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可能比某些人还聪明
文/小婉
说到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能吃、好吃、怎么做都好吃。这也难怪,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人们大规模吃鸡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上万年,并且把鸡养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陆生脊椎动物。
在人们的印象中,鸡,尤其是广泛饲养的家鸡,它们只是咯咯寻食的“会走路的肉”,智力二字和它们无缘。“呆若木鸡”一词,正是这一印象的真实写照。不过就在最近,一篇发表在Springer期刊Animal Cognition(《动物认知》)上的综述,总结了数十篇关于鸡的智力的研究报告。这篇综述显示,人们对鸡的智力低估太多。鸡的智力不仅可以和我们通常认为是“聪明”的鸟类,如鹦鹉、鸽子、乌鸦等相提并论,甚至一些智力行为发展出的时间要远快于人类。那么,鸡的智力,都展现在了哪些方面呢?
鸡也会“脑补”
如果将一个物体逐渐移动到遮蔽物后面,那么这个物体还存在吗?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看出,这是明摆的事嘛!不过,想象出被遮蔽物体的存在与否,其实是衡量智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这种看起来简单的“脑补”,其本质并非简单,这要求被试的动物了解“物体不会凭空消失”这一概念。科学家们将这种能力称为“视觉认知”,并将这种认知从“完全不能理解隐藏物体的存在”到“能够预测隐藏物体继续位移一段距离后的位置”分为六个级别。通常人类幼儿在2岁时能够达到最高级别。
相应的,鸡同样可以做到跟踪移动的物体,并在物体被部分或全部隐藏后“脑补”出物体依然存在。例如,在小鸡刚孵化时给它们观看一个红色三角形,使得小鸡对这个三角形产生印随行为(刚出生的哺乳动物学着认识并跟随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即印随行为)。很快,这些小鸡就能意识到无论怎么遮蔽,三角形依然是三角形的概念。孵化两天后,它们就能认识到,这种行为虽然简单,但是放到人类,这种能力要1岁左右才以会发展出来。
“计算鸡”
鸡同样具有数值概念,甚至有一定的比较和计算能力——虽然谈不上进行复杂的乘除计算,但简单的加减计算对于鸡来说并不是难事,并且这一能力在孵化后数天内就可以产生。同样的,科学家们让刚孵化的小鸡对5个红色的小球产生印随,然后减少三个或两个小球来观察小鸡们的反应。结果显示,小鸡们对剩下更多小球的组更感兴趣。这一实验表明,3-4天大的小鸡,就已经有了“多”和“少”的概念。而接下来的实验更让人惊讶。科学家们让小鸡观察两个屏幕,上面分别具有数量不同的红色小球。然后这些小球消失,同时有小球从一个屏幕移动到另一个屏幕,当移动完成后小球也消失。同样的,小鸡们会去选择那“隐藏”了更多小球的屏幕查看究竟。这一现象意味着,小鸡们需要对两块屏幕所表现的小球的数量进行加减,从而判断究竟哪个屏幕“隐藏”了更多数量的小球。这意味着,几天大的小鸡已经掌握了粗略的个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至少是加减后对结果大小的比较。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计算鸡”啊。
逻“鸡”推理和宫斗
传递推理,简单来说就是诸如“A大于B,B大于C,那么A必定大于C”形式的推理。鸡将这种传递推理应用在了群体的排序上。对于鸡这种社会性动物来说,它们的群体颇似封建王朝的皇族家庭:群里有一只优势雄性,一只优势雌性,若干只普通雌性和少量普通雄性,以及若干小鸡组成。在群体内,“后宫”中的每只母鸡都有着严格的等级次序。这种等级是依靠打斗来确定下来的,因此这种次序也被称为“啄序”。那么,如果一个陌生的家伙要加入到群体中,其他鸡如何看待它的位置呢?科学家们设计了三个场景。一,陌生的母鸡击败了优势雌性,然后加入到鸡群里;二,优势雌性击败了陌生母鸡,然后陌生母鸡加入鸡群;三,两只已有胜负的母鸡同时加入鸡群。对于第一种情况,群内的其他母鸡绝不敢去挑战这只陌生母鸡;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母鸡们大约有一半可能去攻击陌生母鸡——毕竟有赢的机会,而且都想把陌生者踩在脚下;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母鸡们会更多地攻击失败者——柿子捡软的捏。这一结果说明,母鸡们会根据已有的啄序来判断自己以及陌生人的啄序次序。这场“后宫大戏”,恰好就是母鸡们擅长推理、“工于心计”的证明。
“宫廷阴谋”
依靠够敏锐的“察言观色”进行“宫斗”并非是母鸡独有的行为,在公鸡中也有类似的争斗。这种是雄鸡间的“钩心斗角”,更像是一场“宫廷阴谋”。公鸡们采用得更多的是欺骗和“谋略”。鸡有复杂的发音系统。根据科学家统计,鸡至少有24种不同的鸣叫来代表不同的讯息,而其他鸡也会根据不同的讯息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于公鸡来说,有一类鸣叫声音的功能是告知食物和召集雌性。如果一只地位较低的雄性经常打鸣的话,那么会招致优势雄性的“嫉妒”,进而遭到攻击。所以当优势雄鸡在附近时,这些低等级的雄鸡就会选择“偃旗息鼓”,并在优势雄鸡的眼皮下活动来“表示臣服”。不过这种臣服显然并非诚心诚意的,这些破落户一方面表示臣服,一方面却密切地监视着优势雄性的行动。一旦优势雄性心落旁骛,这些低等级雄性就会抓紧时间提高嗓门来“勾引”它的妻妾们。
此外,欺骗和反欺骗、阴谋和反阴谋,也是鸡的拿手戏。例如一些雄鸡会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鸣叫以吸引雌性前来——从而避免被其他雄性“横刀夺爱”。不过雌鸡也并不傻,“狼来了”的次数多了,它们就不再去理会那些没有食物干打鸣的雄鸡。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从多个方面描述了鸡所具有的、之前被人们所忽视的“智力”表现。可以看出,鸡并不愚蠢,而是具有智力、能够进行一定程度思考、能够和同类进行各种交流、甚至具有情感的动物。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