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易碎的玻璃心抗衡

时间:2023/11/9 作者: 哲思2.0 热度: 17188
◎闫晓雨

  与易碎的玻璃心抗衡

  ◎闫晓雨

  我的一个读者阿茶经常在后台留言说,自己在工作上力不从心,办公室的领导和同事总是找她的茬儿,感觉像是在孤立她。

  

  秉持着对事物先了解再判断的个人习惯,我决定耐心听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完,再给出建议。原来,阿茶最近刚换工作,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设计,领导恰恰是她大学时期的学长,同样在视觉传达专业上有所见地。阿茶交上去的设计样稿,经常会被他在会议上单独拿出来说,倒也不是批评,只是被点名的次数多了,阿茶心里难免犯嘀咕,这是不是学长故意给自己“穿小鞋”?

  时间久了,阿茶开始觉得学长处处都在针对自己。今天这个色调不对,明天那个调性不搭,“一张设计图,他居然让我改三遍以上,这不是明显和我过不去吗?”“那学长的建议,你觉得还算中肯吗?”“平心而论,他对设计方面的很多指点都令我钦佩不已,但我就是不喜欢他总是反反复复地让我去修改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图纸,这太伤我自尊了。”

  听到这里,我大概了解了。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5年前,我给一家风头正热的青春杂志写小说,稿子要经过三轮审核,一切情节、人物、故事背景、环境描写,包括细节处理是否符合逻辑,都在他们的考量之中。最烦琐的一次,我的一篇稿子连续改了二十多天,每天晚上都能收到编辑反馈的不同建议,有时是角色刻画力度不够,有时是前后衔接上缺乏说服力,就连女主心理自白的尾处是以句号还是省略号作为结束语,都是我们讨论了很久才商讨出来的结果。

  人的自我暗示,有时是很可怕的。当时我和这位编辑还不算熟悉,一度认为她是在故意刁难我。出于赌气的心理,我反复克制着自己随时准备“撂挑子不干”的心理,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那篇稿子,删删改改很多次后,最终放在了比预期还要晚一期的刊目上。

  等到文章刊登出来之后,我获得了当月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奖金。后来编辑说:“其实我是可以放在前一期的,但当时稿子还没有打磨好,放上去是对你的敷衍通过,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听到这句话,我顿感羞愧。

  我为自己的玻璃心羞愧,为恶意揣摩他人的心思羞愧,为把一个为我着想的人当作假想敌而羞愧。时隔多年,当我自己开始组团队带新人,才发现,原来当你看到一个作品仍存在着可优化、可进步的弹性空间时,你是无法抑制住人类天生的完美主义趋向的。

  在工作中,要修炼成一名合格的职业人,除了天性之外,我们还要慢慢经受关于强大体力、精神储备、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密集训练,也要学会适当地修剪自我。在之前的公司,只有阿茶一个设计师,她的工作只由自己来审核和衡量,几乎不会有被别人提出质疑的情况。长期的独裁主义工作模式,使她很难有耐心和别人沟通,太敏感,太脆弱,领导稍加要求便觉得整个世界都要背弃自己。

  “你可以随时转身,但不能一直后退”,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歌词,以此态度来和年轻人蓬勃易碎的玻璃心抗衡,倒是挺合适。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基于合理的存在。你看不到问题的重要性,不代表这件事不重要。一篇稿子,对编辑来讲,就是内容输出的代言。一张图纸,对产品来讲,就是搭建框架的模型。总把不适合当作逃避的借口,其实就是眼高手低。总把不擅长当作偷懒的理由,其实就是不愿动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不够走心。

  有时候,人真的应该学会自省。如果你克服不了玻璃心,就永远也遇不到金手指。优秀与平庸之间,往往隔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花在哪里,是可以看到的。如果一味沉浸在被找茬、被伤害、被孤立的幻想当中,哪里还有工夫去潜心进步?说到底,有玻璃心的人,注定无法突出成长的重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