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震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昭通文学 热度: 18108
吴明标

  1

  一个地方,能够不断吸引国家领导人的目光,并且一次次光临,实在是一件让人兴奋和激动的事情。一个地方,能够举世关注,万众瞩目,更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能够做到这两个方面的地方,那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是经济特别发达,就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但是,处在滇东北高原的昭通,信息闭塞,交通不畅,经济落后,与这两个方面沾不上半点关系。尽管如此,日里万机的国家总理却对昭通牵肠挂肚,一次次踏上昭通这块贫瘠的土地,同时,昭通也一次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

  昭通能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两个字——地震。

  2

  2004年10月5日,十月的滇东北山区寒气逼人。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昭通市鲁甸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块土地连续遭受3次5级以上的地震袭击。2012年9月7日1 1时19分,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12时16分,又发生5.6级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地震给昭通市彝良县、昭阳区和大关县4个乡镇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8日凌晨1时许再一次抵达昭通并深入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10月4日上午8点10分,彝良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因地震发生山体滑坡导致1 8名小学生遇难。10月5日,温家宝冒雨第三次来到昭通,赶赴油房村田头小学,为遇难的18名孩子和1名村民献花送别,并看望慰问了部分遇难学生家长和遇难村民家属。这是温家宝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来到彝良县。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随着灾情扩大、余震频发和公布的死亡人数骤然增多,启动了国家一级响应。8月4日一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急飞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截至目前,这是国家总理第四次因地震而到昭通了。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无比的疼痛。其实,昭通每一次发生的地震,都让我的心里非常的难受。这种难受是无法形容的。因为,像上面例举的这些灾难性地震在昭通大地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除了这些给昭通带来巨大财产和生命损失的灾难性地震外,昭通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小地震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这样说,对于地震,昭通人早就习惯了。这种习惯,饱含了多少的无奈,多少的辛酸,多少的痛苦,恐怕只有我们昭通人自己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别人是无法体会得到的。

  这么多年来,每一次地震时从家里仓皇逃出来后,惊魂未定之时,心里总是一阵的无助和悲凉。在庆幸自己没有受到伤害的同时,我都会想,假如这次的震级再大一点的话,我还会有活命的机会吗?我想,对于绝大多数昭通人来说,恐怕都会有这样的庆幸和担忧。

  3

  最早对于地震的记忆,大概是在七八岁的时候。记得那次地震发生在晚上,房顶上的瓦片都被震落了不少,我们小孩子全都被吓得大哭起来。一时间,整个村子里小孩子的哭声,大人们的呼喊声和狗叫声搅在一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凭添了难以形容的恐惧。说实话,一直到现在,对于地震,我都是谈虎色变的。我没想到,在昭通,地震竟然会像躲在地狱深处的魔鬼一样,一次又一次地跳出来,在我们这块贫瘠而脆弱的土地上张牙舞爪,让我们一次次失去来之不易的财产,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甚至,失去骨肉相连的亲人。

  2004年的鲁甸地震,给鲁甸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紧邻鲁甸的昭阳区也不可避免地跟着受灾。那时候,我在乡下的一所小学当校长。为了预防余震,确保学生在地震中不受伤害,我要求老师们地震时不能慌乱,一定要做好学生的疏散撤离工作,千万不能丢下学生不管,自己先跑出教室。但是,当余震真正来临时,我却做出了让自己一辈子脸红的事情来。那天下午地震时,我正带着几个没课的老师在办公室加班。突然,我感觉整个办公室仿佛有大货车从门前急速碾过一样,一下子产生了很明显的晃动,桌面上的电脑也轻轻地摇摆了起来。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飞一般跑到办公室门外,喊里面的几个老师说地震了,地震了,赶快出来!几个老师跑出来后开玩笑说,你开会的时候要求我们地震的时候不能先跑出教室,怎么地震一来你就先冲出办公室,丢下我们不管了呢?老师们的玩笑让我无言以对,脸一下子红到脖子底下。当时地震袭来时,出于本能,我头脑里一片空白,只想着赶紧冲出办公室,根本就没想到让其他老师先撤离。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只要一想起来,还是总会让我忍不住的面红心跳,自责不已。

