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清丽清远踏歌行

时间:2023/11/9 作者: 雪花 热度: 18512
赵月伦

  最好的旅行,又何尝不是身体与心灵的同时出发呢?

  ——题记。

  一

  按照考察的行程计划,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全体师生一行将探访一座素有“香清溢远,北江明珠”之美誉的山水城市——广东清远。据说,那里风光之旖旎,景色之秀美,只有在梦境里才能去抒发去想象。

  查看地图,清远这个地方以山地丘陵为主,它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南连广州、佛山,北接湖南、广西,东及东北与韶关市相邻,西及西南与肇庆市为界,是广东省地域最大的地级市和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

  浏览着手中那册已用心研读多遍的考察行程,心中荡漾着醉的惬意和飞的憧憬。那种的感觉,就好像是擎杯在手甘醇殷红的美酒,不但要小心慢慢地轻啜慢品它,还要细细把玩欣赏着那个玲珑和剔透的精美酒盏。

  行走的路面砥平坦荡,视野辽阔,车子载着我们轻快地奔驰,很快就把广州城的繁华和喧嚣远远地抛在身后。

  旭日慢慢地升起,在雾霭中朝气蓬勃地放射着无尽地光芒,远方的天际渐渐地变得一片澄明,两侧的树木、楼房、还有往来行驶的车辆,都沉浸在金色的朝晖之中。

  前方,一定会有更加的美丽在迎候着我们吧!

  二

  车子驶上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从“广清高速”经山前大道过岭狮的途中,初阳透过雾霭,让远方的视野变得更为辽远开阔了。

  极目远望,到处都是生疏的清新和亲切。这奇妙的感觉,还让人萌生出那种久违的青春活力和激动。满车人不断的欢声笑语,很快就被迎面而来的美景陶醉了沉寂了。左跳或右望,两侧尽是云雾弥漫时隐时现的远山,有的如笋拔地,各不相倚,有的青峰连绵,势若长蛇;东睇或西览,舟筏渔人,竹篱疏影,还有不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丛丛蕉林和成片的稻田,组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泼墨水彩画,不禁让人兴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咏叹。

  拥抱回归自然,或许才是文学艺术的永恒真谛。流连在这无边的自然景色的怀抱,这样的旅程,如此的心境,那应该很适于或歌或吟的。

  随同我们这辆车担任导游解说的,是广州市局公安文联的文婷小妹。她圆圆的脸庞,美丽的双眸,灵巧的嘴巴,浑身透着干练和聪慧。前一天在广州市局指挥中心会议室大屏幕上,我们第一次欣赏到她的视频演唱,那曲优美的《海心沙》,不知唱醉了在场多少人的心扉,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刻,在大家一再的请求和热烈掌声下,她为我们清唱了那首美丽的《海心沙》。细品作品,词曲空灵剔透,意境大气,令人思接万里,给人的遐想是无尽的酥雨海天,涛海翱翔。记得歌词是这样——

  “都说它是一粒沧海的沙/大海是它的家/都说它是一粒大地的沙/长出了红棉花/都说它是一粒激情的沙/起舞珠江浪花/海托风儿传颂它/它是一朵美丽的花/南国奇葩,幸福的沙……”

  文婷的灵气和热情感染着我们全体师生。一路上,伴着沿途满眼的秀色,我们忘却了年龄和矜持,彼此尽情抒发热烈互动。无论粗门大嗓,还是音如百灵,几乎每位同学都在文婷的鼓动下大胆地一展歌喉。山西韩媛学妹落落大方,聪明伶俐,在那次联欢会上,大家就已领略到她的才艺,尤其她那婉转的歌喉,表演她们家乡戏时的字正腔圆,很受大家钦佩和欢迎。如今此情此景,她唱得更加声情并茂,委婉动人;还有来自四川的川江号子(本名王勇),他是一位才华横溢、性格温婉的川地诗人,本来不太善于歌唱,也在这热烈氛围的感染下,先羞涩后激情地唱起了他家乡的歌谣。

  歌声一路飞扬,景色一路变换。远处飘漾着没有散尽的晨雾,在青黛色山峦间时隐时现。那座精致的小山村,路边云锦一般的红棉树,还有池塘边的片片果林和稻田,都引得这些北方来客发出阵阵的惊讶和欢呼。此时,还没有真正走进清远的怀抱,但是那沿途独特的地域山水就已经让我们的心情怡然了。望着身边这些朝夕相处的同行学友,我在想,同学们那惯有的浪漫诗情的心海,此时定会与我一样开始酝酿涌动了吧。

  拉开车窗,南国特有的清新迎面鼓荡而来。置身南国蓊翠,感悟岭南佳境,听着这来自四面八方的歌声,心里怡然心醉。——我几乎要忘记了,遥远的北方可正是寒风瑟瑟的深秋哦!

  把自己交给一路的风景,用书与笔关照一下自己疲惫心灵。行驶的车上,兴致悠来,纤笔随心,洁白的信笺,为文婷留下一串自我陶醉的诗行:

  数曲清音青石上,半天红霞韵飞扬。

  喜看花开千万朵,大写忠诚铸诗行。

  顾盼双眸风致娇,婉转歌喉上九霄。

  海心沙软漾心扉,南疆从此荡春潮!

