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茶筒盖无声旋落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外书摘 热度: 18240
周华诚

  用坏了还不舍得扔的日常用具,你现在还有几件?

  旧了就扔,坏了就换。这是一个物质极其丰富而又崇尚效率的年代,一个坏了的东西还要去修,有没有必要?

  说到茶筒,每个人家里都有几个,不同的材料制成,有纸制的、木制的、塑料的……不要说用到坏,即便还没有用坏,说不定也被丢弃了。日常里的消耗品越来越多,能够经得起时间损耗,在岁月里留存下来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

  用了一百年的工具

  在日本京都,有一家叫开化堂的茶筒店。他们的茶筒,直到用坏了,你可能还舍不得扔,还会送上门去修。

  创立于明治八年(1875)的京都开化堂,使用黄铜、红铜、镀锡铁皮,全手工打造茶筒制品。他们家的手作茶筒工艺精湛,经久耐用,被许多日本人家所使用,并视为传家之宝。

  41岁的八木隆裕,从2000年开始继承家业,每天都在坚持着这门古老的技艺。

  他是开化堂的第六代传人。算起来,八木隆裕家世世代代做茶筒,已做了足足一百四十一年。

  开化堂前店后坊,隐身于一条僻静的小巷内。如果不是门楣前的帘子上写着店名,外人还真难以一眼发现此店的所在。这样的百年老店,可真是低调啊。

  走进店内,紧凑的空间里摆放着一个个闪亮的罐子,客人驻足欣赏感叹之时,金属的摩擦声响依稀地传到耳边。

  在后边的工作坊,几名匠人在埋头工作,一次次手工捶打,一次次用心擦拭,制造出来的器具都带着温润的光泽。

  第六代手工茶筒职人八木隆裕,拉开一扇小门,来到前台与我们交流。这个戴着眼镜的家伙,说起他在店里最骄傲的事情:“有人带着祖父那个年代买来的茶罐,来开化堂修理,那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刻。”

  再看看眼前闪着金色光泽、平整无痕的铜制茶筒,你就知道开化堂的茶筒已经不仅仅是茶筒,而更像是艺术品了。

  别看一个小小的茶筒,从材料到成品有130道至140道全手工工序,从开化堂第一代堂主开始便已基本定型。

  到了八木隆裕手上,这一整套完整的工艺,与一百多年前没有丝毫的差异。

  “我们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的技艺。”八木裕隆说。成功来自于坚持手作,这是开化堂的宗旨,永远不能改变。

  八木隆裕拿出爷爷敲打了五十年的锤子,现场示范如何制作手工茶筒。

  据说开化堂创业时使用的模具一直传承到了今天,有些甚至经过了一百多年依然在使用。

  “我们匠人所使用的工具,也依然是一百年前传下来的。传到我的手上,我更加珍惜它。那是我们的财富。”

  器物的溫润质感

  没有一件事坚持一百多年是容易的。

  开化堂也经历过危机。在八木隆裕的父亲那一代,家里曾经萌生过关掉开化堂的想法。当时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代,茶筒销量开始走下坡路。父亲说,以后不要做了。

  其实不仅是他父亲那一代经营困难,在他爷爷那一辈,开化堂日子就已经不好过了。八木隆裕说,刚开始爷爷只是手工制作茶筒卖,但后来为了生存,也兼卖药。

  茶筒铺的生存困境,确实是因为受到工业时代的冲击。很多机械做的茶筒售价都很便宜,但爷爷手工做的茶筒,要贵上100倍。

  那怎么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一个贵100倍、可以用一百年的茶筒。

  他们需要一个便宜的茶筒,至于质量,过得去就行。

  那是开化堂经历过的最困难的时期。

  “我爷爷觉得用机械做的东西不好。那时,日本有很多外来的东西,大家都认为很便宜,也很时尚。”

  八木隆裕说,人们并不真正知道,好的东西是怎么样的。只有一直在做着茶筒的爷爷,知道他们用心一槌一槌敲打出来的茶筒,经得起时光的磨损。

  可是,就算手工茶筒定价又贵又不好卖,开化堂却从没想过改弦易辙,也用机械做茶筒。

  “我爸爸当时想当职业棒球运动员。高中时,每次放学回家,如果要去练习打棒球,都要先完成爷爷分给他的一部分做茶筒的工作。这样,我爸爸就慢慢学会了做茶筒的全套技艺。”

  “到了我爷爷把铺子传给我爸爸的时候,茶筒生意转好。当时和我们合作的几家茶叶商跟我们说:‘只要专心做你的茶筒,保持你的高品质,我们都会帮你消化掉。”

  虽然如此,到了八木隆裕这一代,父亲八木圣二并不打算让儿子来接手。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当时一直跟我们合作的茶叶店中,突然间有一家不合作了,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父亲就叫我不要做了。”八木隆裕回忆。

  那时,八木隆裕还在外面上大学。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到了京都的一家免税店工作。当时那家免税店也卖开化堂的茶筒,八木隆裕就在那家店做销售。

  父亲不想让他接班,也不想传授他什么茶筒的技艺。他就跟着老匠人学,大概偷偷学了十年,才算出师了。

  父亲说:“你不懂,这活很苦。”当时他在免税店工作,有个美国游客买了他们家的茶筒。八木隆裕就很好奇,问他们买去干什么,他们说买去装吃的。于是八木隆裕就想,原来海外也会有一些市场,那么,是不是应该把茶筒卖到海外去?

