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裸者与死者》中的种族歧视书写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热度: 13580
任玉娟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诺曼·梅勒(1923—2007)是美国当代最有争议、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8年发表《裸者与死者》一举成名,2007年去世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林中城堡》,两度获得普利策奖、一次美国图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并被授予美国国家图书奖终生成就奖。

  梅勒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了时代最重大的问题,梅勒一直和极权主义作斗争,追求自由的意志。梅勒一直以自己的写作、自己的行动,反对着钳制个人自由、扼杀个性和多样性的极权主义,追求着人自由存在的意志。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诚如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所说:“没有梅勒的作品,美国20世纪和21世纪的文学就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梅勒1923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犹太家庭,他四岁时随家迁往纽约并在那儿长大。1943年6月从哈佛大学毕业,1944年3月应征入伍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被派往菲律宾参加了与日本人的战斗。1946年5月,军旅生涯结束后,他回到了布鲁克林,不久开始创作战争小说《裸者与死者》。

  这部小说的题目来自1942年夏天,梅勒暑假时在波士顿一家精神病院工作七天的经历,梅勒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一部短剧《裸者与死者》。此后,梅勒对这部短剧进行了扩展,写成了小说《转向那尔克索斯》,但遭到多家出版社的拒绝,直到1978年才得以出版。

  《裸者与死者》于1948年5月由莱恩哈特公司出版,出版后立即成为《纽约时报》排行榜的第一名达11周之久,成为读者和评论界追捧的小说。《时代》甚至把这部小说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认为当时25岁的梅勒已经是美国一个重要的作家了。

  《裸者与死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虚构的发生在太平洋一个热带小岛安诺波佩岛上的战斗。美军少将卡明斯率领一支六千多人的师特遣部队,攻打控制该岛据说有五千多人的远役领导的日本军队。

  从小说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真正的本意并不在写美军与日军之间那场残酷的战争。二战后的美国战争小说,在思想内涵与艺术技巧上,已经与一战后的战争小说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战的战争小说着重描述战争本身的残酷,战争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伤害;而在二战后的战争小说中,战争只是整个故事的背景,表现各种人物的生存状态才是作者的目的。黄铁池教授认为:“这种超越战争本身,以战争为背景而翻进一层作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描写与思考,不仅跳出了以往战争小说的框架,更主要的是开辟了一条新的战争小说的途径。”(黄铁池,39)

  《裸者与死者》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并不是为了讨论战争,而是超越了战争层面,通过战争的表象探讨了人性和社会的问题,带有深刻的政治思想的预言性小说。尤其是梅勒采用了“时间机器”的技巧,提供了每个人过去在社会中的成长历程,表明他们性格形成的社会环境,来展示美国社会体制下人的生存状态。

  种族歧视在美国由来已久,《裸者与死者》对此现象也有颇多关注。不仅对黑人、墨西哥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等有色人种有歧视,而且对同为白人的犹太人也歧视。本文拟通过梅勒的《裸者与死者》来逐一阐释作品所揭示的种族歧视问题。

一、对美国犹太人的歧视

在《裸者与死者》中,犹太士兵在军队中的处境相当艰难。在侦察排中,两个普通的士兵乔艾·戈尔斯坦和赫尔曼·罗斯,只因为他们是犹太裔,加拉赫对他们就没有一点好感:“看见没有,咱们排里来了两个王八犹太崽子。”(118)而且毫无任何根据地认为“他们来了才一个星期,就已经把咱们这个排搞得臭气冲天了”(118)。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歧视总是无处不在。戈尔斯坦,是一个坚守犹太传统的移民,他认为他们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反对这种现象,即反对种族歧视,而那些普通的美国士兵在戈尔斯坦眼中“都是些十足的排犹狂”(64)。戈尔斯坦遭到冤枉,稍一争辩,便招致更大的威胁与恐吓:“我管你姓什么叫什么!下次你要再耍这种鬼花招,我就送你上军事法庭。”(172)六连因为犹太人多,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说:“但愿你们谁也别派到六连去,六连可是个犹太崽子窝啊。”(65)而一个新兵则是更露骨地想:“要派我上那儿去,老子干脆就回家不干了。”(65)克洛夫特等人称戈尔斯坦是“小犹太”(172,256)。由此可见,这正是普通人的普遍想法,反映了种族歧视的现象在美国社会中的普遍性。

  小说通过追述加拉赫参军前的生活,参加“基督教联合会”,这个组织指使会员散发传单支持麦卡锡在波士顿的竞选,同时煽动普通的美国民众对犹太人的仇恨。他们命令犹太小孩说自己是个“莫盖”,加拉赫都认为“这班犹太畜生真是活见鬼”(117);戈尔斯坦拒绝和大家一起违令喝酒时,加拉赫就骂 “没种”,并且认为对一个犹太人 “表示友好根本就是多余的”(258);甚至得知他的妻子难产而死时,他马上就认为“马莉撞上的医生准是个挨千刀剐的犹太佬”(336)。

