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醒来时,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杨绛先生今早过世了, 你之前在有书领读过她的《走到人生边上》,肯定有很多话写,要不要赶紧写一篇文章追下热点?”
我给朋友回:“不写。一是不知道消息是否属实,二是到了这个年纪了如果去了,是天福。”
有个从来不喜欢看书的人也给我发了条消息:“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杨绛是女的,干吗喊她先生!”我没有回他,好笑的是我看到他也在朋友圈转发了先生去世的推送,并配上了缅怀的相关句子。
看到朋友圈被越来越多的关于杨先生去世的消息刷屏,我感到痛心,我真的很想问问这些人,杨绛先生的书,你们看过没有,看过多少?转发一篇关于杨绛去世的文章,摘录一句杨先生说过的话、写过的字,就能说明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人文情怀?
别贻笑大方了。
前几天,杨绛先生病危入院的消息曾在网上疯狂发酵,不久后知情者进行了辟谣,称杨先生身体并无大恙。于是有多少媒体人便准备好了文案等着杨绛先生去世!那个时刻一到,整齐划一地点击确定,发送成功。
这是不是应了钱锺书先生在《围城》里写的话: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
二
互联网传播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等着实时热点,我们似乎也都习惯了热热闹闹并一时性地去纪念一个人。就像2016 年4 月29 日作家陈忠实去世时,网络上充斥了各类纪念他的文章,但没多久就沉下去了。但真正的纪念绝不是这样的,转载评论几句,然后就归于沉寂。
为什么引发大家关注的热点不是杨绛先生的作品,而是她的死亡?
杨绛曾译过一小段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先生有遗言,要火化后再发讣告。所以先生去世的消息这么突然,是不是代表了她希望走得更安静一些的心愿呢?
三
杨绛先生有句很出名的话:“你的问題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先生去世,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并践行了这句话?
1949 年,黄裳曾去北京采访,专程到清华园钱锺书夫妇的寓所, 亲眼看见了这对教授夫妇静夜攻读的情形:“住在清华园里的名教授, 算来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钱锺书。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我找到他的住处,他和杨绛两位住着一所教授住宅,他俩也坐在客厅里,好像没有生火,也许是火炉不旺,只觉得冷得很,整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越发显得空落落的。中间放了一张挺讲究的西餐长台,另外就是两把椅子。此外,没有了。长台上,堆着两叠外文书和用蓝布硬套装着的线装书,都是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他们夫妇就静静地对坐在长台两端读书,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典型的夜读的环境。他们没有想到我会在这时来访,高兴极了,接下去, 就是快谈。”
我非常尊重杨绛先生,也一直很羡慕她和钱锺书先生之间那份志同道合的感情,他们俩对待学问和生活的态度值得赞叹。
在追悼杨绛先生的日子里,我想我们不应当只是跟着热点转发相关报道文章,而是应当重温她的作品与故事,把她对生命的理解当作精神的茗茶,时时品尝。
你不需要买一套杨绛先生的作品集,扫两眼就束之高阁。你只需要用心地看上一本,就会爱上她的文笔,她的叙述,她的哲思。
四
105岁,天人永隔。杨绛先生的这一个多世纪,是中国社会变动最剧烈的百年。跨越这个百年的人生,是不可避免的跌宕起伏。
生命的长度和密度兼得,这样的人寥若晨星,足以见证历史甚至改变和创造历史了。杨绛先生无意出演这类角色,只是用洗练纯粹的文字,与有限的时间和谐共处。为人妻为人母的使命完成,一个独立的文化人继续工作,清醒从容地打扫现场且战且退。
卑微是高贵者的隐身衣,沉默是骄傲者的智慧树。杨绛先生淡泊倔强地行走在热闹的人生边上,留下了真正的高贵骄傲。
我之前在有书跟书友们一起共读过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 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写的书,书中的文字却如初生婴儿般纯真美丽。
书中有段话:“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思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作一处呢。”
五
伟大的人物之所以被纪念,是因为他们留给后世的思想和品质, 而不是供他人写惺惺相惜的回忆录。也许,悼念先生的最好方式, 就是多读几本她写的书、她翻译的书。
记住,杨绛先生说过:“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