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从挣扎着松绑到思念着投降
◎苑子豪

后来才发现,我的步履太快,她已经跟不上了。
小时候的电视节目类型只有三种,一种是大人一定要看的《新闻联播》,一种是男孩最爱看的武侠片,再有一种,便是动画片了。仔细想想,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神奇的存在一直在我的童年里逗留——《还珠格格》。
《还珠格格》里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我最怕她,就是容嬷嬷。我一想到她,就会觉得自己像是浑身被人扎了针一样害怕。那时候,我觉得奶奶就是现实版的容嬷嬷。
她管起人来很凶,我犯了错误,说了谎话,打碎了家里的碗,她都会严厉地批评我,我要是顶撞她,屁股就会挨一顿打。我放学贪玩没有按时回家,撒谎说老师拖堂,她识破了会教训我;吃饭不顾他人只知道吃自己喜欢的饭菜,她会教训我;出门见了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不客客气气地打招呼,她会教训我。总之哪里做得稍微不对了,她都会教训我。
所以我那时候就偷偷管她叫容嬷嬷,然后看着《还珠格格》里容嬷嬷挨打时,我会打心眼里幸灾乐祸,开怀大笑。
后来我知道,说谎多了人心会变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会变得自私,不懂礼貌就无法赢得相应的尊重。她教育我的每一点,在我长大以后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指引着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奶奶是真的爱我的。那时,奶奶家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她从来不会吝惜在我身上花钱。我喜欢看的书,她果断买下来;我爱吃水果,她隔两天就去早市上买新鲜的。
小时候的幸福很简单,就是奶奶洗好一盘新鲜红艳的草莓,再摆上一小碟白砂糖,拿草莓蘸着白糖,酸甜的滋味可以化到心里去。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奶油草莓、牛奶草莓,或者现在颗粒非常大的咬下去甜得牙疼的进口草莓。她买来的都是普普通通、其貌不扬的小草莓,但是每天蘸着白糖吃上几颗,就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奶奶是不吃草莓的,准确地说,她不吃我爱吃的东西。我不爱吃的或者吃剩下的,奶奶才拾起来吃掉。吃饭的时候,她会故意先去收拾厨房,等我吃完了,她再坐下来,把米饭倒在菜底儿里,搅拌一下吃掉,另一个菜底儿,倒上热水,就当菜汤喝掉。
直到今天,家里富裕一些了,奶奶还是有做完饭在厨房收拾个不停和拿开水冲菜底儿喝的习惯。每到这时,我总会喊她:“奶奶,快来吃饭啦,吃完了我帮您收拾。”
我的奶奶就是这样一个老太太,热心肠,朴实善良。她见到路边的乞讨者,总会掏出几块钱,塞给人家。而自己,拎着在早市上讨价还价买来的菜,走很远的路回家。
奶奶不识字,但她有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一套处世之道,邻里关系处得很好。逢年过节都会有邻居来串门,你送我家一笼刚出锅的豆沙包,我送你家一碗炖得烂熟香浓的五花肉,一来一往中,完成了人字互相支撑的文字架构。
楼下的家里停水了,一把年纪的奶奶会端着几大盆打好的水,摇摇晃晃给人家送去;楼上的家里做饭用的煤气没了,奶奶会直接把人家请到家里吃饭,烧几个菜,斟一小壶温酒,大家一起说说笑笑。
她老人家没上过学,家里几辈人里又没有一个大学生,所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会每天嘱咐我要认真听课,到学校去接我的时候,她还会跟比她年龄小很多辈的老师点头哈腰,拜托老师多多照顾我。仔细想想,奶奶挺不容易的。
我去外地读高三那年,爷爷奶奶搬过去陪读,主要负责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早中晚三餐营养跟上,还要准备水果和坚果补充能量。不爱吃坚果的奶奶会剥开很多果壳,把果实放到一个小保鲜盒里,塞进我的书包,她念叨着,做功课费脑,要多补一补。
