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月岐山

时间:2023/11/9 作者: 故事家 热度: 17770
说书人

  褐色的酒旗在空中迎风招展,瓦下的铜铃被轻轻摇起,堂内正在打瞌睡的小伙计猛然间醒了神儿,忙笑呵呵地迎出来,看到了门前那着青衣挂红穗儿的小姑娘。

  少女递过去一个极精致的酒壶,笑言:“阿哥,给我打三两醉逍遥,记在我师父账上。”

  伙计答应了一声就进了屋去,忽听得外面一阵吵闹,似乎有人在喊:“岐山道人死啦,岐山道人死啦!”

  伙计手里一滑,酒壶就掉在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而日光下少女的面容也在霎时苍白如纸。

  三十年后,小伙计成了老伙计,在摇椅上打瞌睡时,恍惚间又看到了少女从门前经过,青衣红穗,眉目如初。

  暗暗的窄巷子,连月光都透不进分毫,朔风呼啦啦地刮着。赵三呼出口热气,搓了搓手,冻得跳脚时,才终于看见一个黑漆漆的影子出现在几步开外。

  赵三按着约定的信号,跺了三下脚,这才见那黑影子慢慢走近那人,瘦瘦小小的,个子估计才及他肩头,披风下只露出了一个尖尖的下巴。

  赵三掏出一袋银子递过去,对方接过,在手里掂了掂,方从袖内取出一块掌心大的小木牌,扔到他怀里。赵三见那人转身就要走,忙问道:“我们老板说的那事儿,您想好了吗?”

  那人的步子顿了顿,过了一会儿,方应道:“后日子时,仍在此地。”说完就离开了。赵三不免有些惊异,这声音,稚嫩得像个还没长大的姑娘。

  碧绫回到了布坊,隔间张大爷的呼噜还在不停地打着。她轻手轻脚进了屋,燃起一张符纸在屋内照了一圈,看到没什么动静,方坐在椅子上,似乎累极了。

  可即便是累极了,她也半刻都睡不着,脑袋里乱哄哄的,想着后日那笔生意。自从岐山派倒了之后,这三十年里奔波流离,她刻过各种千奇百怪的符文,卖给凡人,卖给低等术士,甚至卖到黑市上,几次差点被朝歌的使者当场打死。

  而这一回的买主要她刻的,是一道镇鬼符。镇鬼符属于很高级的符文,需要深厚的修为和极其繁琐的技巧方可刻成。若失败,会大损功力;若成功,则天布云霞。

  碧绫就怕那符文引来的云霞,令她露出行踪,被朝歌的使者寻到。可是那买主出的价钱又太过诱人,想一想平时的吃穿用度和练功寻药的花销,她一咬牙,便答应了。

  沐浴净身,招风扫尘,祭天敬地,然后封门闭窗,小小斗室在顷刻间陷入了黑暗。直到明明的火光从朱雀铜灯内映出,在徒壁上投下她消瘦的影子。

  短匕出鞘,一伏案,便是从朝至暮,整个白日。从削木,到下刀,到力度的加强,刻痕的加深,再到笔画的宛转,修为的倾注。符文强大的能量震荡着她的灵台心脉,五脏六腑都在作痛,汗如雨下。

  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回忆起师祖下刀时的样子。她想,如果师祖看到她连镇鬼符都能刻了,一定会十分欣慰。

  可惜师祖梁清已经死了,她也离开了岐山。

  黄昏时分,灰白的天色忽而放晴,绮丽的霞光笼罩在布坊之上,原本破落的门户也显得熠熠生辉。室内,刻刀啷当落地,碧绫闭着眼,手背搭在前额上,仰首喘息不住。

  刻是刻成了,却还未念护符诀。她攒起仅剩不多的力气坐起来,刚要开始,便听见门被重重敲响。外头张大爷家的虎子叫道:“阿姐!糊糊哥哥要被人打死啦!”

  街上原本正是收摊的时候,来了这么一出,人们都团团围了起来看热闹。大家都知道布坊新来了一个住户,妹妹一天到晚不出屋子。哥哥是个傻子,傻得很彻底,喜欢吃糖糊糊,所以有人管他叫崔傻子,有人管他叫崔糊糊。

  碧绫急忙忙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他躺在地上被街尾小霸王的几个兄弟揍得头破血流,连连哭喊。那小霸王看到她来了,便命人停了手脚,斜眼道:“丫头,以后看好这傻子,别再用那糖糊糊脏了大爷的衣裳,你赔不起!”

