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最早认识佛教造像艺术的地方。
小时候,我曾爬进笑弥勒佛的怀里,像所有希望从圣诞老人口袋里获得梦想的孩子,总想看清楚那石口袋里装着什么礼物;我曾羡慕地抚摸观音造像那飘逸的裙带,向往何日能长得像她那般美丽,穿上这像极嫦娥飞天的衣裙,飘上月亮……
今天,在宁波它山艺术博物馆,我又与它们相遇,满心倾慕眼前这些佛教造像,它们包容着这片土地上人类7000年来的河姆渡文明,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传承着人类艺术的千年辉煌!
2500多年前,佛陀释迦牟尼以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心得,奠定了佛教最初的理论根基,经历了一个个辉煌时代。千年以前,佛教在自己的故土上湮灭了,却在东南亚大地,繁衍成了精神大树,也为生生不息的佛教艺术一路浇灌,与其一起生根、发芽、壮硕,为人类呈现一座座慰藉心灵的殿堂。它山艺术博物馆,正是将这些千年来颠沛流离、散落民间的一个个佛像石雕汇聚一起,提供了栖息之地。它的开馆,成就了造像艺术发展史书的新一页。
史书中、展厅里、大地上——它山博物馆南北朝的思维菩萨、雪窦寺弥勒道场的笑弥勒、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众观音、天童寺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哦,千佛万佛,循着岁月的印痕,伴着人类的记忆,从华夏的远古走来,在它山艺术博物馆汇聚——
它山,为它们琢石建馆,它山之石,胜于攻玉。
博物馆,以艺术为天,云集万佛,滋养心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