那边的条件比不上家里,冬天时房间非常冷,暖气不够暖,窗户还漏风。爷爷奶奶每晚都要盖两床大厚被子才行,早上还要起很早,提前准备早餐。
准备早餐的时候外面天还是黑的,窗户上结满了冰,地板砖上的雾气也结了冰,我总觉得稍不留神人就会滑倒。我从小就乌鸦嘴,果真有次奶奶稍不留神,就滑倒了。那天她一直躺在床上没起来,我还笑着说奶奶累了,奖励她睡一天懒觉。后来知道她摔得不轻,大腿青紫,膝盖疼痛难忍,这才跟爸妈说把她接回去看病。
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那个艰辛、紧迫又充满压力的高三,奶奶的照料和陪伴可以穿过很多个不眠之夜,钻进我那一直挑灯前行的小小梦想里。
我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奶奶的陪伴,我要如何走完那段难走的路。我吃下的每一顿热腾腾的饭,咽下的每一颗剥好的坚果,熬过的每一个昏昏欲睡的夜晚,仿佛都有奶奶慈祥的笑,和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眼神。
爱让人充满力量和信念,无论你有多疲惫,在外单枪匹马独自打拼有多苦多累,家永远是你的港湾。当你累了,只要你愿意回头,打开家门,就有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和一个温暖坚实的怀抱等着你。所以你不必怕,就算你失去了全世界,与这个现实社会单打独斗败得一塌糊涂,家也永远默默在你身后,接纳你,包容你,无条件地爱你,相信你。
所以仔细想想,好像我人生的每个重要时刻都有奶奶陪着。从我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都住在奶奶家,高三冲刺时,她还搬到外地来陪我们。在这些漫长的岁月里,我怕过她,甚至在年少无知的时候讨厌过她,责怪她总是严厉地教育我,批评我。
当然,我也爱她,我喜欢奶奶做的香菜肉丸和红烧排骨,只有她做的饭菜我可以吃两碗米饭,几颗酸甜可口的草莓是整个夏天的记忆。我很遗憾大学时离家远,很少回家陪她,因此想她,念她。我还崇拜她,她活了一辈子,通情达理,虽然没看过几本书,但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哲学。
我对奶奶的依赖,是错综复杂又难以言说的。
最近一次寒假,爸妈工作忙,我总是自己一个人煮饭,偶尔也会小心眼起来,心里埋怨奶奶,为什么她不来我家给我做些可口的饭菜。
春季前夕,去奶奶家吃了顿饭,我恍惚中第一次感到,奶奶老了。她摆弄饭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简单利落,好像每一道菜,她都炒得很吃力。好像每种味道,要花很久,才能回到小时候的感觉。我觉得她放盐的时候一定是手抖,所以菜咸,她煮汤的时候一定是火候拧得不到位,所以有些寡淡,擦桌子的时候一定没用力气,所以有油渍还在桌上印着。
吃完饭后,我打车回家,奶奶偏要在身后跟着,把我送到路口。我拿着手机嘻嘻哈哈跟朋友聊着微信,再回头,发现她离我已经有一段距离了。
那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炎炎夏日杨树茂密,树叶上爬着毛毛虫。她在距离我一百米的地方默默跟着,走一会儿,擦一把汗,我时不时回个头,看奶奶是否还跟在身后。
我停下脚步,回头望她,看见她走路时腿脚有些不协调。我赶紧走回去拉着她,问她腿脚是不是不舒服了。她一边皱着眉,一边喃喃低语:“前几年奶奶这膝盖落了毛病,一到冬天就疼,走几步就难受,疼得能钻到心里去。”我想着自己幼稚的责怪,和高三那年她摔倒在地的情景,眼泪不自觉地夺眶而出。
狭窄的小路口很难打到车,我还要再走到大岔路口去,奶奶还想跟着,我挥挥手拒绝了,让她赶快回去休息,别让膝盖受凉。她就乖乖地站在原地,看着我往前走。一个80岁的老人站在风里、路口里、岁月里,好像站成了这个老人的一生。
每走三五步,就想回头看看身后的奶奶,她的身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小,一时间不确定是我视线里的她渐行渐远了,还是她视线里的我渐行渐远了。唯一敢肯定的是,无论我走多远,她永远默默站在我身后。
直到现在,家里买了进口的奶油味的草莓,我还是会蘸着糖吃。妈妈说:“少吃糖,草莓都那么甜了,牙齿全吃坏了。”我笑着回答她:“你不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