,大学教授,《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

  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众人称在这部片子里找到了一种难得的宁静。而早在影院上线之前,三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就已在网上爆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作者萧寒的履历十分丰富,5岁开始学画,七八岁时就知道将来要考美术院校,他在中国美院读了10年书,毕业后在大学教了10年书,还在电台电视台做了10年主持人。2010年,好像多年的积累突然到了某一刻需要喷发,他去丽江拍了一部小型纪录片《丽江·拉夫斯基》,记录了7个生活在丽江的年轻人、7种人生、7段故事,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此碰撞……纪录片虽没进影院,但在网上获得600万的点击量,初具影响力。

  为什么拍纪录片?萧寒说:“从学画、主持,到戏剧,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和我所在的世界沟通的方式。用各种形式,和这个世界发生着微妙的关系。突然有一天,我觉得纪录片是一个特别棒的载体……”这个看似随意的选择,其实源自萧寒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艺术情怀。就像他在浙工大上课时,每年第一堂课都会和学生们说的那句话一样:年轻不是一种数量,而是一种品质,如果你一旦拥有,就永不会失去。

  顺着纪录片的藤蔓疯长,某个偶然,清华大学教授雷建军告诉他,在全世界最高的一个寺庙里,有一个僧人在守护着珠峰,他不赞成攀登珠峰,认为那是对圣山的一种打扰—然而他的儿子却一心想成为高山向导,帮助更多人完成他们的登顶梦想。生命、选择、信仰、现实、理想、纠结、时空、命运,所有的一切在瞬间迸发。这些触动了萧寒,于是他决定拍摄《喜马拉雅天梯》。

  第一个把三脚架带上珠峰峰顶、中国第一部超高清4K画质、全球第一个完整记录珠峰北坡登顶过程……这部纪录片还没开拍就获得了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潜力”大奖,然后入围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BBC、NHK也都决定购买版权……

  听上去很厉害对吧?然而你只看到了表面的光鲜。拍这部纪录片需要钱。遇到萧寒时,这个选题已被雷建军搁置了两年。一开始,萧寒预算200万,然而在做了调查后,他感觉到200万不一定够。正式开拍后,钱果然很快就花完了,于是,他把房子卖了……这其实还只是困难中的一小部分。为了在海拔6800米以上完成普通人无法完成的摄影,团队还花三个月时间把两名藏族向导培养成了摄影师;而就在他们在珠峰北麓拍摄的同时,南麓发生了珠峰登山史上最严重的山难……好在投入1300万、花费整整4年时间后,《喜马拉雅天梯》终于完成,不仅进入了国内院线,还登上了中国纪录片票房的“天梯”。

  巧的是,在宣传《喜马拉雅天梯》期间,雷建军再次为萧寒带来了一个让他心动的故事,即记录故宫里修复文物的过程。拍摄时,故宫里的师父倾尽所有教学生、学生任劳任怨帮师父的那种温情打动了同样身为人师的萧寒。

  除了传承,萧寒在片中更深刻地表达与探讨了匠人精神。故宫里匠人的时间感与宫外的人是不同的,干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坐得住。其实对于纪录片也是一样。萧寒说,《我在故宫修文物》也是“磨性子”的成果。开拍前,他们用了5年时间去做调查,光是调查资料就写了10万字。

  但毕竟是小众艺术,要进入大众视野并不容易。《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时并未引起轰动,出乎萧寒意料的是,它竟然在网络上爆红,而热捧人员大多为“90后”“00后”。萧寒不禁感慨:“只有真正好的东西才能打动每个年龄层的人,因为人性殊途同归。”

  两部纪录片的成功让萧寒意识到,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大众渴望看到那些闪光的角落和游走于主流之外的人的经历。他说:“社会越浮躁,人们就越渴望真实的、经典的、厚重的东西。”我们的人生也是,只有耐得住性子,专注做好一件事,把“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内心才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