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作证,电台更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汪 恒 王卓尔
“新闻纵横,追问新闻。接下来有请崔天奇带来今天的新闻面孔。”《崔师傅说面孔》是FM106.1中国之声的一档节目,主持人崔天奇带有一口地地道道的北京腔。
因为从小对电台节目的钟爱,在看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校招公告时,崔天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笔试、面试后,他从一万多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同样就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李泽鹏,曾在CCTV-4《中国新闻》凌晨时段担任实习主持人时,因其俊朗的外表,被观众称为“央视最帅男主播”。
李泽鹏在机缘巧合下进入电台工作,现供职于FM99.6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他认为,电台相比电视而言,没有宣传、引导、强制的感觉。电台所传递的信息是细腻、柔和而有力量的,“电台使听众和主持人变成了朋友。就拿我来说,很多事情也许我不懂,但是我想讲给你听,把我经历的故事告诉你。”
从传统电台转型至网络电台的程一,现有超过100万的忠实听众。自程一电台成立以来,专题系列音频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播放热度居高不下,节目累计收听量已破10亿。
“早在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甘愿沦为你最忠诚的将士……”带着“温暖故事,深夜男主播每晚陪你入眠”的标签,程一的声音温暖了无数个失落的夜晚。高中收听的一个电台晚间节目,让程一萌生了做电台主持人的想法,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一毕业就进入了电台工作。除了播音,程一还很喜欢旅行,这也是他从传统电台转型到网络电台的原因之一,他很享受边工作边旅行的状态,“我可以见到很多不一样的人,了解到很多不一样的故事。”
嗓子对于主持人来说很重要。“之前声带息肉,我坚持了四五年的时间不吃辣,也不喝冰镇的水。”程一笑着说,“连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酸奶我都要温一温才能喝。”前一阵子,程一的新书在全国各地举行签售会,“书里的故事有一部分是取材自我的听众分享的故事和我自己的故事。”
这本书是程一在做电台时的感悟,希望大家能从文字中感受到爱情的甜蜜,能够热爱生活。他白天跑签售,晚上回到酒店就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开始专心录音。“平常我录电台节目需要的设备就是一个话筒以及一个简单的录音棚。”
程一电台的录制是晚上8点开始,结束后上传到各个平台例如蜻蜓FM、荔枝FM、喜马拉雅电台等更新节目到九点多,10点做后期,然后直播到凌晨一两点结束。
有关“电台未来的发展”问题,三位电台主持人的观点很相似,他们都认为电台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网络电台里,主持人与听众的感觉是双向的,感动是互相给予的。“首先我觉得网络电台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无论是在网易云音乐还是豆瓣这一类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主播梦。不论是否口齿伶俐、科班出身、普通话如何,只要有想法,就能做自己喜欢的节目。”程一刚开始做电台时就没有想过收听量的问题,他只觉得电台是一个陪伴,能够让听众在寒冬里感到温暖。“电台能让你变得安静,变得没那么急躁。”
电台有其三个重要的“不可替代性”:收听的门槛低、政治性、应急战略。它不只是一个媒体平台,更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润滑剂,一个传动轴,是最简单、最快捷、最保险,最稳定的一个传达政令的系统。崔天奇举例:“比如发生自然灾害时,我们在当地成立应急电台,直接征用当地的广播频率,然后播出我们的内容。”
同时,传统电台也在不断地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与新媒体的融合。李泽鹏对于电台与新媒体的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电台与新媒体、互联网的融合比电视要快得多,并且广播现在体制的改革要比电视台方便和容易。未来电台一定是一个分众化的方向,是精细化的分工、分众化的传播,能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兴趣的人来制作不同的节目,甚至可以智能化地选择收听。”
除此以外,崔天奇还提到了电台广播的另一种创新:“猴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春节特别节目‘中国之声中国年’,把过去那些老播音员们请来,念和春节有关的诗,说和猴节有关的人,比如姚明等,收听率也很高,它完全就是传统广播媒体的形式,但玩法很新。”
从内容上来说,传统电台相较网络电台还具有声音上的优势。“我们电台保存有历史的声音资料,例如开国大典上的声音、老播音员的节目资料等。我们之前有一期节目做的是中国的难忘之声,非常有纪念意义。”
崔天奇认为,电台已经不仅仅是传递消息这么简单,这其中还包含着一种情怀、一种对于历史的追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