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灵隐礼佛

时间:2023/11/9 作者: 焦点 热度: 12844
冯英子

  有人说,到杭州而不到灵隐,如入宝山空手回。尽管我经常来杭州,但每次来仍要去灵隐拜访一番。这次重来,也不例外。

  天还未亮,我与一个同伴就搭头班车上灵隐了。想不到灵隐寺大殿还不到开放时间,因此我只好在寺前寺后,寺左寺右,从“咫尺西天”到“东南第一山”,从“一线天”到“翠微亭”,从“冷泉亭”到“壑雷亭”,上上下下,游览一番。一直到我们离开,大殿还没有开门。我看寺门前一副对联写道:“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这位“放笑脸相迎”的弥勒佛既然不开门,我也不能“坐山门老等”,只好走了。

  途中,我还口占了一首打油诗:“游毕灵隐大殿外,翠微亭前独徘徊;人间几多烦恼事,不及弥勒笑口开。”

  第一句我讲的是被关在大殿外。过后想想,还怪我自己心急,哪有天还未亮,就去灵隐之理。第二天,改了一个中午去,果然殿门大开,阿弥陀佛对我“放笑脸相迎”了。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即公元326年,屈指算来,有1600多年的历史。“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丛林也是历尽沧桑,几落几起,远的不说,就说不久前的那次文化大革命,据说某大学的造反派,一派主张把它烧掉;一派反对。周总理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电令解放军加以保护,才使它幸免于难。

  197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不然我们今天怎能看到它焕然一新的面貌呢?

  一踏进天王殿,中间佛龛里跌坐在蒲团上的弥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生趣盎然。他的边上有一副对联:“佛阐发无边,看我呢袒腹露胸,终归一笑;峰飞来何处,愿人们下心低首,普度众生。”殿的两边,坐着四大金刚,也就是《封神演义》中说的魔家四兄弟,形状威武,气魄雄浑。在弥勒佛的背后,则是那位手执降魔柞的护法天尊韦驮,神态威武生动,他边上挂的对联说:“本来妙好威仪幻成珠饰双缨庄严法相;如此娑婆世界仗着金刚一杵扫荡群魔。”极切合韦驮的身份。

  穿过天王殿,就是高达33.6米的大雄宝殿,经过修整之后,正是绣角画拱,藻井丹楹,金碧辉煌,耀人眼目。宝殿正中,佛教鼻祖释迦牟尼高踞在莲花座上,法相庄严。两厢排列着20诸天,后面跌坐的是13元觉,个个金光耀目,尊尊姿态生动。殿后壁是“五十三参”的彩色群塑,表现善才童子南游遍参五十三善知识始得佛果的故事。当中的观音菩萨手执净瓶,足踏鲸背,碧波汹涌,白浪滔天。其余大大小小包括十八罗汉在内的150多个佛像,高下罗列,各具姿态。不讲别的,仅从艺术方面来看,即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像这样的所在,莫说跑两遍,即使一个月来几遍,又何乐而不为呢?

  从大雄宝殿到天王殿,善男信女不少,老太太们更是虔诚的信徒,在一片香烟缭绕之中,我跨出天王殿时,回头去看看弥勒佛,他依然笑容可掬,我想他现在是对我“笑脸相送”了。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