  母亲体弱多病。自我记事起,母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顽固的疾病伴随了母亲的一生,直到被病魔纠缠至死。自我懂事起,母亲身体上的病痛,也成了我久治不愈的心病。母亲的病,疼痛在她的身上,痛苦在我的心里。因为是慢性病,所以输液成了母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时我在乡下教书,学校离家很远,除了周末赶回家看望母亲外,平时是没时间回家的。视输液为家常便饭的母亲,很多的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去村里的卫生所输液的。有一次,正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母亲突然就遇到了地震,卫生所的医生吓得脸色发白,丢下她就跑了。空荡荡的病房里,病床在晃动,输液的瓶子在晃动,母亲也在病床上不断地晃动着。对于身上的病痛,母亲一直都是拖着的,直到拖得动不起了,撑不住了,她才会去输点液缓解一下。因为病得动不了,加之受了地震的惊吓,身上又插着输液的管子,母亲是无法下床的,更不要说跑出去躲避地震了。于是,母亲只能像一片小小的枯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漂过来荡过去而无能为力,听天由命。那一刻,孤独、无助和恐惧紧紧地笼罩在母亲周围,让她有了一种绝望的感觉。在病痛和地震面前,母亲更害怕地震。病痛只能慢慢折磨着她的身体,地震却会一下子就要了她的命。后来,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起那次地震的经历,我的心里疼痛不已。这么些年来,只要一想起母亲遭遇地震时那无助和绝望的眼神时,我就有一种心如刀割的感觉。我不恨那个丢下病人不管的乡村医生,我也不恨那恶魔一般的地震。一直以来,我只恨我自己。我常常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好多好多次,母亲需要我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在她的身边?当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条件照顾母亲的时候,母亲却早已离我而去了。每次一想到这里,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自责不已。每当地震又一次袭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母亲孤苦伶仃躺在乡下卫生所病床上输液的样子。

  4

  2012年9月7日的彝良地震让我第一次目睹了地震的淫威和灾区的惨烈。还没正式进入灾区,一辆辆被巨石砸扁的车辆惨不忍睹。不是亲眼所见,绝不会相信钢铁铸就的车辆怎么会被地震弄成这样一副丑陋不堪的样子。那些钢混结构的房屋不能说不牢固了,但从坡上滚落而下的石头照样穿墙而过。巨大的石头冲进院子,冲进客厅,冲进厨房,冲进卧室。有的巨石从坡上滚落下来,仿佛从天而降,直接以砸穿屋顶的方式进村入户,肆意妄为。这样的情景真的实在是太可怕了,比电影《2012》里的那些场景还让人胆战心惊,真正一幅世界末日的场景。那些天,我曾一次次大着胆子钻进那些东倒西歪的房子里,零距离接触那些疯狂的石头。只见一个个巨大的石头砸坏了温馨的客厅,砸烂了温暖的卧室,砸碎了厨房里那些弥漫着人间烟火的锅碗瓢盆。这些恶魔般的闯入者露出一副副狰狞的面孔,让我不寒而栗。看着这些走错了路的巨大石头,我的心里禁不住紧缩了起来,钢筋水泥的房屋在这些石头面前尚且如此,那一具具的血肉之躯又怎么禁得住它们的摧残呢?在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面前,我的心里一阵悲凉。虽然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已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甚至,与这些毫不起眼的石头相比,生命卑微得像看不见的浮尘,脆弱得禁不起风吹雨打。

  时隔两年,彝良震后恢复重建刚刚接近尾声,强烈的地震又在昭通大地上演。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的6.5级地震,让鲁甸县龙头山、乐红、火德红,巧家县包谷垴等乡镇的部分村社陷入了灭顶之灾。走进龙头山镇灰街子,我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夷为平地,什么叫毁灭性灾难。站在满目疮痍的废墟面前,我的心禁不住一阵阵地颤抖。那曾经漂亮而繁华的灰街子已经永远消失了,跟着灰街子一起永远消失的,还有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在龙头山镇甘家寨,整个村子因地震引起山体滑坡被瞬间淹没,住在半山腰的32户人家共50多人无一人生还。在网上,有关地震的图片数不胜数,最为抢眼的还是一名中年男子手提全家福像框寻找埋在废墟下亲人的那一副。明知无望,还要寻找,还不放弃,这样的场景怎不让人心酸落泪,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在龙头山,一位80岁老人痛失25名亲人,儿子全家被埋,沉重的打击使她一连几天站在废墟上不吃不喝,哭泣不已。

  5

  关于地震给昭通这块土地带来的灾难,我真的不想再叙说下去了。为什么我们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地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苦难。我想,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地震给昭通人造成的无尽伤害,应该是较为确切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