  如今,歌声虽然杳去,但那太多太多的快乐和温馨,将永远长留在我们的回忆和心底。

  三

  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碧桂园假日半岛内的故乡里。据说,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年代,由于那时要走过无数个山路弯弯,横越数不清的七水八荒,从广州到这里,如果靠马车水陆行进,据说要跋山涉水走上两天的路途呢。

  公元1900年以前的中国,那时还没有任何的现代工业。来到这里,让我们惊讶地知道,岭南,就是在故乡里这样的环境中,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诗书传家,自然自觉地形成了不加雕琢的自然人文和去芜存精的人类遗产。

  沿途村镇的民居房屋很有特色,高低错落的农家院,一楼一院,每一个院落都显得那样淡定、那样与世无争。依山点缀的座座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庄重威严的神秘古祠堂,都一一还原了久远的那个梦境,还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

  沉浸在这里古韵古风的氛围里,在文化遗迹和自然美景间,我们着力寻找着那份纯粹的美感;在时光的流逝和逆转之中,我们共同努力捕捉那种似曾的相识。

  在很多北方人的印象中,岭南的气候似乎到处都是潮湿闷热。此行来到这里,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清爽和惬意。那里的年平均温度为24℃,山区树木竹林郁郁葱葱,虽遮天蔽日,却是满眼满怀的绿色。沿着竹海间的幽静小路漫步,会感到阵阵清新凉意,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绿色氧吧,连呼吸都变成一种享受。endprint

  清远人似乎格外珍惜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懂得用心来体味历史留给他们的韵律,一代代人用他们一双勤劳的手,用那种难以置信的妙手神工来建设经营自己的家园,把自己的故乡装扮得如此耀眼和生动。

  里,古时候岭南居民聚居的地方,旧时县乡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如著名的广州三元里),一般也特指故乡。

  百艺坊的手工绝技蜡像馆的民间百态,栩栩如生的蜡像,还有生动活泼的铜像,都是难得一见的祖辈生活用品;旧时的秤、算盘、油灯、蟋蟀套具、厨房用具竹制风车木船等等,体现着那个时候居民的生活百态和市井民风,也生动地展示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徜徉其间,让人能在半天的时间里,轻松而有趣地通览一卷长长的岭南水乡历史。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忘不掉的老时光,故乡里保存了当年风貌。古镇碧水萦回,条条河水丰盈充沛。山色的美无处不在,无所谓时段……穿行镇门古巷,沉浸于千年古风遗韵。绝妙的风景不在于名与胜,而在于里内的驳岸小桥、祠堂庙宇、宅邸民居、碉楼文阁……全用珠三角古代的建筑材料、用传统的工艺建造的,上万块的青砖;所有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也无一不是采用原汁原味的曾经旧物。

  体味这种历史的韵味,如同品味一盏清茶。眼前这一处处,一个个,都重现了历史,留住了记忆,还提醒我们,是岭南先民们用勤劳和智慧给后代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和岁月的沧桑。

  四

  “一条大江,碧波千里,穿流于美丽的红土,带来无尽的秀美和丰饶;

  一座名城,文脉悠远,崛起在中国的南方,流满千年的风韵与华章。”

  灯下,写完最后的这两行字后,夜已经很深了。走进阳台,拉开窗子,让清风迎面拂来。凭窗远望,城市依旧万家灯火,还有那么多的人们依然今夜无眠;波光粼粼的珠江两岸,无数的高楼庭阁正流光溢彩,把这座城市的夜景映衬得更加璀璨光明。最令人瞩目的,是艺州岛上的那座中国的第一高塔“小蛮腰”,此刻,她正披着月色,如同一位风姿绰约的仙女伫立江畔,在广袤的夜空里放射着幽蓝夺目的光辉。

  南方的云,北方的月,各有千秋。在东北那个边境城市,我曾无数遍遐想,那椰林花影、红棉芭蕉,在这云中隐现月的映照下,那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番风韵?如今,我来了,并走进了她的怀抱,此刻正依偎在云掩雾遮的依依月影之中,还仿佛望见里面的宫阙和桂树了。

  两年多来的朝夕既往,多少回的等待和盼想,曾感慨文学的曲线如此寂寞曲折而又漫长。记得从做出的第一篇诗稿起,一路走来,初始的感觉,那条跋涉的路好像看不到尽头,现在都变成永远无法忘记的景色了。如今,我却恍然间徜徉南国的风致,相伴漫步椰林花海,极力回忆着曾经在字间书行对自己的那份铭心承诺。

  又想起此行的一段考察经历,那数柄战国的斧,几口明朝的钟,清朝的椅子,让我们许多人对岭南文化历史的久远和厚重感到惊讶。其实,无论我们如何畅想感怀,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发展进程中同源久远的存在,而我们,只是后生和过客罢了。

  此刻,望着窗外的美丽夜色,感到一片眷眷的迷醉。心里明确地知道什么时候将踏上归程,却不知道何年何月还能再来。

  倘若能够来了,不知道那时候还会有这些同伴和此时的心情吗?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