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国做派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外书摘 热度: 14269
刘仰东

  袁世凯腿短。袁从不跷二郎腿,坐下的时候,两腿叉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一般是两腿垂直,姿势如骑马蹲裆。他在落座的时候,总是一边从鼻子里发出“嗯”的一声,一边用手摸着胡子,然后慢慢就座。与人交谈时,操一口浓重的河南乡音,时不时“啥”“啥”的,并时不时用手摸胡子。他和人谈话时神情严肃,语气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絮絮叨叨。

  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所住的居仁堂安装有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卫生设备,但他每年只过年时洗一次澡。炎夏酷暑也从不洗澡,而是让姨太太们给其擦背,乃至擦下身。他也从不使用抽水马桶,而是用一个定做的木制马桶,比一般马桶高出一块,袁坐在上面,如同坐在凳子上。

  军阀王怀庆人高马大,体壮如牛,唯视力不好,常戴高度近视眼镜。徐世昌任大总统后,国庆节在怀仁堂设宴,招待各国公使。王怀庆穿陆军上将大礼服赴宴。他认为出席此类活动、晋见元首,戴眼镜属于失礼,便在入怀仁堂时摘下眼镜,不料嘈杂中一时头晕眼花,啥也看不清了。此时群起让座,王以魁梧之躯,一屁股坐在了瘦小的日本公使小幡身上。全场哄然,小幡愕然失色,徐世昌急忙奔过来解释。王为免失礼,最终却落了个在外事场合的失仪。王从此在正式场合不敢再摘眼镜。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在香港病逝。钱穆于第一时间(3月29日动笔)写了《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当中提及1943年冬天他在张群寓所与林初识的一个细节:“语堂两指夹一烟卷,一面抽烟,一面谈话,兴致甚浓,那烟卷积灰渐长,而语堂谈话不停,手边及近旁,没有烟灰缸。我担心那烟灰堕落,有损主人地上那美好的地毯。但语堂似乎漫不在意,直到那烟灰已长及全烟卷十分之七的程度,却依然像一全烟卷,安安停停地留在语堂的两指间。我此刻已记忆不清,语堂最后如何交代他两指间那一条长长的烟灰。”

  溥仪移居天津后,曾去张作霖的“行馆”做客。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下了汽车,被人领着向一个灯火辉煌的大厅走去。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个身材矮小、便装打扮留着小八字胡的人,我立刻认出这是张作霖。我迟疑着不知应用什么仪式对待他——这是我第一次外出会见民国的大人物,而荣源却没有事先告诉怎么见面——出乎意外的是,他毫不迟疑地走到我的面前,趴在砖地上就向我磕了一个头,同时问:‘皇上好!”

  1921年夏天,英国将军吉庆纳在英国使馆武官陪同下到洛阳访问吴佩孚。事前,吴与手下商量如何接待。参谋处长张方言说:“得准备大菜(西餐)吧?”吴对隆重接待客人无异议,但反对用西餐,说:“干吗给他们预备番菜?就用中国菜,让他们见识见识,回去也可以学着做。”张说:“怕他们吃不惯。”吴一听就烦了:“管他们惯不惯呢!我要到英国去,他能给我找中国厨子预备中国饭吗?”左右劝道:“怕不合适吧,请洋人最好是吃大菜。”“洋人恐怕连筷子都不会使。”吴最后拍板:“那就给他们预备一份刀叉,反正得让他们学着吃中国菜!”

  牟中珩曾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绥靖区副司令等职。牟说话口吃,当团长时,某晚外出查哨,哨兵问口令,他答:“我,我……”哨兵大喝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牟只好照办。哨兵上前一看是团长,吓得一时不知所措。牟摆了摆手,叫哨兵第二天到团部去。次日,连长带着哨兵到团部,牟对哨兵的忠于职守大加表扬,当场奖励五块银圆,晋升一级,并通报全团。牟后来任山东省主席时,一次接见十来个学生代表。学生们到会客室,牟伸手示意,说:“请,请……”他本想说“请坐下”,但“坐下”两字半天也没吐出来,学生见状不免窃窃发笑,此时牟发急了,大喝一声:“请滚出去!”牟喜唱戏,虽说话结巴,唱起戏来却从不口吃,这大概与某些口吃的教授在课堂上却能侃侃而谈是一个道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