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春华,女,1959年生,浙江淳安人,回族。中国作协会员。高中毕业曾去过农场,当过保育员。198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1981年调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编辑。后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出版有儿童诗集《甜甜的托儿所》《小豆芽芽》《圆圆和圈圈》。中篇小说《紫罗兰幼儿园》,童话集《郑春华童话》等。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全国优图书奖、亚洲地区“小松树”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尤其是她创作的《大头儿子和小爸爸》系列读物,不仅被改编为动画片广为人知,而且已成为小读者心目中最亲切、最幽默、最好看的国产畅销书品牌。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简介
在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屋里,住着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在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总是响满欢乐的笑声。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平常、善良的心。他们总是花最多的时间相处在一起,小屋成了最温暖的家,最温暖的家又成了他们每个人的爱的源泉。大头儿子就在这样的生活里一天天长大,懂得了怎样去尊重别人,怎样去面对困难,怎样把自己的爱分送给大家。于是,一个个温馨、美丽、动人的故事就在这座普普通通的小屋里发生了……


经典儿童文学,影响两代人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创作的历久弥新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曾被制作成动画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作家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将一系列妙趣横生故事,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丰富的想象串联在一起,通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充满乐趣的日常生活映射出大人与儿童共同的成长与快乐。它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幸福,品尝温暖,感知爱意,学会感恩。时隔一段时间,这部沉寂多年、曾影响一代人的同名动画片重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而今改头换脸,又重新影响着下一代人。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部作品是一部系列性的童话组合,它由诸多微小而有趣的故事组成。大头儿子是个活泼可爱、脑袋很大的孩子,小头爸爸则是一个憨厚的、脑袋很小的人,围裙妈妈是一个善良、慈爱的人,他们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但它所具有的特质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具备的,因为它是由强烈的现实性与浓郁的幻想性所构成的。
形象生动有趣,关注爱与家庭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被拍成动画片以后,也是最适合中国孩子观看的动画。爱是孩子最有营养的食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优越的物质关爱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他们最最需要的是一个小头爸爸和一个围裙妈妈,如德国著名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所揭示的“草帽”一样,父母应该给他们创造足够多的回忆资本,因为爱是一生都不能忘怀的东西。片中塑造了三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而这三个形象的深刻寓意在于揭示了在中国当代家庭中爸爸、妈妈和孩子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他们各自代表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孩子居首(大头),妈妈居中,爸爸最末(小头);爸爸主外,妈妈主内(围裙)。
但它所具有的特质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具备的,因为它是由强烈的现实性与浓郁的幻想性所构成的。
该书塑造了三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孩子是孤独的,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而且也是早熟的,这几乎是所有家长们的共识。但是大头儿子却犹如一株自然生长的植物,快乐而又健康地生长着,因为他有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家庭。小头爸爸是个称职的父亲,他能陪孩子玩所有的游戏,是孩子忠实的小伙伴。小头爸爸的耐心和细心是罕见的,他能和儿子钻进一个特大的纸壳子里,玩两座小房子的游戏。我们惊叹在每一件几乎是重复的琐事里还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营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