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慢一点也许会更快
◎反高潮
我一直是个以有效率自居的人。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工作以后,上班时我会一边写稿一边和同事说话。朋友都说特别羡慕我,有可以一心多用的大脑,我也一度为此沾沾自喜。
但后来我发现,我越是有效率越是有做不完的事儿,待办事项上打钩越多,被新加入的事也越多。我的大脑好像从来没有闲下来过,我也好像从来没有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我越来越容易脾气暴躁,胡思乱想,焦急,甚至失眠。后来我才发现,我一直引以为傲的“效率”可能是导致这些的罪魁祸首。
真正的效率,从来不是同时做很多事,而是专注。
也是后来我才知道,我专注不起来。我曾想专心地坐在电脑前好好写文章,结果坚持不到半小时就到处找零食或者看视频。我最经常的状态是,耳朵上挂着耳机听着歌,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各种刷,偶尔再吃点东西。我曾练习冥想,试图让自己专注安静。但我发现,即便闭上眼睛,我都很难安静下来,感觉坚持了一个世纪,一看表才过了5分钟。
我以为自己很有效率,大脑很灵活,可以一心多用,其实可能每一样都没有做好。乔布斯说,专注和简单是他的秘诀,一旦做到可以创造奇迹。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经常会一看到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就开始不耐烦,你会看不进去,不停地往下刷,结果什么都没记住。看了一些文章和一些书的标题,就以为自己收获了很多知识,其实真正进入大脑的屈指可数。当我们无法立刻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时,就会很轻易地变得烦躁。
现在,遇到问题,我们可以拿起手机搜索,很快就能得到答案。但稍微年长的人都记得,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为了寻找答案,人们不得不在图书馆劳心费力地翻阅一摞摞的资料才能找到。那时候我们不着急,心态平和。尽管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得到的知识走心又扎实。
现在的我们,想和一个人联络,发个微信就可以了,对方如果没有秒回,就会让我们变得不爽。但以前不是,我上学时给朋友或者喜欢的人写信,从贴上邮票放进邮筒的那一刻,心就开始被一种叫作期待的东西占据。在漫长等待的时间里,内心有种美好在升腾。正因如此,每次落笔都更深情款款。那时候也没觉得等待是件多么浪费时间的事,而现在,如果对方迟到让我等上10分钟,我就会暴躁不已。
现在的我们,信息越发达,一切越便捷,速度越快,我们越焦虑。看起来很有效率,其实不过是焦虑心在驱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做事。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你不想错过朋友圈的动态、微博里的新闻。但看了那么多,得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其实可能什么都没有。
我们总以为自己一刻不停地跟随着这个世界的脚步,其实却丢了自己的节奏。因为想比别人利用更多的时间,所以在该睡觉的时候不去睡觉,转而去做一些事,看似争取了大把时间,实际特别没有效率。
我是典型的急性子,习惯了快和所谓的“效率”。即便在不那么着急的情况下,我还是会下意识地开车很快,经常会在堵车的时候变身路怒症患者。我习惯同时做好几件事,其实哪件事都没有做好。习惯性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抓住了速度却丢失了质感。
我想,当我们认认真真去做一件事,哪怕花了很多时间,哪怕看起来没那么有效率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一定会获得之前追求“效率”时从未感受到的平和、安定。比如,看书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不要吃吃喝喝走走停停,不要着急很快看完,认真体会每个章节每个字眼。学着放慢速度,不管是吃饭还是讲话,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更用心更认真更专注地去做。
我想,有时候,慢一点,也许会更快。不再追求所谓的效率,也许就能少点焦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