  碧绫沉默着将傻子从地上扶起来,带他回了布坊。

  傻子衣服扯了,青肿的脸上又是眼泪又是鼻涕又是血。碧绫打了一盆水,准备用帕子给他擦一擦,才碰了一下就见他往后跳了一步大声喊疼。

  碧绫知道他心里委屈赌气,没有理会,谁知他还有力气张牙舞爪地闹起来,袖子一扫,就将桌上的刻刀并着木牌一起扫落在地。

  “啪嗒”一声,还没有加护符咒的木牌就掉进了水盆里。饶是碧绫反应再快,将它捞出来时,水分也已经透入了刻文内,灵气散得一干二净。

  一时静寂。罪魁祸首似乎也知道自己干了错事,垂着头,一声不吭。碧绫紧抿着唇,胸口起起伏伏,最后还是将帕子递给他:“自己擦干净。”然后把刻刀捡起来收入鞘中。

  带一个傻子四处讨生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过三十年里碧绫早已经习惯了。不习惯又能怎么样呢?她又不能抛下他,毕竟,他是她的师父。

  镇鬼符毁了,朝歌的使者可能已经在御剑前来的途中,碧绫简单收拾出一个包裹,准备天黑以后就带傻子跑路。她拉着他的手,说待会儿谁也不准出声,不然就不给吃糖糊糊了。

  打更三响,夜色浓稠,碧绫拉着傻子沿着墙根迅速向北郊走去。她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但少不得又要风餐露宿几日夜,实在不行就回岐山,反正傻子也说想要回岐山。

  北郊有一片林子,说是闹鬼,白日里便一片阴森,到了这半夜里刮出一阵风。碧绫盯着那一团漆黑,握紧了腰间的刻刀。镇鬼符耗去了她太多的力气,身上只剩了三枚保命牌,也不知能不能送走傻子。

  过了半晌,飒飒之中似乎传来了一声轻笑,随之出现的是一顶极精致的银缎二抬轿,侍候在轿子旁的不是别人,正是赵三。碧绫一下子睁大了眼,明白自己是被这买主下套了。

  帘子被掀开,缀着明珠的薄底靴落地,月白的腰带上别着一把竹萧。萧的主人有一张过分苍白的面容,细细一双眼,眼角斜挑着,显出几分雍容。

  碧绫勾勾唇:“原来是祭云宫的人。”在这修仙盛行的年代,大大小小的门派不计其数,除了仙都朝歌之外,声名最为显赫的便是北疆的祭云宫了。

  她的师祖梁清曾经就是祭云宫的弟子,后来离开了那里,自创岐山一派,可惜没支撑几年便倒了,留给她这么个乱摊子。

  对峙僵持的静谧里,忽听得站在一旁的傻子指着碧绫欢快地叫唤道:“你说话了!你不能吃糖糊糊啦!”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年轻公子眯了眯眼,瞧了傻子半天,可惜对着那么一张坑坑洼洼的脸,谁也没心思去研究什么。于是他又回过头,冲碧绫施了一礼:“唐突了,在下白幽。”

  碧绫张了张唇,有些讶异,这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人,竟然就是祭云宫的新任宫主。那么,他和她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是想要干什么呢?

  白幽说,他是来救他们的。还说他与梁清同辈学习,听闻岐山派倒了之后梁清的一对徒子徒孙在四处逃亡,便有心施助。为了验明她的身份,就买了她几道符文。

  碧绫不知道这话里几成真几成假,但眼下他们已经落在了他的手里,也没有更好的出路了。

  这时节的北疆天寒地冻,掀开帘子,便看到灰茫茫一片的山峦草地,干冷的风像刀子一般肃肃灌入。她有修为护体无甚感觉,而傻子却是受不住的,衣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厚厚得跟个大粽子一样,却还是缩着身子瑟瑟发抖。

  碧绫想,许是他没来过这么远的地方,心里害怕,于是伸出手拍着他的背,轻轻哼唱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傻子靠在她瘦小的肩上,小声说:“回,回岐山。”

  碧绫心里像是被人重重一击,她闭了闭眼,缓了好一会儿,然后点点头:“我会带你回岐山的。”

