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奇葩的健身方式
◎李开周
唐朝雄奇,宋朝文弱,说到大唐诗人,我们会想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剑侠;而一说到两宋文士,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形象。事实上,宋朝文人并不全是文弱书生,有些人是相当热衷于锻炼身体的,讲体力,论功夫,甚至未必逊色于武将。
△陆游爱长啸
陆游是宋朝最高产的诗人,一生当中至少写了两万首诗。陆游之所以能写那么多诗,首先是因为他有才华,其次因为他活得久。陆游活了多大岁数呢?史书上写的是86,那是虚岁,他的实际寿命是85。85岁搁到今天不足为奇,搁到古代就相当惊人了。在整个宋朝,活过80岁的诗人只有两位,一个是杨万里,另一个就是陆游。杨万里活了83岁,陆游活到85岁,所以陆游绝对是宋朝最长寿的诗人。陆游是书生,本来手无缚鸡之力,中年以后去军营里当参谋,就开始锻炼身体、学习武艺了。到了晚年,陆游骑不上马,拿不动枪,仍然坚持健身,不过这时候他的健身方式换成了长啸。
何谓长啸?说穿了,长啸就是吹口哨,但吹口哨并不等于长啸。长啸是很高雅、严肃的行为,也是很有技巧的养生方法。古人长啸,不用手指只用嘴,吹得很响,很亮,很长,很有韵律。具体要领有三项:第一,把身体完全打开;第二,深呼吸,聚气;第三,吹出节奏感,最好按照某个词牌的调子去吹,一口气吹半阕,两口气吹完整个词牌。只有达到这三个要领,才能叫长啸。很明显,长啸有助于增强肺活量,放松身心,保持好心情。
△东坡爱长跑
苏东坡说过,善于养身者,既要能静,又要能动,既能安于清闲,又能承受劳累,唯有让身体经常运动,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才能身强力壮,而不会轻易倒下。在写给朋友程正辅的信中,苏东坡谈到自己的运动习惯:每天早上起来,一定要跑5公里左右,气喘得受不了的时候就慢下来,缓过来以后再继续加速,跑得头上出汗,脚心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如此这般长期坚持,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苏东坡在长跑时是很重视“气”的。这个气不仅是气息的气,也是气功的气。作为一个没有经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传统文人,苏东坡对气功很迷信,早上长跑,晚上打坐。怎么打坐呢?双腿大盘,五心向天,眼观鼻,鼻观心,闭目内视,想象一股气从丹田部位向上窜,窜到头顶再折回来。坐久了,腿会发麻,站起来活动活动,按摩按摩四肢,接着打坐。在写给朋友张安道的信中,苏东坡信心十足地说:练了一二十天气功,精神面貌已经跟过去大不一样了,感觉肚脐眼儿发热,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一口气上5楼,不费劲儿,这样一直练下去,离成仙就不远了。
△呼家将的冷水浴
在传统戏曲中,北宋武将有两大世家,一曰“杨家将”,一曰“呼家将”。入宋以后第一代呼家将名叫呼延赞,手中降魔杵,腰间破阵刀,头上折上巾,每样都有几十斤重,加起来将近二百斤,常人压都压垮了,而呼延赞上马旋转如飞,可见力气之大。《宋史》卷279《呼延赞传》写道:十冬腊月,大雪纷飞,呼延赞让儿孙们露天站着,用冷水往他们身上泼,目的是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身体强健。查《旧唐书》,唐朝前期盛行“泼寒胡戏”,是由西域胡人传到中原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11月定期举行,一帮壮汉甩掉衣服,上身光膀子,下身皮兜子,在长安街头排着队边跳边唱,两旁观众拎起水桶往这些人身上泼冷水,名曰“泼寒”,又名“乞寒”。进入宋朝,泼寒胡戏差不多已经绝迹了,而呼延赞将军作为胡人后裔,重新将泼寒胡戏发扬光大,去掉唱歌跳舞的噱头,保留冷水泼头的环节,用于为儿孙健身,也算无可厚非。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轻易模仿哦——冷水浇头,是很容易感冒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