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眠去梦中看
■包小丹

当我从梦中醒来时,窗外已是日暮西斜,暗黄色的光线打在白色的棉质床单上,融合成一股蜜糖般的光泽。我不知道此刻确切的时间,脑子里有一瞬间甚至想不起来自己身在何处,仿佛一觉醒来,已经到了洪荒尽头,而自己也彻底忘却前尘旧事。
只有沉眠才能产生如此奇效。
通过睡眠来治愈伤痛,这个秘诀是我从小就学会的。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父母并不能时常陪在我身边,加之自身瘦弱且存在感极低的气场,我很快就成了班里一群女生的欺负对象。其实那时候所谓的欺负,现在看来,无非就是遭受团体排挤、背后说坏话、当面拌拌嘴之类的小打小闹,但对于一个敏感脆弱的小女孩来说,内心仍旧会感到有些小崩溃。
我不敢向父母和老师告状,怕被加倍报复,更不敢站出来为自己争口气,于是许多个静谧的夜晚,我都一个人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思绪神游天外。无论胡思乱想什么,就是不去想刚刚过去的白天附着在自己身心上的黯淡。结果常常是不出半个小时,我就陷入了清静的梦里,然后再一睁眼,又是一个一干二净的黎明。
自从发现这个方法无比奏效后,我乐此不疲,学生时代大大小小的考试、懵懂而微酸的小心动,乃至长大后生活中的不顺意、人际交往中的失败,都借由这个通道把其中的负能量排走。常常是在一个人闲风倦的午后,不拉窗帘,四肢伸展地躺在临窗的床上,盖着薄毯,就那么把自己摊在阳光下。暖乎乎的阳光被玻璃窗外的护栏分割成一块块的斜方形,空气中有微尘在不停颤动,我的眼睛盯着它们,脑袋放空,渐渐地便会昏昏然睡去。
这样的一场睡眠,比做任何事情都令人放松。也会做梦,有时天马行空,完全不知所谓,有时则是关于现实境况的。这种治愈方式之所以被我极力推崇,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梦里常会出现与现实的糟糕状态相反的梦境:小怪兽被打败了,故事的结局由破碎变成了完满,故人万里归来,得不到的都释怀……而更加奇妙的是,很多时候,现实中事情的后续真的与这样的梦境吻合!
我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梦境美妙,然后在心理作用的帮助下,人面对现实的心态也变得积极了,那么现实就真的有转机的可能——这在心理学上应该是成立的吧。
有朋友说我的这种治愈方式很怂,因为我曾发过一条微博,我写道:“梦里我怒怼一群讨厌的人和事,真是通体舒畅,心满意足,醒来后感觉又可以接着爱这个世界了。”朋友说我是一个只敢在梦里横冲直撞的人。可那又怎样?我只是敢于认真地对现实妥协。我没有三头六臂,也并不长袖善舞,这个世界多得是让我撞得脚尖痛的壁垒,也有不少暂时无解的难题,而我恰好选择了一种最内敛的疗伤方法。
“不如眠去梦中看”,当我从沉闷的黑夜一觉睡到清爽的黎明,睁开眼的那一刻,好像已经是换了一副天地,一切都空蒙,一切都可以重头来过。而如果是从一个漫长的午觉中醒来,身边传来楼下猫咪的叫声,鼻端是厨房传来的饭香,你忽然会觉得,什么都可以原谅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