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霜(1922—1967),5岁随父自山东逃难至北京,被著名评剧演员白玉霜收作养女,由彩旦李文质为她启蒙,后随白玉霜演出,16岁挂出“小白玉霜”的头牌。1949年后组建新中华评剧团。1953年加入中国评剧团。在《小女婿》《苦菜花》《杜十娘》《秦香莲》《金沙江畔》等剧中,塑造了新旧时代各种类型的妇女形象。其中《秦香莲》一剧被拍摄成影片。
一
评剧“白派”由白玉霜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继承和发展者是其养女“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是中国评剧史上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白派”的传人。1953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1956年《秦香莲》被拍成电影,小白玉霜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外。
评剧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曾是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因评剧的曲调优美动听,唱词通俗易懂,在唱、念和表演上,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评剧“白派”的创始人白玉霜,原名李桂珍,祖籍河北滦县古冶人。1907年生于天津一个唱莲花落的艺人家庭,其父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艺名粉莲花)。白玉霜7岁学艺,11岁时拜一位刘姓唱大鼓的为师,14岁时,又拜孙家班班主孙凤鸣为师,改习评剧。其艺名“白玉霜”就是孙凤鸣给起的。14岁的白玉霜在锣鼓声中首次登上了戏曲的舞台,也登上了人生的舞台。白玉霜身材高挑、扮相俏丽,以特有的低回婉转、悠长洪亮的唱腔,增强了评剧唱腔的抒情性,由此创立了“白派”。她还在伴奏乐器中加进南胡,在化妆、表演技巧上也有许多的创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白玉霜红遍京津,被誉为“评剧皇后”。
1931年年底,白玉霜首次进北平,在天桥及市内演出《花魁从良》《马寡妇开店》《双蝴蝶》《秦香莲》等戏。1934年,白玉霜因《拿苍蝇》一剧,被视为有伤风化,逐出北平。
这是一桩有名的公案。1934年,白玉霜带领戏班在北平的哈尔飞、广德楼等戏园演出《桃花庵》《珍珠衫》《马寡妇开店》《拿苍蝇》等,受到北平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在此时期,白玉霜还演过以女土匪为主角的《枪毙驼龙》。当时的北平市长名叫袁良,他听属下介绍,白玉霜貌美戏好,于是便来广德楼专门看白玉霜的戏,结果被白玉霜所吸引并生邪念。他接二连三地来听白玉霜的戏,并试图霸占她,可白玉霜就是不买他的账。这个袁市长恼羞成怒,寻机报复。一天,他听说当晚白玉霜将演《拿苍蝇》这出戏,便精心设下圈套。这天晚上,袁良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招摇,而是轻装简从地坐下来看白玉霜演出。
《拿苍蝇》的剧情是,一只苍蝇成精,下凡来与人恋爱,还生了个孩子,最后被天庭知道了,玉皇大帝便派天兵天将把这只苍蝇精抓走。由于这出戏荒诞离奇,有点儿恶搞《白蛇传》的意思,深受市井欢迎,票价一涨再涨,从三角涨到了一元,票价已和梅兰芳的演出相当,并有超过的架势。出演时,白玉霜和俩扮演丫鬟的女演员,都穿“卫生衣裤”、红肚兜,灯光一打,和露胳膊露腿差不多。按今天的眼光看她们的装扮,充其量近似于体操或者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装束。但在那年月已然是很不入眼了。戏才演到一半,也正是在白玉霜最见功夫的节骨眼上,白玉霜一个展翅亮相,露出了她一身贴体的肤色行头,线条分明。这时,台下的袁良给他随行的人使了个眼色,起身离开剧场。三天后,袁市长批准了《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的报告》,下令把白玉霜驱逐出北平。那天白玉霜的寓所来了几个背枪的警察,他们不容分说把白玉霜押上火车,直到丰台,几个警察才下了车。白玉霜无奈之下进入上海,这一年是1934年,没承想,坏事变好事,这次离开北平到达上海,却成就了她的事业。
白玉霜带领安冠英、小福子(小白玉霜)到了上海,安顿下来后,便在天蟾舞台演出。也就在这个时候,白玉霜结识了著名戏剧家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人,使她的藝术生涯达到了鼎盛时期。欧阳予倩为她编写了《潘金莲》。白玉霜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作演出《潘金莲》,很受上海观众欢迎,接连演出近百场,声誉日隆。洪深先生不仅为她编写了《阎婆惜》,而且还为她拍摄了评剧的第一部电影《海棠红》。《海棠红》于1936年7月由明星电影公司摄制完成,白玉霜领衔主演,王献斋、严工上、舒绣文等担任配角。这是中国第一部评剧影片,描述了一个名叫海棠红的评剧演员凄凉漂泊的一生。影片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立时轰动了全城。也就是在上海,白玉霜为适应南方观众的欣赏习惯,将剧中道白由唐山土话改为普通话,并将“蹦蹦戏”这一称谓改为“评剧”。她的这些大胆变革,对评剧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转折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旧社会的戏曲艺人,白玉霜的命运是悲惨的。她的养母兼班主只把她当作摇钱树,千方百计从她身上榨取钱财,根本不管她的个人情感和身体健康。她一生没有结过婚,为了生存她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演出过一些不健康的剧目。1942年7月(一说时间是1943年8月10日),白玉霜的子宫癌已到晚期,一出名叫《闺门劝婿》的戏演到一半,她就难以支撑,被送到了医院。
白玉霜的死与她被当作政治犯监禁在沙滩红楼,遭受日本宪兵队的非人折磨有直接关系。据有关文献记载,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占据了北平,白玉霜受黑帮势力的诬陷,被日本宪兵队关押,在那里,白玉霜受到了惨无人道的酷刑。日本人把她的下身扒光,用棕毛绳子拉磨她的下身。白玉霜被摧残得不像人样,也是那次酷刑,使她落下了致命的病根。后来家人和亲友花了很大一笔钱,买通了宪兵队里一个姓金的人,才把她从日本宪兵队手中解救出来。白玉霜出狱之后,身体便孱弱下去了。即使这样,为了生存,她还得照样唱戏,一天两场,风雨不停。