  祭云宫果然不同凡响,在北疆这鸟不生蛋的地方也能造出一座恢弘华丽的殿宇,各处院落精致讲究,别有一番大家风采。

  白幽为他们设下接风宴,宴上多有秦地菜色,显然是费了心思的。他在席上回忆起自己和梁清一同修习时的旧事,言笑晏晏,不亦乐乎。

  “可惜,天意弄人。”继而看向碧绫,还有她身边胡吃海喝满嘴流油的傻子,微微皱了皱眉,“当年听闻梁师兄收了个徒弟,虽没有名气,却也不该……”

  不该是这个样子,碧绫知道他想说什么,低低笑道:“您执掌祭云宫这样的大派,眼中尽览仙门风光,受万人崇敬,哪里能知道小门小户的苦处呢?”

  当年的梁清,从祭云宫出来,一无名,二无势,三无钱,只剩了岐山这么个没人抢的地方让他立了个牌坊,门庭冷落,度日艰辛。有一天他下山去城里买盐时,忽尔灵机一动,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踱到一家富户门外,递了帖子,自称师承祭云宫,号岐山道人,对那富家老爷说他的小公子生有灵根,仙缘匪浅,想收作自己的首徒。那富家老爷听了祭云宫三字便喜不自胜,再看梁清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忙不迭地便答应了,把儿子和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送进了山里。

  这是梁清喝多了酒,亲口跟她讲的。

  岐山派这个娇生惯养的大弟子就如外人所言,烂泥扶不上墙,每顿无肉不欢,每夜无酒不睡,枕头下面还压着春宫画册,真真是一个凡夫俗子。

  听到此处,白幽不禁莞尔:“那姑娘呢?怎么没有拜梁师兄,反而拜了他?”

  只说那岐山道人和他的大弟子,一个修自己的仙,一个享自己的乐,日子倒也过得和美融洽。只是山中岁月长,一时新鲜,久了却无趣,大弟子顶头上压着师父,底下却没个小辈,进城鬼混的时候也显得很没有面子。

  于是他就琢磨着,自己也收个弟子。

  恰逢南边有一群逃荒的人进了城,在庙里宿着,几个满身泥巴的小乞丐眼巴巴瞧着这个传说中的修仙道士,各自说着各自的好处:我能识字;我会耍剑;我很聪明……最后一个小孩子弱弱地说:“我能把豆腐做出烧鸡的味道。”

  这句话打动了大弟子,那年碧绫才六岁。

  大弟子带碧绫回了山,把她扔在道观外面。她跪了很久很久,到月上枝头时,才看见梁道人揉着腰走出来,看见她以后瞪大了眼睛,刀锋指着她的脸,颤颤问了一句:“这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

  大弟子拎着酒壶摇摇晃晃道:“这是我从城里捡回来的泥娃娃。”

  未出师先收徒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但是整个岐山派都靠着大弟子家的银子过活,梁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让碧绫入门了。

  后来他就发现这小丫头片子可真不错,会扫地,会洗衣,会捏肩捶腿,还能把豆腐做出烧鸡的味道。梁清很喜欢她,偶尔闲下来还给她讲一讲修习的事情,让她不要学她师父,要给岐山派争气。

  碧绫当时对梁道人的崇拜就犹如滔滔江水,亮着嗓子就道:“我以后要和师祖一样厉害!”

  梁清听后大笑,摇头说:“不行不行,师祖笨,你要比师祖更厉害。”

  她觉得师祖实在太谦虚了,毕竟刻一道符就能招风唤雨的人她只见过这么一个,而她的师父,她甚至从未见他的刻刀出过鞘。

  宴席散时,天色已经很晚了。碧绫给傻子整理好了屋子,铺好了被褥,坐在床边,看他乖乖入睡了才放下心来。

  小呼噜一个接着一个,果然是吃饱喝足了。碧绫笑了笑,忽然就想起白幽在席上问出的话:“既然他是那样一个人,如今又成了傻子,你何苦还护着他呢?”

