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无视常识成为时尚

时间:2023/11/9 作者: 喜剧世界 热度: 13126
文/欧 阳

  当无视常识成为时尚

  文/欧 阳

  无意间说起抗日神剧,有后生问:徒手将人撕扯两半,神力者真的可以?但依我的看法,这种说法应该是神经质的妄想。

  怎么说呢,早先对古代酷刑“车裂”和“五马分尸”好奇过一回,觉得还是“车裂”靠谱——若干牛或是马拉着的车分向发力。历史上有过“车裂”,而“五马分尸”只听闻传说。根据对酷刑有过专门研究的福柯描述,以匹马之力要从静止状态断胳臂折腿几无可能。来看西洋酷刑现场监视官员对“四马分肢”的记录:“四匹马分别由四名刑吏牵引着,向四个方向拖拽四肢。一刻钟后,又重新开始拖拽。最后,经过几次尝试,不得不对马拉的方向做些改变,拉手臂的马向头的方向试,拉腿的马向手臂的方向拉,这才扯断了臂关节。这样拉了几次,仍未成功……刑吏又增加了两匹马,与拉腿的马套在一起,但还是没有成功。”过程中有马扛不住,“其中一匹拉腿的马倒在地上。”最后,刽子手不得不用刀切割,刑犯四肢才被拉断。可见,不说人力,某些影像呈现过的“五马分尸”,可能都需要商榷。

  以前常听说影视圈子里没文化,未知是否缘由于此,所以备受宠爱的他们少被苛责,再不济也仅是被视为“文盲”自残,看看笑话而已。实际上,这些篇章不全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影视作为一个产业(跨领域的系统工业),牵扯到社会的各方面,神剧出笼,资本、技术人才鼎力支持不可或缺,金融、科学、实业界从未置身事外,都是人杰。退一步讲,审阅定夺的机构、官员功劳也不小……

  人们在嘲笑之后,是否想过,何者才是最可笑的人呢?

  也许我们该说说常识。这当然不是非要考证出些许证据的刻板判识,通常情形下,因为信息的无序和庞杂,所知越多越无知,这就意味着“常识”者决不可归类到固化知识的堆积,基于学识、经验背景的一般逻辑判断才是更重要的。错误是难免的,这才是常识,圣化某个人(团体),或者甄选最可笑的人,都有悖于常识。所以,导演未必可笑,但问题是,现实中我们习惯无视常识,并将这种思维方式演化成时尚,这就有点悲哀了。

  就拿当下流行的“国医大师”来说吧。他们习惯声称一剂草根树皮汤让某疑难杂症缠身者康健如初,如果敬重常识,应该追问的是,病患未愈者几何呢?但没有人这样想,心明的大师更不会泄露“家底”。试想,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就能推导出病者无需用药的神奇之道——总是会有自愈的个体。

  草根如斯,精英如何?之前有个东东就悄悄地阐释了貌似有机的关联:不列颠帝国的崛起和纳尔逊消灭无敌舰队,还有二战时“美帝”包藏野心的介入:山姆大叔“一战”而安然摘取桂冠。这是历史“证明”了的轨迹,也是主战群英振振有词之本。抛开两次大战是否让人们吸取教训,所谓有关联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因果必然。历史同样表明,实践此道的纳粹德国、日本军国一败涂地,波拿巴也没能用战争为法国赢得尊严。

  事实上,“大国”在“必有一战”之前已经是老大,沦落风尘的昔日帮主早就风光不再:即便没有战事,新贵已然不可遏制,与战何干?实质上“必有一战”是霸权攫取,和大国崛起甚至关联性都没有,更别说必然性了。

  吊诡的是,各种无视常识的“远见”遍布街肆,且“时尚”得备受追捧,尤其是那些业界新财主和股市老散户都不放过的经济学家,无视常识到无耻的境界,居然还嚣张滋润。印钞票不能创造价值,权力干预的资源和资本配置,与市场的自我调节相比,效率肯定更低下,这是常识吧?可是反其道而行之似乎更时尚,这里该是有经济学家不可推卸的功劳吧?

  (摘自《工人日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