1942年,白玉霜彻底地病倒了。她住进了北平东交民巷的一家德国医院,经医生检查,得的是子宫癌。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病情稍微稳定之后,白玉霜就出院了。从北平回到天津之后,她坚持演戏,还要排练新戏。有一天,她正在天津北洋戏院里演《闺门劝婿》那出戏,还没演到一半,血流了一地。不久,病情更加恶化,白玉霜重新住进了医院。数日之后,她永远地离开了舞台。
二
白玉霜去世后,她的养女小白玉霜继承了她的艺术风格,并有所发展。她从小跟白玉霜学戏,14岁正式登台,为白玉霜应“里子”活,是戏班的二路角色。
1937年2月,正在上海演出的白玉霜,因惧怕黑社会头子的欺辱,毅然与她所爱的钹师李长生不辞而别,逃到河北省霸县避难。可戏班已经与剧场签订了合同,几天的戏票都已卖出去了,戏班子在情急之下,把李再雯改名为“小白玉霜”,顶白玉霜的主角儿地位,把她硬推了出来。年仅15岁的小白玉霜,就这样打出了自己的名号,在上海唱红了。小白玉霜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和完善了评剧“白派”艺术,使“白派”成为评剧的主要流派之一。评剧“白派”艺术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只适合于演悲剧,而小白玉霜却使其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她长于青衣戏,扮相大方,两眼传神,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小女婿》中的杨香草、《九尾狐》中的地主婆等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1951年10月,因演出评剧《小女婿》红遍京城的小白玉霜,受到特别邀请,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2年6月,小白玉霜和席宝昆等人组建了新中华评剧工作团,席宝昆任主委,她任副主委。也正是在这一年,第二届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战地慰问,小白玉霜参加了慰问团。小白玉霜还是评剧界第一个演出《兄妹开荒》《千年冰河开了冻》等现代剧的演员。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由薛恩厚担任领导的中国评剧团。
自此以后,在和众多评剧艺术家的合作中,小白玉霜的“白派”艺术风格日臻完美,形成了独特的魅力。低回婉转、刚柔相济、神韵悠长的“白派”唱腔,宛如京剧中的“程派”,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小白玉霜的代表剧目《小女婿》《秦香莲》《杜十娘》《闹严府》和《金沙江畔》等已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
在演出剧目上,小白玉霜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的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妆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
《新观察》杂志1954年(6月16日出版)有陈梦家先生的一篇《评剧〈秦香莲〉》的评论文章,是这样评价这出戏的:
中国评剧团最近演出的《秦香莲》,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赞赏。不少人为遭受遗弃的秦香莲流泪,痛恨无情无义的陈世美,而对着神话人物的包公寄托了解救秦香莲的希望。这是因为《秦香莲》一剧在剧本的安排上,在舞台的布置上,在演员的艺术上,都有其引人入胜的成功之处。这些成绩之获得也并不是偶然的,她接受了传统的评剧中的优点,扬弃了一些糟粕与繁冗的枝节,以较新的与较精炼的面貌出现。
陈先生还对评剧这个剧种作了评价:
评剧的好处,特别在《秦香莲》一剧中充分表现出来的,至少有这样两点:一点,是她唱出来的词句,观众容易了解,而同时一个好演员容易成功地把感情带在唱词里;一点,故事内容有着紧凑的延续性,使观众的情绪跟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而同时也便于一个好演员操纵着她的演唱作有节度的进行。
文中有一大段是評小白玉霜的演艺的:
小白玉霜在扮演上,依了剧情大发展,用着不同的程度表现出其情感的层次变化。在唱述公婆饿死时,声调平稳而凄凉,在追述夫妇之情时,声音内有了颤动,过去恩爱的回忆已成为哀婉,在最后请求收容儿女之时,已经看出丈夫的狠心,有着悲哀夹杂愤怨的情致。因此到了丈夫说尚方宝剑于你不利时,来了一段激昂的痛诉。说辞中骂陈世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说的那样义愤填膺,是极成功的。观众到此,对于陈世美的憎恨更进了一层。接着唱“骂强人你心太狠”,真是声泪俱下。唱这一段时,我们看到主演者除了手足身体的动作外,她的口部肌肉紧张的开合,表示痛恨切齿,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她心中的悲痛。声音、动作和情感融而为一。她末了一句唱:“快快随我回家门”,正戳到陈世美的隐痛,遂一脚踢倒她,结束了这一场斗争……
三
作为出色的人民艺术家,小白玉霜不仅受过毛泽东主席接见、去过朝鲜前线、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文联理事等职,还被中宣部、文化部和北京市委授予“评剧表演艺术家”的称号。可以说,小白玉霜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界政治地位最高的一位一级演员,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位演出革命现代戏的旧剧演员;同时也是评剧界工资最高的演员,每月拿六百元工资,要知道那时一般人的工资只有几十元。
小白玉霜的个人感情经历是非常不幸的,她曾经被迫做过天津伪警备司令部军官白某的外室,后来和一位姓赵的结婚,不久因感情破裂而分离。之后,她一直没能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没生育过,只抱养了一个女儿。
“文革”时,因曾排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如《珍珠衫》《杜十娘》,小白玉霜受到冲击和迫害,她吞服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了,终年45岁。临终时,她在自己的手心里写了两行字:“我没有文化,你们不要欺负我。”没有留下骨灰,没有墓碑,她却在中国评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闪光形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