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场之后,归人走成彼岸
◎姜烨雨
影院纪录片之《年少的友谊不散场》
迎接高考的日子,胸中澎湃的激情,就像电影院里震荡的声音,鸣唱着我们的青春。哪怕散场,我们的眼中依然亮着星火。
我真正喜欢上看电影这件事,源于高中复读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又有着相似的高考落榜经历,很自然地便熟络起来。复读所在的小城沉闷无聊,看电影也成为唯一的消遣方式。
她喜欢在看电影的时候做笔记,把观影感受写在笔记本上,每到精彩之处便会反复揣摩。也曾跟我分享过她的笔记本,白纸上密密麻麻全是蓝色的笔迹。
我问过她,为何对看电影如此认真痴迷。她说她并不想遵循父母的意愿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她真正喜欢的是和电影相关的专业,这也是她当初选择复读的原因。她第一次向我坦白心事,云淡风轻的语气,仿佛这一切在她看来,在未来都是理所当然会发生的事。她的执拗和勇敢,令当时连“梦想”一词都不敢拿来轻谈的我非常羡慕。
电影散场之后通常是深夜,两个人就一路小跑赶在宿舍熄灯前返回学校。她一边跑一边用手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欣喜地朝我大笑。我们一路聊电影剧情,吐槽演员的演技,却绝口不提高考,像是一片禁区。失败的高考经历让我们学会隐忍和伪装,其实关于梦想,谁不曾像盼望着未来能到大城市看一场真正的电影一样,那么纯粹又热烈。
我们做过最疯狂的事,就是在距离高考仅剩几天时,逃掉晚自习去看黄品源主演的《带走一片风景》,记得其中一个镜头,一群少男少女欢呼着,边跑边放飞手中的气球,气球飞向蓝天,摇摇晃晃的,像极了徘徊的青春之心,让彼时的我们感同身受。
我偷偷地看一眼坐在我旁边的她,倔强地咬着嘴唇,微微地低着头,依旧在认真做着电影笔记。纸上每一行淡蓝的字迹,都是少女幽微的心事。我很清楚,有些她能够拿出来和我分享,但有些或许永远都属于她一个人。这时我才发现一年下来,她的头发也在不知不觉间长了很多,不知何时竟也开始用头绳扎起马尾,但不变的是,她依然喜欢穿舒适简单的衣服。我想,我对“朴素”和“纯洁”这两个词的理解,或许就是从她身上得到正解的。
高考后她去了青岛读大学,最终读了一个和电影并不相关的专业,却是令人趋之若鹜的热门。大二那年,她开始尝试拍摄微电影,并北上得到了人生第一个关于电影的奖项。她也渐渐有了新的朋友和圈子,其间的荣耀和辛苦也渐渐不再跟我提及。我知道她过得还算快乐,但从未问过她是否还把看电影当作一种习惯,是否还在做着观影笔记。我并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或许是自己不敢面对太大的落差。
最近独自一人跟风到影院看《摆渡人》,记得走出影院大厅时,无意间看见巨大的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你有你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一个摆渡人。电影宣传语在如今这个年纪看来,难免已显落俗矫情。但在那一瞬间,我停下脚步,望着周围人来人往,竟产生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我突然就想起她,在最容易寂寞和慌乱的年纪,在简陋灰暗的小城电影院,我和她曾靠在一起,聊过很多孤单心事,盯着大屏幕也各自幻想过很多未来的场景,它们像电影中的慢镜头,都带着明亮的色彩和曲调。或许彼时,我们更像是彼此的摆渡人,在影院熬过许多漫长的夜晚,在光影与现实的转换之中,却也有意无意地替彼此把不知所向的心摆渡至最踏实平静的彼岸。
但年少不知岁月长,曾经的我们不懂,到岸之后,人也会散。就像电影散场之后,我们终要挥挥手,走上属于各自的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