  欠的罢。他虽然身无长处,又待人刻薄,但毕竟是她的师父,将她从尘埃里提了出来,让她见识了修仙世界的广阔与绚烂。

  虽然岐山派默默无闻,他们师徒三个也都碌碌无为,但那一段时光,真的是她记忆中,最快乐的日子。

  晨起时日光熹微,山色清凉,梁清会在石上打坐,她就跟着在他旁边打打瞌睡,醒神儿以后便去打扫庭院,背一背那些文理不通的咒诀。至午间烧水做饭,一开锅,香味儿飘出去,隔厢的懒汉也就起来了。饭毕后梁清便会进观刻符,碧绫趴在一边看,若刻好了,梁清一高兴,还会手把手教她两下。

  再出来时就已是夜幕深深了,懒汉从城里花天酒地回来,看见她,咧嘴嘲讽几句:“你这么蠢,变成老婆子也结不了金丹的。”然后大摇大摆进屋去。

  梁清就一边笑,一边拍拍她的头,安慰道:“丫头,你师父嫉妒你呐!”

  梁清创立岐山派时在门前栽下了三株桃花,然后大弟子与碧绫来时各栽了一株,在三四月里盛开,染就春光如烟霞。彼时他们师徒三人会聚在一起酿桃花酒,埋在树根下,到冬天有雪的日子里取出,炭火温烧,滑入喉中,如岁月缠绵。

  然而,时光易老,命运弄人。

  碧绫思来想去也不晓得自己这么一个被通缉的小人物对祭云宫的宫主会有什么用处,待在这里尴尴尬尬的,难不成是白幽看上她了?

  这话当面问出来时,只见他的面容在昏昏烛火间似笑非笑,眼底波光微动。碧绫扯了扯嘴:“宫主,我才十四岁。”

  白幽把玩着竹萧,点点头:“唔……你的十四岁,已经过了三十年了吧?”

  碧绫面上一僵,抬了抬下巴:“那又如何?”

  没错,从十四岁那年以后,她再没有长大过。像她这样的,修仙界有一个术语,叫做“活死人”。逃命路过秦地时,有一家酒铺的老伙计就被吓得魂飞魄散,指着她叫妖怪。

  白幽笑了笑,起身:“我猜,是当年封山时放的大火所致罢。”

  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梁清受人所邀,出门游历。她趁大弟子不在,拿了他的酒壶进城打酒,然后就听见了岐山道人的死讯。

  酒壶摔碎了,梁清也确实死了,而且,是因为堕入魔道而被杀死。朝歌的人浩浩荡荡地前来,封山焚火,那火也不是普通的火,而是施了术法的红莲咒火。虽然她和师父逃了出去,活了下来,但一个变成了长不大的妖怪,一个变成了形容可怖的傻子。

  举目无亲,四面皆敌,妖怪就带着傻子逃啊逃啊。

  谁愿意呢?可谁也没有法子。

  “你知道,祭云宫向来和西域交好,没准儿咱们中原治不好的,他们会有办法。”白幽走到了窗边,一半的面容隐入暗影之中,透出几分诡秘。

  “噼啪”,一朵灯花结开,碧绫勾了勾唇:“这还有点儿意思。你想让我做什么?”

  “……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七扭八拐地过了好久,碧绫眼上的黑布才被取下来。她看过去,随即怔住了。

  暗室内,寒冰散着白气,躺在冰棺内的女子双手交扣于腹上,指间一颗夜明珠,映亮她的素衣素发,容色纯白,了无生气。这是个死透了的人,碧绫苦恼地揉了揉眉心。

  “如你所见,这是我表妹,白染。她因我而死,我要你救活她。”他的声音就和这躺着的人一样,死气沉沉。

  走符文一派的人,大多难有作为,想要成为不世奇才,流芳千古,就必须会刻一道禁文——回魂符。生死人,回死魂,乃逆命之举,而有这逆天之才的人千百年也难出一个。碧绫叹道:“以镇魂符一事让我无路可走,带我来祭云宫,数日观察,摸准我的弱处,然后才揭开庐山真面目。恩威并施,好一套连环计。”

  “只是白宫主,我若没那本事可怎么办?”

  白幽笑了笑:“梁师兄是当世大能,你是他的弟子,一定青出于蓝。而且,”他走上前,声音清凌凌落在耳旁,“不仅是治好你的身体,还可以洗白你的身世,让你归入祭云宫籍下,以后你想去哪里都可以。”

  不得不说,碧绫动心了,她颔首:“容我想想。”

  傻子住在这里,不能四处走动,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看起来却反而清减了一些。碧绫给他梳好了头发,问道:“是不是想吃糖糊糊了?”

