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流量明星抬剧能力开始下滑

时间:2023/11/9 作者: 哲思2.0 热度: 19760
◎莱 西

  

  在社交网络支配年轻人生活的年代,新人进入娱乐圈的方式、年龄和爆红的速度一再刷新着纪录。观众一方面觉得影视剧若总是线上几位流量“花生”的排列组合,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出于对当下流量口碑下滑的逆反心理,总希望那些“不太红”的演员战胜他们。

  绝非巧合,近两年成为爆款的网剧演员组合大多不属于豪华配置:《余罪》中正处于童星艰难转型期的张一山,《绝世宠妃》中让观众眼前一亮的邢昭林,《白夜追凶》里再度翻红的潘粤明等,无不处于当初大众认知里的下风。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数部“高配置”流量明星的作品不如预期。

  目前如火如荼的网剧市场,显然与电视剧领域中依然看好的大女主、大古装不同。类型化、精品化趋势下的犯罪悬疑、青春剧是两大主流。从题材上说,低龄青春剧的受众相当广泛,但演员选择的年龄却有实际限制。20岁左右是最适合剧情的年龄,但这个年龄段的演员少有大红者,就算是处在当红期,制作成本上也很难将他们组合到一起。

  从演员个人选择上,也都在忙着“转型”,要么在舆论压力下,朝着“实力派硬汉”迈进,要么讲究大女主代表作,给对手男演员的发挥空间有限。相对而言,大众认知度不高的新人、待翻红的艺人成本低廉,配合度更高。

  如今,财大气粗的视频网站纷纷触及网剧制作,拼明星阵容的套路显然不适合讲究“网感”的项目,准新人赌一把是目前许多热门影视剧的常见操作。

  近期上映的两部青春网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你好,旧时光》都属新人阵容,与之前的口碑网剧《匆匆那年》如出一辙。更不用提刚刚官宣就引起热烈讨论的新版《流星花园》了。该剧制片人柴智屏坦言,用新人而非明星组成F4原因一是制作预算的问题,二是营造演员之间的亲昵感和兄弟感需要时间,当红明星显然无法满足上述两项要求。

  而且,在当红艺人供不应求的环境下,能够付出长时间的准备而“心无杂念”的,也大多是新人。例如,倪妮参演《金陵十三钗》前,曾接受两年半的集训,而且制作方并未保证她能够成为主演。但倪妮的态度却是“能演张艺谋的戏已经特别幸福了,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让他失望……我只能拼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不让人失望,证明自己的意念在新人时期似乎都存在,这是观众乐于见到的现象。

  近期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刷了一波好感的章子怡回忆拍摄《卧虎藏龙》时期,非常拼的原因是“我只是不想让给我机会的人失望……因为我不是这个角色的第一人选,所以我要证明我是对的人。”

  其实,在艺人的火热程度面临着过度曝光、失去神秘感、陌生感,个人烙印过重,难以代入角色等危机下,新人担当青春题材剧的优势更加明显。早在几年前,蔡艺侬在回答选用古力娜扎、蒋劲夫主演《轩辕剑》时,就提到过,“如果剧的定位很年轻,目标受众也是年轻风格,就必须找青春靓丽的演员……不可以打开每一部戏,来来去去就是这几个熟面孔,因为本身他们已经标志性很强了。”

  但并不是每个新人都有幸运的观众缘,尤其是目前大众对一部剧从制作筹拍之初就开始关注的氛围。原著IP的粉丝既对当红流量的排列组合审美疲劳,希望出现眼前一亮的新人,但很可能等新人阵容出现后大失所望,觉得此IP的制作段位不如“隔壁”。比如匪我思存的《东宫》,从最初计划的范冰冰转为新人阵容后,粉丝一看竞争者《如懿传》的“高配”,自然心生不满。

  不过,“高配”组合的扛剧能力并不那么神乎其神,正在爆发的网剧市场从制作成本和商业模式上也更青睐性价比更高的小众艺人、新人演员。而从演绎效果和观众“喜新厌旧”的方面说,新人投入的决心和心力,比成熟艺人的经验更为可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