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沈洋表示祝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整个社会各个层面发生了非常非常多的、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人们都不能很自觉的体会到和认识到。
尤其是中国农村,农民离开了土地,可能是几千年以来没有过的事情。但如果说得更准确一点,也可以说变化更好一些,形成巨大的变化。确实,我们的社会可能有很多很骄傲的地方,有很多很成功的地方,但实际上我觉得我们也付出了,或者正在付出,或者将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代价,这种代价是很沉重的。因此,我们现在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说明各个方面都有了觉醒。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因此,才有了新农村建设,才有了各种措施,包括下派工作队。
就小说创作而言,我觉得新农村建设这个题材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写的题材,很难把握,但沈洋把这个题材写得很成功,给人以希望。就深入生活而言,我觉得沈洋确实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写作者,扎根人民,全身心地去拥抱生活。沈洋以自己的乡村挂职体验创作的小说《万物生》,我很喜欢,感觉就是很家常的,嘻嘻哈哈的状态,主人公文雅琪这个女孩子也不是说非常高大上,甚至还有点大大咧咧,作品中的很多小细节我觉得特别好玩有趣,比如欢送队员的时候,领导站成一排挨个握手,她发现自己没戴大红花,等到文雅琪找到红花戴上欢送已经结束,领导早走了。包括后来写到上访的时候,摄像机都架起来了,架起来的意思不是说要进行新闻报道,而是为了取证,我觉得这个细节让人觉得很逗。包括选举,刚开始就是让宗官员陪选,咱们的法制建设究竟是什么样的轨道和现状,我觉得作家反映了这样一个真实的过程,我觉得对这个“村选”事件,也不一定非得做出一个判断来,这样反而更真实,这就是现代农村的现状。我认为这个长篇小说是很难写的,但是它的结构啊,故事啊,人物啊都处理得很好。
就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而言,我觉得比较立得住的,一个是文雅琪,她确实是正能量的这么一个人物,她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她的性格直率,有一种向上的,甚至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这么一种做派,她没有做官的心思,她就是对这片土地有这份责任感,有这份感情,因为这里就是她的出生地,就是她的家乡。
再有就是宗泽,我觉得这个人物实际上还是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对于作家写的一些作品,或者评论家评论他的作品,不一定进行一种道德的判断和评价,我们中国的现实社会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到底是恶人还是善人,我觉得恐怕不完全非得把他定义为反面的,落后的,恶的这么一个形象,实际上我们农村的现实,就是有很多这样的能人,这个能人的身上是有多角度多层面性格上的东西,包括行为的方式,他是和他所处的环境相匹配相适应的,是行之有效的,不是用标语口号可以解决的事情。
沈洋深入生活,我觉得他真是用心在做,他真正的非常具体的体察到了生活的真实,包括强拆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几个老人躺在挖掘机底下,施工方马上数人头,把钱拿出来,那种场面,我觉得靠想象,确实是想象不出来的。而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是很难一言而蔽之,不是简单地去表现去处理的。它是一个非常复杂化的东西。包括我们农村建设,怎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土地的荒芜,包括我们基层组织的力量,领导力和号召力,怎么运作,不是说在那说空话,喊口号可以解决的事情,我觉得沈洋他做这个事情真的很用心,他不仅用心用情深入生活,而且用他的笔,如实的表现出来了。
我也非常坦白地说,我是注意到了小说有些扁平化的感觉。作为长篇小说来说,它毕竟是一个语言的艺术,是一个叙事的艺术,包括小说中宗泽出车祸死亡的这个转折,处理得确实有点急的感觉。我的意思就是,我们作家,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你可以随意的摆布书中的人物和发展,要充分考虑人物和事件设置的合理性,包括为什么出车祸,包括上访事件等等。
作者系《中国作家》主编。
【责任编辑 吴明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