  傻子摇摇头,掰着指头说:“想,找虎子,玩。”

  难得,过了这许久还记得虎子,碧绫唇角弯了弯:“也许很快我们就可以回岐山了。”傻子一听,猛地回过头,狰狞的脸上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有些吓人。碧绫看着看着,心里逐渐凉了下来。

  她蹲下,平视着他,用很缓慢的语速开口,确保他大概听懂:“我会刻一张符,送你去找虎子,如果三天后我没有去接你,你以后就跟着张大爷好好干活。”顿了顿,她继续道,“还记不记得你藏着的三个木牌牌?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来找你,就……”

  傻子咧开嘴:“就扔一个出去,跑掉!”

  孤注一掷!碧绫在想,当年梁清选择离开祭云宫,选择堕魔的时候,是否也是凭着这一腔子无路可走孤注一掷的决绝?

  她又回忆了一遍当年的那一场惊变,忽然就生出一个很大胆的想法:梁清离开了祭云宫,一个人创立了岐山派,在修仙界没有几个认识的人,那么当年邀他出门游历的便极有可能是祭云宫的人,也极有可能,就是白幽。

  巧就巧在,才外出几日,梁清便因堕魔而死,难道他真的成为了魔修吗?在岐山上的日日夜夜,碧绫都与梁清在一起,他带她入门,教她修行。仙风道骨,一身才艺,全神贯注于修为之上,怎会忽然堕入魔道呢?

  重嶂叠起,疑窦丛生。

  深不见底的夜,檐下的灯笼在风中明明暗暗,一片薄薄的白色小纸人在嶙嶙光影中悄然穿行,来到了东厢主屋外,从窗缝里滑了进去。

  没有人。小纸人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都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了书架之上,歪着身子歇了口气儿。祭云宫是主修乐器的,是以书架之上罗列着许多古老的曲谱,有运转灵气的,有探识妖鬼的,有助涨修为的……碧绫一个外行人,自然看不出什么门道。

  但她还是觉得,白幽这个人,很有问题。他为了救白染都曾做过什么呢?他邀梁清出去,又出于何种目的?

  就在神识稍稍松懈的一刹那,侧面那四扇玻璃屏风似乎映出一道隐隐的光。碧绫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小纸人的身体就已被一指强劲的风力从正中贯穿。

  纱帐内,她猛地从床上弹起,眼睛突突地瞪着,面上青白不定,一道细细的血线从眉心缓缓流下。此伤已及心脉,若非留了一道符,她定然已魂飞魄散了。

  碧绫就这样坐着,一动不敢动,直到东方泛白,有小童子推开门,看她还没死,就说道:“姑娘,宫主有请,我带您去乐室吧。”

  乐室,顾名思义,便是练习乐器的地方。小童子倒是贴心,思及碧绫的伤势,步子放得很慢。竹径的尽头,悠远的箫声还杳杳未尽,碧绫站在门外,并没有进去。

  “堂堂刻符高手,岐山后人,竟也会使那些不入流的手段?”白幽负手,微微叹息,“我竟有些看不懂你了,你帮我救人,我治好你的身体,难道不是两全其美吗?”

  碧绫扶着门框,惨白着脸,勾起唇角:“你看不懂我,我却看懂了你。堂堂祭云宫宫主,竟也会堕落成魔修吗?”

  话音落地,惊起鸟雀四飞。

  很久很久的沉默,碧绫扬了扬眉:“你在想我怎么会知道吗?其实我是猜的,不过看来,倒是猜对了。”

  昨晚,在纸人破碎的一刹那,她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本书上。电光石火,所有看似零零散散的事就仿佛穿针引线,全部串联到了一起。

  梁清天资不凡,却离开了祭云宫,转向符文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小派。只能说明,他所求的是只有符文才能做到的事,比如,起死回生。

  梁清与白幽都想救白染,一个修习符文,耗费多年时光,却终究能力有限,刻不成回魂符。另一个便找到了一本可以助涨他人修为的谱子,并且为保万无一失,选择了一条最快的捷径,一条不能再回头的路。

