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是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和科学补充,开展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就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不断加强高校青年组织文化建设,完善青年大学生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和造就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文化素质高的优秀大学生,不断为党输入新鲜血液,推进党的建设需要。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符合国情发展需要,助力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
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高等教育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基础性、先导性实力所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后,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继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1]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高校共青团必须改变固有的工作模式,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带领青年学生积极加入到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队伍中,主动服务政党、服务社会。(二)切实履行共青团职责,更好地为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9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作为高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它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培养和发展一大批青年大学生党员,是对我党新鲜血液的补充。(三)巩固和提升高校共青团的作用和地位
这几年经常有人讲,高校共青团处于高位徘徊,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高校共青团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说难以实现新的突破,有些停滞不前[2]。这样的现实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走出高位徘徊。高校共青团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存于教育体制的,面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及变化,共青团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传统的优势和高位也是难以维持的。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共青团在高校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支持率
根据调查,当前广大的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对高校共青团有认同感、归属感,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63.1%的被调查者“群众基础好”,这是高校共青团最大的优势,85.45%的被调查者认为共青团工作受到别人的尊重。共青团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和能力水平都相对较高,比其他社团组织有更好的活动阵地、活动渠道、活动对象,对于组织建设、组织管理、组织教育和组织发展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二)人才培养问题关注度高、探讨面广
高校共青团作为依托于高校而设置的青年组织,应围绕学校“培养人才”的中心任务,努力做好学校党政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将自身定位为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性组织。调查中,高校共青团“人才培养”方面受到广泛关注。73.54%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共青团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62.04%被调查者认为共青团其存在与发展的目的是“至优品质,惠益学生”,75.55%被调查者认为应将自身定义为一个“培养人才”的组织。(三)思想认识不到位,团员意识淡化,团干部行为示范作用弱化
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党负责,对团尽责。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组织对指导团的工作缺乏认识,没有将“党建带团建”工作落到实处,使共青团处于一种“自我生长”状态;然而,也有部分团干部对团工作认识不清楚,没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了解与经历,加之身上承担着琐碎的日常事务,导致工作开展起来无所适从、没有力量,缺乏学习和钻研精神,经常出现“在其位,不谋其职”的现象;部分团员青年对自身身份的忽略或不重视,在日常行为中没有组织纪律性,行为表现不拘小节,不懂规则。(四)共青团制度建设有待跟进
从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共青团制度健全,执行力较强,但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还略显滞后和不足。82.65%的被调查者认为共青团对成员的评定有一套客观的标准,49.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标准不科学。80.0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机制对提高人才培养和竞争有帮助,9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时共青团基本都会遵循有关规定的程序,42.19%的被调查者认为共青团组织开展成员的评奖评优评先进等工作是规范且合理的,但38.6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规范但不合理的,说明目前共青团有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但评选出的结果是否合理大家意见不尽相同。(五)活动阵地利用率和影响力不大,工作形式缺乏新意
目前,高校共青团的活动阵地主要分布在体育场(馆)、礼堂(会堂)、图书馆、教室(多媒体及非多媒体)、会议室、校园广播、食堂以及学生社区空地等,以及新兴的新媒体活动阵地,如QQ群、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根据对青少年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同类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中,新媒体的使用率在76.5%,而报纸、广播、电视所占的比例在23.5%[3]。但是,丰富的物质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76.4%的被调查者对共青团日常发生的大事不很清楚甚至不清楚,46.48%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现阶段高校共青团开展的文化活动不太够。面对朝气蓬勃、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青年人,继承优良、打破守旧是青年人的渴望。比如,73.54的被调查者认为广大团员青年平时了解共青团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会议传达、69.1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文件通告,而认为是宣传栏和新媒体的人数比例分别是42.15%和38.87%,更多的还是采取会议、电话和文件形式下达通知,是难以满足青年的精神愿望,难以达到目标要求。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
(一)根据组织文化理论,建设学习型共青团组织文化
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持久的学习,组织不断地创新变革、改变自身,紧随并超前时代的变化,实现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目标[4]。1.物质文化层面
通过活动的高效利用,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影响力,并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模式。共青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贴切青年学生个性发展与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形式上吸引青年学生,从数量上提高参与性,努力做好活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宣传,并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探索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加大深入基层实践调研工作力度,把握规律,凝练共性,激发思维,改善与广大青年团员的沟通形式,对团组织的物质环境进行人性化的规划,塑造自身形象工程,构建品牌活动,如展示能够体现共青团精神的图片、历史事件、品质活动;典型人物的事迹宣讲;表彰先进个人或集体。
2.行为文化层面
着重从组织成员进行强化建设,不断提升党组织、团干部、团员的责任意识。党组织从管理人性化出发,根据组织要求和学校实际,与团组织成员共同设立团组织发展蓝图,为促进团干部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为形成团组织的特色文化设计战略;团干部作为团组织的具体领导者和实施者,更需要加强岗位职责意识,在团组织设立的共同愿景的指引下,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广大团员在团组织的引导和团干部的带动下,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增长创新能力,积极建设团支部文化,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组织风气。
3.制度文化层面
良好的团队氛围、积极的组织风貌,需要有完善且可行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强化,使组织运行和管理更加规范化、有序化。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完善高校共青团管理制度,从团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培训学习制度、团员发展机制、青年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团内评奖评优,到团组织的惩处机制的制定,有助于组织的高效运作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精神文化层面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身上受到许多市场经济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高校团组织应“趋利避害”,有效发挥青年学生的优势,努力将他们团结在团组织内,辨清和认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采取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通过宣传栏、网络媒体、工作期刊等各种宣传渠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利用五四表彰、迎新活动、毕业晚会、运动会、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等活动平台,提升青年的满意度和归属感,最后促使他们自觉地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树立可靠而坚定的团组织信念。
(二)强化全员意识,努力提升共青团服务品质
1.强化意识,重视建设共青团成员应高度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明确了解团组织通过组织文化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竞争力和战斗力,帮助共青团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增加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永葆组织先进性和生命力,与时俱进的共青团组织文化是组织基业常青的根本,是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源泉。
2.尊重需求,提升品质
高校共青团具有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的工作职责,应始终将广大青年的需求和愿望作为组织建设和发展的航标和核心,以满足青年学生的要求来指导工作方向,使塑造的组织形象能够被社会和公众认可。并不断地提升共青团成员自身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文化,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素养,以诚恳的态度和细致的思考,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提升平台,为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3.不忘初心,传播文化
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活动,要突出以人为本,通过各种载体和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设计,构建民主人本型的企业文化模式[5]。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的构建要以“自我实现”的人性假设为出发点,增强组织人文关怀气氛,创新思想理念,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并有规律、有秩序地收集反馈意见,从而不断地对自身的组织文化进行调整和修正,使组织成员及公众能够深入了解组织,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共青团的认同感和青年团员的自豪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