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过猛,不一定会赢
◎卷毛维安

我很害怕跑800米,但它是每年体测里避不开的项目。当体育老师带着我们浩浩荡荡地来到操场时,我就会止不住腿软。
长跑如此煎熬,我只好把思想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于是跟在队伍后面的我开始观察前面那些领先者,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所有人同时出发,并无先决优劣。一些人好像不紧不慢地跟着,虽然不快,却匀速前进,不知不觉反而变成了前半部分跑完的,另外一些人一开始就发力特别猛,势必要争先,领先大半圈之后体力不支,渐渐落后。
我这才发现,有时候“先发制人”,用力过猛,不一定会赢。
有天晚上和学妹徙南聊天,这小姑娘是我在学校电台节目的宣传人员。她的字写得很好,笔迹凛冽有力,长得却像个软妹,卷卷的头发,笑起来甜甜的。我问她:“今天你又没去电台值班?”她撒娇,“我在宿舍看电影嘛。”“你又没去上课?”“我心情不好不想去嘛。”总之她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任性得很。
那天晚上,凉风习习。徙南说:“我打算好好学习了,我觉得我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我大笑,笑得令她脸红。她说:“这学期学校有个精英班,我特别想去,那里接触到的老师和资源会好一点。”这姑娘虽然平时看起来什么都不在意,但如果认定一件事,她是不会敷衍和松懈的。她说,浑浑噩噩过了大一,忽然发现自己落下了好多,想要开始努力了。我相信她是真心的。我问她:“那你现在要做些什么呢?”“看书,看专业课的电影,去健身,还有其他工作,总之事情很多。”她很怕赶不上,我说,你不要急,慢慢来,会比较好。
这样比起来,我还算是先知先觉的,高考结束后就告诉自己,我的大学时光决不能荒废。事实证明,收获是真的有,弯路也走过不少。
大一的时候,很累。那种忙是没有方向的,什么都想要,觉得自己身上有无限的精力和动力,或者说,以为生命中的所有成就感都只能在大一完成。目光太狭隘,心气太高,操之过急,把生命中的一个小阶段当作全部时光来过。
周围决定考研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开始把自己与世隔绝。有的人早上6点出门,学到晚上11点才回来,势必要重拾高三的那种状态。他们把手机里所有的社交软件都删掉,卸掉游戏,买来厚厚的练习册,势必要和自己死磕到底。
很多人幡然醒悟,觉得自己之前虚度时光是天大的错误,于是大动干戈,以一种英雄式的姿态努力,却常常“用力过猛”。久而久之精疲力竭,得不偿失。忽然不摸手机,觉得心里很痒,拿起来玩又充满深深的罪恶感。最后脆弱的神经抵不住诱惑,三天打鱼之后,晒了三个月的网,精力耗尽,信心全无,这样努力过而无果,比从未努力过更加令人难受。
我一直在想,死撑到底是什么?我大一的状态算不算死撑?算。大二和大三还要不要死撑下去?不要。因为死撑让自己很累,心累,累到失去了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情。
常常自嘲“一年更比一年忙”的我,在不停地旋转,晕晕乎乎地来到大三的台阶上。当我做好了要和生活“死磕”的准备时,忽然发现:我的大三生活,竟然出乎意料的闲,上午课程结束,中午还能和节目组去吃个饭,大家喝个下午茶,再回来继续写稿子。这样的生活忙里偷闲,的确也自得其乐,并且效率更高。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没有之前努力了,后来想想,这份偶尔的“悠闲”好像正是大一大二时求之不得的。因为把生活进行筛选,列好每日的计划,不让自己为了努力而努力,为了坚持而坚持,养成习惯之后,一边开心地享受大学生活,一边慢慢get自己的小目标。
不匆忙,就会从容一点,从容可以带来细致,而细致常常出精品。“努力”是一件需要战术的事。死磕是一种令人佩服的精神,但终究也莽撞。只要最后笑得好,过程中哭过几次,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