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荣格在其专著《红书》中有句话:“我倦了,我的灵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以外找寻自己。”熟人社交体系之下,印象管理变得重要起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向外界寻求自我的定义。一番经营过后,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互相之间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感,欣赏着彼此的完美蜃景。
可换个地方就不一样了,比如音乐软件的评论区,那里,是另一个江湖。众生百态,肆意性情,面具戴久了,过来吸一口烟火气,感叹一句:久违了,人间。
音乐评论区众生相
混迹音乐软件评论区的情圣,拥有随时随地为自己加戏的特殊技能。一句歌词、一段旋律就能牵扯出无限往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比如前段时间,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主题曲评论页面,堪比导演选角现场。情圣们纷纷把自己代入“周莹”的人设,追悼着已经逝去的几段感情,有的续写情节,有的写诗,步伐一致、调性统一。看起来居然有几分感动,以至于有网友忍不住感叹:从没见过一个音乐软件能聚集那么多情种。
且来围观一组情圣诵诗会:比如张一山《那就这样吧》的评论区,“我吃完了一个5斤的西瓜,也没等到你回复我的消息,我想,这应该不是你不够喜欢我,而是这西瓜不够大。”陈奕迅《最佳损友》评论区,“那些后来躺在黑名单里的人,最开始都是踩着七彩祥云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的。”徐佳莹《身骑白马》评论区,“我一生浪费过太多时间,却突然在意这一分钟。”这一波扎心还不算完,情圣们还常常分享自己的故事,当然,不少带着网文的气质。看完让人不禁感叹:真羡慕你们,谈个恋爱都跟演偶像剧似的。
除了堪比武侠小说中的情圣,音乐软件评论区的另一类主流原住民是中二气息颇浓的逗趣青年。他们往往极其接地气,拥有在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中“毁掉”一首歌曲的特殊技能。有他们的地方,永远不怕冷场。
比如歌曲《银色飞行船》的评论区,简直成了吹牛现场,看起来没有指名道姓的diss,却处处散发着“还有谁”的气质:“想到当年在阿波罗飞船里听到这首歌”、“想到当年开着坦克听着这首歌”、“想起那年在阿富汗服役的时候”……瞧把你们能的。
当然,和现实世界一样,音乐软件评论区也不乏鄙视链的存在,这在第三类原住民中非常明显,野生文艺青年大概是靠diss来保持艺术品位的。
野生文青和家养文青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往往并非学院派出身,因此通常内心有几分自卑,所以评论总是自恋气息颇浓,喜欢通过指摘歌词、歌手或者其他评论者来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除了喜欢diss,野生文青们还喜欢怀旧和感叹,但也不是所有作品都拥有此份“殊荣”,往往得是大众中的小众,经典而又没那么多人知道。比如朴树《清白之年》的评论区,“我想明媚这个词是不能形容一个男人的,除了这里。”音乐《young and beautiful》的评论区,“突然明白了盖茨比对物质世界的失望,他所期待的,也许只是码头对面的那盏绿灯,而不是在钱堆里的黛西。”
除了这三类原住民,音乐评论区还盛产几个小众派别,虽然单拎出来人数都不多,但加起来规模却不小。鸡血党,主要特点是无论什么曲风、什么歌词、什么歌名……他们都能用来鼓舞自己,变成“相信吧,加油吧,明天会更好”的佐证。还有一群爱唱反调的人,最大的特点是频繁使用反问句:“难道不是×××”,“是×××才对好吗”……他们也是音乐评论区最让人讨厌的一类人,无论什么歌曲,他都看不上,并且一番指摘之下,让你兴味全无。比如赵雷《成都》评论区,“成都不是这样的好吗,不了解不要乱唱,真是拿把吉他就以为自己是鲍勃·迪伦了。”
点评狂,这类人会把自己当成职业乐评人,大有指点江山的架势,不管意思到位不到位,先点评了再说,从歌词、旋律到乐器使用,甚至其他网友的评论是否专业等。如果你足够“无聊”,点进以上任何一类典型原住民的个人空间,会发现他们评论生产的热情之高令人惊叹。比如情圣们,在不同的情感歌曲之下,竟然大段大段地分享着不重样的爱情故事。这种热情是从哪里来的呢?
树洞式表达怎样聚合
和音乐软件独特的社交网络生产环境有关,这里触发的内容生产,很少会同步出现在微博或朋友圈等个人社交媒体上。或许对于评论者而言,一个基于兴趣的陌生同好圈层,与暴露在熟人目光之下相较,前者更有安全感。情感需求>社交需求
两位资深音乐软件使用者表示,所有发在音乐软件评论区的故事,是绝对不会发在朋友圈的。“场景不一样,就好像是水草,只能放在康桥的河里,捞出来暴露在阳光下就毫无美感。”一位网友说。
“我觉得,两者承担的功能不太一样,朋友圈和微博更多的是社交功能,大家线下还是要见面的,生活中是有交集的。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工作关系,我总不希望你觉得我是个矫情或者中二的人。而在音乐软件评论区基本没有这种困扰,想到什么就说了。”另一位网友这样解释。
或许对于这些用户而言,音乐评论区并不是一个承担社交功能的地方,而是满足自己情感需求或倾诉需求的地方,如同一个“树洞”,用户把自己的故事埋进去,就像挂在风铃上写着“出入平安”的小字条。其实并不在意有多少人看到,它的存在本身,只是一种仪式感。
更强的圈层认同
音乐软件的评论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征,即往往整体调性风格统一,如果此评论区被情圣攻占,则高位评论清一色的都是深情画风;如果被中二用户攻占,则会生发更多脑洞言论;如果被野生文青带起节奏,那一定变成散文体朗诵会……这背后其实是一种认同感的建构。
通俗地说就是: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倾听者可以从表达风格和内容中,感到与传播者相同的兴趣。
最初的认同来自对同一首音乐的关注,而情感表达牵引之下,各大派别都熟稔用符号来建构起认同感,比如情圣的诗、野生文青的鄙视链等等。而一旦某个派别取得了对歌曲的“情感投射”的控制权,认同感就开始起作用,生发越来越多的同类内容。
孤独的个体&丰富的个体
在评论者该隐看来,她之所以会混迹各大音乐软件评论区,“很多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表达欲。很多话现实生活中是没办法说的,说了也没有听众,但在音乐软件评论区,似乎是另一种评价体系,自在一点”。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丧,评论者小锥子大步向前说,她选择在音乐软件上写评论的时间段往往是深夜,“多半是听着听着想到了什么,就会写两句,一段时间之后你回过头去看,不自恋地说,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她信奉黑格尔的那句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抽象品。”“所以,你在评论区看到的人总是性格鲜明,有趣一些。”小锥子大步向前说。
和所有人都在嘶喊,恨不得向全世界告知:我很有趣、我很高级的个人社交媒体相较,评论区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更真实。如果朋友圈像每个人都在兜售自己的大型标签市场,那么评论区就有点像旅游景点的留言墙,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到来,留下只言片语,然后转身离开,继续着自己的百年孤独,单枪匹马,却也落落大方。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