  然后,白幽邀梁清出去,而梁清不愿用那样肮脏的方法,他们起了争执,白幽怕自己的秘密被梁清泄露,就反口设计栽赃梁清为魔修,让他代替自己,被杀死了。

  听完一席话,白幽呼出口气,细目之中划过冰凉的笑意:“梁师兄向我提过,他的徒儿惊才绝艳,不过小丫头,做人太聪明,也不好。”

  “有人跟我说过,做事一定要长脑子。”碧绫的语气始终平平淡淡,而抓着门框的指节已紧得泛白,“我既然敢说,就不怕死在这里。我只想求你一件事。”

  顿了顿,她向白幽缓缓跪下:“治好我师父。”

  白幽怔了怔,只见碧绫仰起面,稚嫩的眉目漆黑如墨:“其实,师祖说的那个徒儿,并不是我。能刻出回魂符的人,也不是我。”

  大弟子曾说过,像碧绫这么蠢的人,一辈子也结不了金丹。他没说错,他从来没有说错过。

  因为真正惊才绝艳的那个人,是他。

  崔糊糊,崔傻子,崔少泽,生于富贵世家,幼年便被岐山道人带回山中。他习性懒惰,为人刻薄,每日养花弄草,饮酒睡觉,他的刻刀甚至从不出鞘。

  但是,只要他一扬眉,便似春风十里,层林尽染;只要他一念咒,便是光华潋滟,穿云破月;只要他一下刀,便有雷霆万钧,动彻天地。

  遥望鲜衣骑怒马,恍若灿日升朝霞。

  死讯传来的那天,碧绫六神无主,急忙回了山中。没过多久就有大批朝歌的使者气势汹汹前来,封山镇石,放起烈烈咒火。

  碧绫躲在山洞里,就要被那火气烧碎了神识,绝望之时,崔少泽出现了,犹如盖世英雄一般,披着满身璀璨,赶来救她。

  然而劈头盖脸先是重重一巴掌,他厉声呵斥:“梁清以堕魔的罪名而死,你还敢回山,你没长脑子吗?”

  她软软倒在他怀里,连一声“师父”都没力气叫出来,却感觉到了无比的安心。然后崔少泽带她逃出了岐山,她却还是死了。

  彼时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终于,在破落的庙宇里,拔出了他的刻刀。即刻便有狂风大作,雨势倾盆,闪电撕裂天幕,震雷从九天而降。所有人都以为是因除去魔道妖祟引发,却不知,是因为这个少年,刻出了一道回魂符。

  但是,他毕竟还太过年轻,竭尽自己所有的修为,救活了碧绫,碧绫却不能再长大,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傻子。碧绫醒来时,就看见他躺在草堆上,原本锐利俊美的面容,被咒火烧得狰狞可怕。

  “所以,只要你治好他,他就能帮你救活白染。”碧绫笑了笑,“如果你不立死誓,那么你也永远不会找到他。”

  白幽垂目,摩挲着手上的竹萧,沉默了很久后方抬头:“我竟然现在才看懂,你心里最在乎的,原是那个傻子。”

  如果他治好了崔少泽,那么崔少泽早晚会发现这背后所有的秘密,然后一定会为碧绫,为梁清,为岐山派报仇。但如果他不答应,白染就真的死了。

  他闭了闭眼,脑海里回现出那个女子的容颜,他已经太久太久,没有看过她笑起来的样子了:“……好,我会立下死誓,治好你师父。”

  碧绫眉头一松,捂住胸口,一口血便喷了出来,在红得刺目。

  她知道,即便白幽不动手,她也活不过几日了。不过也挺好,其实从再也长不大后,她就断了很多不该有的念想。什么自由,什么报仇,什么思恋,都不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回来了。

  从在破庙里见他的第一面起,她就那般倾慕着他,天纵英才,浪荡潇洒,满身的光华,满身的璀璨,将她从卑微的命运里一把捞起来,她的盖世英雄。

  回首醉梦昔年事,便如偷,便如偷。

  只恨年华太凉薄,已到头,已到头。

  最后的那天,白幽问她,把崔少泽藏去了哪里。

  碧绫看着余晖,眯起眼睛。其实,她没有送他回那个镇子,也没有把他送到很遥远的地方,她将他,送回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

  松石边,桃花下,三个人,便是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三十年漂泊流离,回首一生,如果死亡是大梦一场,那她是多么多么,想要回到那年三月的岐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