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100年间,中国五年计划的转变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外书摘 热度: 15506
王绍光

  起源于孙中山的设计

  中国五年计划理念的起点和实施,实际上都不是从1949年开始的。这与整个世界关于计划的理念、计划的概念和计划的实施是一脉相承的。

  1919年,孙中山就发表了一篇英文文章,叫作《中国的国际性发展》。后来,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的题目是《实业计划》,后成为孙中山《建国方略》一书中的一部分。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由于德国实行了战时计划经济,世界上关于计划经济的讨论也比较多了。孙中山先设计了一个大的理念,也提出需要请具体领域的专家设计详细计划。这本书写得很細,涵盖了港口、铁路、水利、林业、矿业、制造业,后来新中国的一些大项目,在这里面也能够看到雏形。

  孙中山去世以后,国共合作,北伐成功,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孙科(时任铁道部部长)为其父方略的实现提出了一个“十年计划”——《重建纲领草案》。1928年,国民党三全大会提出《训政时期物质重建大纲及预算》,并决定设立一个“经济计划委员会”。1931年5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以《物质重建大纲》为名提出一个六年计划。1931年8月,南京政府又宣布了一个《十年计划》,包括十四项工作,都提出具体数字和指标,如生产多少吨煤。1932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合作,汪精卫的嫡系陈公博获任实业部部长,他也宣布了一个《实业四年计划》。1936年,资源委员会制定《中国工业发展三年计划》。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国防经济建设案》和《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46年1月,资源委员会与“中央设计局”共同完成了一项《中国战后经济建设五年计划》。这些计划的重要意义不是在于它们最终做成了什么,而在于它们反映了当时的潮流和理念,当时的政府的确想做经济计划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尽管许多设想并没有实现。

  国民政府开始实施

  1932年,根据钱昌照(1899—1988)建议,国民政府设立国防设计委员会。1934年9月,委员会秘书厅下增设“计划部”,位列各处室之首。至1935年4月,委员会先后制订了《国防工业初步计划》《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力发电计划》《运输动员及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及统制计划》等若干重要计划。此后,设计委员会被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直辖于军事委员会。1936年,《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修订为《中国工业发展三年计划》。1935年12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中央党部内增设全国经济计划委员会。

  国民党多次申明“计划经济”的方针。中央党部增设全国经济计划委员会时就提出,“以期实施计划经济”。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建设之政策,应为计划经济,即政府根据国情与需要,将整个国家经济,如生产、分配、交易、消耗诸方面制成彼此互相联系之精密计划,以为一切经济建设进行之方针。在此政策之下,全国人力与资源,得不分界域,为全盘适当之配置,以发挥最大之效率。生产之结果,得共同利用,为公平适当之分配,以提大众之福利。”进入战时状态以后,1938年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重申战时经济实行计划经济方针。1939年,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统一关于经济资源之调查研究具体设计藉树计划经济之基础以利建国案”,特别强调了学习苏联的重要性。1941年,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又提出“确定以民生主义的计划经济之建立,为今后发展经济唯一目标,过去一般资本主义学者自由放任之陈说,应一律予以铲除”。

  不独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整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计划经济一直是民国思想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文章达到数千篇,关于苏联五年计划、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著作和译著也很多。尽管当时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界垒分明,但不管在政治思想上如何对立,在经济思想上,各派对“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都心向往之。无论是官方代表,还是自由知识分子(包括翁文灏、胡适、丁文江等),实行计划经济都是主流意见。1933年,《申报月刊》组织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其核心集中在是否要走苏联计划经济的道路。胡适提出的采用统制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模式来促进中国工业化,成了当时中国“最风行的口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久,国民政府原资源委员会委员长钱昌照于6月1日回到北平,并先后与周恩来、毛泽东见面。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钱昌照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计划局副局长。根据《毛泽东年谱》的记录,1950年8月3日,“将钱昌照关于经济计划的意见,批送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请他们在现正准备的1951年计划及其某些工作的三年计划中,将钱昌照建议各项加以考虑”。经钱昌照介绍的一批原资源委员会人员进入新中国计划部门任职,如孙越崎(1893—1995年),原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任中央财经计划局副局长。

  新中国成立后的

  实施和发展

  从新中国1949年开始准备搞计划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我的看法是,要把它分成三个阶段来看。根据购买力平价口径(2012年国际美元)的计算结果,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8年,年人均GDP从1950年的400多元到1978年将近1000元。这是匮乏阶段,连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二阶段是1978—2002年,年人均GDP增长到接近4000元。这是温饱阶段,中国有相当多的人脱离了吃不饱、穿不好的困境,可以吃得比较好、穿得比较好了。第三个阶段是2002年至今,年人均GDP进一步向上增长,也就是进入了小康阶段。

  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中国计划经济的走法也分别经历了社会主义1.0、社会主义2.0和社会主义3.0三个版本。

  与匮乏阶段相对应的是1.0版本。因为人均GDP很低,所以这个水平哪怕是完全平均的分配,人们也只能维持生存,所以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1.0版本最重要的目标是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这就要求计划经济有起有始,采用指令性的计划指导社会生产。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计划经济有无数的缺点,但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利于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

  与温饱阶段相对应的是2.0版本。在这个阶段,目标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还要使那些依然贫困的人继续脱贫,因为这些人的基本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扶贫是社会主义2.0版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要满足一部分人的在“需求”之上的“欲望”,比如想要买缝纫机、手表、自行车、电视机。这个时候,计划的特点是指令性计划慢慢让步于指导性计划,让市场逐渐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完全没有指令性的计划。

  与小康阶段相对应的是3.0版本。在这一阶段,人均收入足以维持大多数人的小康生活水平。但是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当人均收入高到一定水平以后,私人边界效应互相影响将增强。这个时候改善大多数人的福祉,实际上更加依赖公共消费,包括医疗、养老等,从而免除人们关于未来生活的忧虑,同时也需要满足大部分人的欲望。这个时候,计划就变成了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配置和规划。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