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最早认识佛教造像艺术的地方。此次浙东之行,回望那宋唐悠远的岁月,普陀山、天童寺、灵隐寺……从历史穿越,过滤着艺术和信仰,以最宁静的神态,迎送着我们这些天地之间的行者。
杭州
一见到“灵隐”二字,就想起花坞,想起父亲那浓重、带着绍兴腔调的声音:“去花坞——到花坞去走走。”记得小时候,每逢节假日,父亲号令一下,兄妹们雀跃相告“花坞哦、明天去花坞哦……”在孩子们的期待下,前晚母亲便亲自下厨,煮好我们垂涎已久的豌豆火腿糯米饭。晨起,一家人便隐没在花坞的竹林古寺间,父母任我们四处撒野;中午,随意找一处庵堂或溪边凉亭,要杯热腾腾的龙井茶和几碗桂花藕粉,就着仍然软软香香的糯米饭,饕餮美享山涧野风……
新昌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坐落在“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此次浙东行,不为烧香祈愿,不为理佛拜佛,只想用双眼静观那一片美景,用双脚丈量这一方坚实的土地,在江南第一大佛前,反求我心,大慧大觉。
台州天台山
如果天台仅仅是刘晨阮肇采药遇仙女的圣地,如果天台仅仅是有寒山拾得的禅趣,如果天台仅仅是济公活佛的故居,都可以选择不去;然而,游隋之寺,啖隋之梅,赏隋之塔,这跨越千年的诱惑,我无法拒绝。撩开被喧嚣与浮躁所污损的时间之帘,天台,我来访你,探你,问候你。
相伴济颠,看诗意寒山中的光风霁月,携一路狂禅回家。
上虞峰山
“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说的是,佛教自汉朝白马驮经而来,到东吴赤乌年建邺了江南的第一座僧院。
白马、僧院?春晖白马湖和峰山道场(僧院),紧紧相邻,是巧合,还是真实历史遗址?
可今天的峰山道场,在我一层又一层的记忆网上,似当年佛教和越地的关系,渐行渐远;它们像白马湖里撒下的渔网,每当我吃力地将它收起时,只见一湖绿色的水烟,在网心中挣扎着,愈来愈少,默默退隐……
舟山普陀
走在天海佛国间,静听雨声、潮声、诵经声,声声独具禅意,细品法雨寺“谈玄潮有声,观海佛无心。细雨长廊夜,空山清磬音”之意境。我暗想,自大唐初始,岛上开设观音道场的一千年多来,这慧济禅寺的观音、普济寺前的水塘、西天景区的心字石间,沉淀了人间多少沧桑事,流逝了古今几何聚散情?
奉化雪窦山
苏轼说,不到雪窦山为平生大恨,于是,我们来了,不去想仁宗皇帝应梦名山的典故,不细探黄巢在此放下屠刀的历史,只希冀在山水清明的风景中,在生灭不已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中,在这个被佛陀眷恋的地方,熏陶佛心,妙悟自性。
宁波它山艺术博物馆
小时候的我,曾爬进笑弥勒佛的怀里,像所有希望从圣诞老人口袋里获得梦想的孩子,想看清楚那石佛口袋里装着什么礼物;我曾羡慕地抚摸观音造像那飘逸的裙带,向往何日能长得像她那般美丽,穿上这嫦娥飞天的衣裙,飘上月亮……
哦,眼前千佛万佛,循着岁月的印痕,伴着人类的记忆,从华夏的远古走来,在它山艺术博物馆汇聚——
它山,为它们琢石建馆,它山之石,胜于攻玉。
博物馆,以艺术为天,云集万佛,滋养心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