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墙上的风景

时间:2023/11/9 作者: 焦点 热度: 12686
CFP

  

  街头涂鸦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很多西方国家的街区墙壁和楼宇外观都会被一些年轻的画手进行非常有个性的涂鸦创作,给城市带来了无比的活力和新鲜感。涂鸦早于一些文明古国如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便有存在。如果把涂鸦定义得再广一些,史前时期的人们在洞穴中涂上的壁画也可算是涂鸦。

  时至今日,“涂鸦”在一定程度上为这种街头艺术赋予一定认受性。不然,这些作品的称呼将会是“乱画”或“涂污”。

  因为涂鸦一般都在不属于作者的平面如墙、建筑物、列车车身等出现。亦即是说,涂鸦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元素。

  常用的涂鸦工具包括喷漆和粗箱头笔迹的标记笔。涂鸦作品常常是迅速完成的痕迹,因为涂鸦者要避免被当局发现和拘捕。

  有些城市为打击涂鸦,会在一些地方特别设立墙壁供人作涂鸦用途。这种措施据称可以打击一些小涂鸦,但能鼓励涂鸦艺术家花时间创作一些质素高的作品而不用担心因游荡等罪名而被捕。

  “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肮脏的地区(包括已受涂鸦影响的地区)会鼓励更多的涂鸦甚至更严重的犯罪出现。纽约前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即基于此理论而在其任内推行反涂鸦措施。该措施是美国史上最大型的反涂鸦行动之一,包括通过一项法案以禁止售卖喷漆予18岁以下人士。法案也强制售卖喷漆的店主需要把喷漆锁在箱内以及放在小偷可及范围以外的位置。作为一种具有大众性、交叉性的流行艺术,涂鸦艺术似乎属于后现代艺术范畴。涂鸦是否是艺术活动?是什么样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种大众的流行艺术活动,它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以及社会效果和社会评价如何?由于涂鸦艺术具有创造性和破坏性并存的特点,是应该倡导还是应该抑制涂鸦艺术?理由和措施如何?这些都存在许多争议。

  有些城市的涂鸦非常出名,以至于游客们前往旅游都会把参观涂鸦街区当作一个旅游项目。那么,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和城市的涂鸦区是最值得前往参观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带大家盘点一下。

  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为例,在这座城市,一转身随意进入一个小巷子,或者坐着火车驶离市区时,你很难忽视无处不在的涂鸦。

  墨尔本的街头涂鸦已经变成了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符号。去游客中心拿一张简易地图,就可以跟随着它走遍这座不大城市的几个著名涂鸦点。漫步在这些隐秘的小巷中,脚下还有流淌出来的臊臭味儿,但是一点都不影响观赏它的心情。它本来就是亚文化的一部分,亚文化从来就是小众,自娱自乐,表达个性,不求认可的。

  墨尔本有着世界上最严厉的反涂鸦法规。被抓现行的涂鸦者最多可判入狱两年并处以26000澳元的罚款。市政当局正在慢慢引导这些街头艺术家们先申请,得到政府和业主同意后再创作。但大部分的涂鸦者依然喜欢避开当局警惕的眼睛,所以他们多为夜晚“作业”。有的巷子,有时一夜的功夫墙面就会换个样。现在的墨尔本政府,每年要花费500万澳元来清理非法涂鸦,但他们也一直在给街头画家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政府发现优秀的墙头绘画,经过业主同意,也会打上特许保护标签,甚至以有机玻璃加以保护。

  台湾作者郑志凯对城市涂鸦的看法或许可以代表当下许多文艺爱好者的心声。优秀的涂鸦作品,可以瞬间点亮一片平庸的街景。

  正如郑志凯所说,“历史上屡次证明,敏感的艺术家往往是社会潮流的先知。最正统的涂鸦,一定具备相当程度的反体制、反规则、反社会的精神。创作者在一个不被允许的场所,不为人知的时间,提心吊胆,藉着创作一幅涂鸦发表了自己的一个观点、一种思想。

  涂鸦也是一种公共装置艺术(Installment Art),它能提供的空间美感和社会功能,精致美术无法望其项背。一幅精致美术的画作,被典藏在美术馆里,展示在明亮的灯光下,兀自独立,自成一个世界,跟观赏者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所有的涂鸦无论画在暗巷丶废墟丶铁皮屋丶货柜火车丶地下街丶天桥下,都必然依附于它所存在的公共空间,周围的建筑、景观、天空线,都在帮衬,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人来人往,既在看画,也被人看。如果把涂鸦从环境抽离,就好像一条鱼出水,做成了鱼标本,失去了生命。

  在现代城市里,涂鸦已经开始跟街头美术(street art)合流,成为城市创意活力的指标,甚至跟创新创业搭钩。因为涂鸦画家的不平则鸣,跟创业者想要改变世界的动机十分类似,不受传统局限丶不按牌理出牌。

  2005年,脸书搬进湾区新办公室时,年轻的创办人扎克·伯格决定留下一片涂鸦墙,并聘请了一位涂鸦画家David Choe创造了一副壁画,酬劳6万美金。这位韩裔涂鸦画家曾经数次出入监狱,一贫如洗,6万美金不是一笔小数字,但他赌性坚强,选择拿这家成立才一年的小公司股票。7年后,小公司上市,David Choe的股票价值2亿美金,报酬率超过3,000倍,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酬劳最为丰厚的画作。

  要能包容涂鸦,一个社会需要认识创新不能只靠科技驱动,一颗柔软敏感的心才是创意的源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