  毕业于纽约市的赫尔曼·罗斯为了生存,甚至心底里不承认自己是犹太人,并为之进行了自己的那一套辩解:“犹太人又不是一个种族,也不是一个民族。不信犹太教的人,怎么好算作个犹太人呢?”(842)除此之外,他还背叛了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改信了基督教。然而,放弃犹太人的身份并没有让他置身于种族歧视之外,最后他也终于明白过来:“骂人不可没有对象,他就是挨骂的对象。他们不能没有出气筒,犹太人就是个出气筒。”(842)

  戈尔斯坦和罗斯虽同为犹太人,但与罗斯不同,他保持和坚守了自己的犹太身份。虽然处在一个排犹的军队中,戈尔斯坦遭受欺侮,孤独而寂寞,但最终却能战胜困难,坚持了作为了人的尊严。罗斯却可怜又滑稽地死去,这也隐含了作者的种族立场,从反面说明了对保持着犹太性的犹太移民的肯定。

二、对墨西哥裔的美国人的歧视

马丁内兹第一次带班出操,差点儿连口令都喊不上来,因为“弄个‘墨佬’来发号施令,龟孙子才睬他”(83)。而马丁内兹升上了中士,可是“墨西哥族的小孩子对美国神话也都耳濡目染。即使开不上飞机,管不了钱财,当不上军官,当个英雄还是可以的”(85)。不过,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当上了英雄也还是成不了心如铁石、面如冰霜的白人新教徒”,还是会受到白人的歧视。

三、对黑人的歧视

对黑人当然是更加看不起了,甚至是公开污蔑。在美军军官食堂,康安骂“黑人是奸细败类”(87),他在谈到一个有名的工会领袖时说:“他有个姘妇,是个黑鬼。”(92)语气中充满了不屑。而达尔生则附和说“真干得出来”(92),康安接口说“他跟那个女人还生了两个半黑不白的小杂种”(92)。

  而普通的士兵雷德,这个以前的流浪汉对黑人的态度也充满了歧视,甚至把黑人与坏人等同起来:“我们还有很多坏人得清除,不是有人说我们的政府机关里有一些黑鬼当了官吗……说是政府里有个黑人居然对白人发号施令。”(295)

四、对日裔美国人的歧视

对敌对方的日本人就更是瞧不起了。达尔生认为“日本人都是很怪的”(310),康安以一个到过日本的知情人的身份说:“我三三年到过日本,我看那里的人无知得很。一点点的小事都学也学不会。”(310)即使是日裔的美国士兵若吕,他固然对达夫那样的美国人无法理解,“正如他永远也理解不了日本人一样”(311),连他都认为,“大凡日本人都有这么一股蠢劲”(312),“日本人愚昧。 愚昧了千百年了”(314)。

  二战后,美国政府依然采取了隔离措施,黑人等有色人种仍然受到歧视,他们无法在工作、教育和行动上获得与白人平等的权力。1955年,马丁·路德·金领导了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各个有色人种,甚至白人,尤其是犹太人,都纷纷支持民权运动,要求民主和自由的权力。

五、结语

《裸者与死者》这部小说以战争为背景,但战争不是梅勒关注的目标,他所关注的是人们的生存状态。梅勒通过这部小说描绘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包括对犹太人、黑人、墨西哥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等人种的歧视,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诺曼·梅勒在《裸者与死者》出版后,表示了这一点:“有人说从这部小说里看不到一点希望……其实这部小说是很想说明前途是很有希望的……人尽管是堕落了,然而胸中还是向往着一个比较光明的世界。”(923)二战后,美国的民权运动充分证实了梅勒预言的准确性,从而也实现了他自己的写作抱负,那就是“我要在我们时代的意识中掀起一场革命”(Tilling,136)。

  注释

  本文所引用的《裸者与死者》(诺曼·梅勒著,蔡慧译)原文均只注明页码.

  [1]谷红丽.理解诺曼·梅勒[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2]黄铁池.“自然力量”与“机械力量”的对抗——论诺曼·梅勒的小说《裸者与死者》[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4).

  [3]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M].蔡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任虎军.梅勒的性别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18-23.

  [5]虞建华.美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Bloom,Harold.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Norman Mailer[M].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3.

  [7]Parini,Jay.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iterature[M].(Volume 3).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8]Tilling,Diana.Norman Mailer:The Man and His Work[M].Robert Lucid,ed.Boston:Little,Brown,197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