  一开始他父亲并不认同他的想法。“只有日本人才会喜欢这个茶筒。”父亲说。

  当八木隆裕用Facebook等互联网工具把茶筒卖到海外的时候,父亲才真正相信了他的话。

  作为开化堂茶筒的传人,八木隆裕最大的骄傲,就是把一家小店的生意扩展到了海外。

  但是即便如此,八木隆裕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手工作坊形式。

  他说,手工的作品,每一件都有着温润的质感。

  他给我们做示范。他说,开化堂的茶筒乍看是笔直的,摸一摸,却会发现茶筒罐身与盖子接合的部分,做成了弧线形,并有微妙的鼓起。这样一来,盖子和罐体之间就没有了间隙,密封性因此变得更好。

  他把一个盖子放在罐体上,然后松开手,只见盖子旋转着,无声无息地滑落下去,借助重力下沉直到与罐体完全密封。

  一百多年来,开化堂在这样一些不易被注意到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专注于做一件事

  开化堂已经如此有名,为什么还是只开这么一间小店呢?

  八木隆裕说:“我不想变大。这样已经很好了,我很满意。”

  他的目光深远,直抵百年前的时光。他说:“我不会在乎这一年两年,我们的业绩变得怎么样。跟一百四十年之久相比,这一两年不是那么重要。”

  这样的回答,简直让人惊叹。大概,这也是所谓“初心”吧。

  要不然,一件事是没有办法坚持一百多年的。

  只有无比专注于做某一件事,那件事才会一直沿着最初的价值观延续下来,并且做到出神入化。

  当年茶筒为什么要求密闭,是因了茶叶的贮藏需要。那时没有什么冰箱,只有依靠茶筒,茶筒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茶叶的保存质量。于是几代匠人通过努力,使产品达到了更好的质感。

  说起来,每一个小小的细节,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锤炼与尝试。

  手中的茶筒,会随着槌子每一次的落下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下手的力道、方向、缓急,都直接影响茶筒的形态。此中意味,没有五年十年的经久锤炼,无法做到炉火纯青。匠人们都是依靠槌子落在铜体上产生回响的铿锵声,来辨别与调整力道的大小轻重。

  一个完美的茶筒,就是能让使用者舀完茶叶后,盖子被轻轻阖上即可缓缓下滑,与罐身密合,从而将气体隔绝。

  除令人赞叹的技艺之外,八木隆裕还说,每一只茶筒,将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伴随使用者的摩挲带上使用的痕迹,而这是令每一只茶筒独一无二的秘诀。

  除了盛装茶叶之外,使用者若能根据喜好,寻觅到适合的用法,才是最好。这样,每一只茶筒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用上几十年,然后传承下去。

  在开化堂的官网上,我读到这样一段话:

  开化堂的茶筒,因着每天的使用与用手的碰触与摩擦而能让铜的风貌有显著的变化。越加使用的话会显露出柔和的光泽而显现出具有深度的味道,罐子的质感也会变得更好。而在使用时从手中传来难以言喻的温暖与亲昵感。

  我相信,茶筒是日常用品,所以好用与否至关重要。

  一个好用的茶筒,必因长久的使用与人产生情感联结。

  这是真正的日常生活之美。

  这份对于生活之美的追寻,就如同开化堂对于手工技艺的百年坚持一样,值得赞美。

  让美好的事物流传下去

  对一个匠人来说,造一个一百年用不坏的茶筒,有价值吗?如果造一个两年就坏的东西,岂不很好——如此一来,人家就不会一劳永逸了。

  八木隆裕摇头:“世界那么大,我只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开化堂就可以了。”

  作为开化堂的第六代传人,八木隆裕知道在这个时代,只固守着古老的技术是不行的,还必须让故事传播出去,让美好的事物流传得更远一些。

  “只在国内传播,已经不够了,我懂得英文,必须要有全球的眼光,去跟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也正因如此,他根据海外顾客的生活习惯,开发出用于盛装不同食品的茶筒,让那些不怎么喝茶的外国人,可以用茶筒去收藏贮存香料、咖啡豆甚至意大利面条。

  此外,他还与其他創意产业搭配营销,如爱马仕设计师、知名的一泽信三郎的一泽帆布、台湾的王传德茶庄,以及许多欧洲的茶馆。这就把开化堂的传统茶筒,转变成了京都的时尚工艺。

  如今,八木已经把开化堂的茶筒,卖到了13个国家。

  在这个工业化几乎代替一切的年代,很多手作工种日渐式微,但八木隆裕的茶筒生意反而迎来一百多年来最赚钱的时候。

  我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没有秘诀。”

  想了想,他又说:“做现代人用的东西。”

  现在,他有了一家咖啡馆。

  在离他的茶筒小店几条街外,走走也就是十余分钟的路程。那个咖啡馆里摆了许多茶筒。许多在那里喝咖啡的外国人,临走时会带走一个茶筒。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