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6.5级地震,短短数十秒,家园摧毁!一座座雄伟的山体,坍塌一空!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水,横加截断!破土,滚石,成为了牛栏江的肠梗阻,形成威胁巨大的堰塞湖。
牛栏江,是一条跨越云贵两省的江流,峡高谷深,江流曲折,两岸沟壑纵横,峰岭绵延。流经鲁甸县5个乡镇19个村,江滩宽阔,江水湍急。因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出现在一个叫红石岩的地方。
这是昭通大地上前所未有的—个毒瘤!这是云南史上惊心动魄的—个事件!这是中国水文史册上—个悲壮凝重的场景!
只要堰塞湖的水情没有控制,只要上下游的水流得不到平衡,只要泄洪槽一天没有挖开,这一片水域就必须拥有充当耳目尖兵的水文人,守护着生命的高地!
再也不能让次灾害发生了。那些还在惊魂未定的人,那些期待安宁的人,再经不起一次伤害了。
在灾难面前,什么是意志和坚守?
在水情面前,什么是信念和力量?
水文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取得一组组数据,给堰塞湖的抢险,提供科学依据!给还在惊魂未定的人们,传送出一首安魂曲!
这,就是水文人的意志和坚守!这,就是水文人的信念和力量!
忠诚、责任和使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堰塞湖的抢险,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了提供准确的数据,水文人从一个决议的安排到部署,需要做到怎样的方寸不乱?没有多少人知道,从一组仪器的运输到安装和使用,需要经历怎样的艰辛和付出?没有多少人知道,从一组数据的监测到上报,期间需要怎样的坚守和努力?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执行力,近乎疯狂!
尽管,他们所做的一切,说不上是石破天惊的壮举,也说不上是丰碑式的丰功伟绩。但是,他们用默默的尽心尽力的精神范本,用赤诚的忠贞不渝的灵魂本色,守护着流域监测来之不易、枯燥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数据。为那片流域,为那块土地上无数生灵的存亡,作出预报!为堰塞湖的决策排险,提供最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无论在现场,还是在后方,常与水打交道,已经注入了水的灵魂的他们,无论从科学还是神学,在这次抢险之中,他们表现出一种“上刀山下火海”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或者与崇高、圣洁之类的大词无关。但至少与伟大这个词语,息息相关。因为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伟大的人!
励精图治——指挥核心作用
地震了!消息从各种渠道传来,房倒屋塌,人员伤亡,失踪!山河破碎,道路受阻,牛栏江
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莫大的灾情,让人始料未及。一时间,人们的心里,天翻地覆!一时间,全国的目光,聚焦在这里!
由于出现威胁巨大的堰塞湖,对于水文人,灾难剥夺了一些人的生命之后,生者在面临水位上涨时,将如何生存?对堰塞湖的抢险,得依靠什么依据?各路救援的人,如何尽快到达灾区进行监测?
水情的危急,摆在水文人面前的,是时间的紧促,责任的重大!
对于水文人来说,水情就是无声的命令,就是紧张而急促的冲锋号声。面对水情灾难,水文人义不容辞!水文系统立即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在紧张和抢险的十多天时间里,他们用行动,用精神,用身体的极限,完成了一组组带着体温的数据,为灾区老百姓,为堰塞湖最终的初步排险,打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些具有生命力的数据,来自于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来自于一个整体的齐头并进。
应对。决策。安排。部署。在水情面前,领导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在时间面前,领导作出的积极应急措施提前进的号角!
在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电话,得知牛栏江形成堰塞湖消息那一刻,昭通市水文局局长吉永贵在脑海里闪现了一个疑问,牛栏江的水域面积如此宽广,水流流量和流速之大,如果形成堰塞湖,那将意味着什么?那是鲁甸、巧家两县下游群众的财产安全,生命的安危!他来不及多想,也不敢再多想,挂了电话,他的心已飞向灾区。他感到了险情的重大,逼人,十万火急!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再召开会议,只能急切地通过电话,紧锣密鼓进行安排部署,及时成立了5个水文应急抢险监测组,明确责任,投入抗震救灾的战斗。
派人一线的是两支队伍。一支由副局长申时斌率领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堰塞湖上游20公里处的大沙店水文站驻守加密监测!一支由总工程师任继周率领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出发,在第一时间赶到堰塞湖进行水文判断分析和应急监测。
留在后方的,也是两支队伍。一支由水情科科长舒远华负责组织水情科全体同志,在分局水情预报中心开展实时水情预报,及时将灾区和堰塞湖区域的雨水情进行计算分析预报。另一支由副书记李兴焱组织办公室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并负责当晚的水情预报指挥工作。
还有一支队伍,由吉永贵本人带领,陪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扬举和市水利局周远全副书记,立即赶赴堰塞湖。
从地震当日到堰塞湖的排险,十多天来,吉永贵每时每刻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思想之中。作为一个局长的他,必须全盘考虑整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因为无论哪一个环节工作运行不正常,都将对整个水情掌控带来巨大的影响。对所派出的队伍,他一边要考虑在一线抢险人员的安全,一边要考虑工作迅速地推进,还要考虑局里每一项工作的保障。
会议。电话。水情信息。一项接一项的事情,把每一天的时间,挤得满满当当。在他身上,随时挎着一个小包,在这个包里,背着的是会议记录,是一堆随时需要汇报的水情资料。在会议记录本上,随便翻开几页,记录着的,是紧张的会议事项,是紧密的会议时间:上午8时,上午10时,下午两时,下午五时,晚上十时,凌晨1时,凌晨三时,又是上午7时50分不等的时间段。除了会议,还有无数纷繁具体的事项,有外援的人来了,要怎么安排?要怎么归类?要怎么组织?有领导来了,每一次徒步都要走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来回回带到现场查看情况,哪里有漏点,哪里就得立即作出安排。
在平时,能供电使用两天的手机电池,在这一段时间里,每一块电池,只够用半天。日常的生活,打乱了,每一夜,能睡眠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家近在咫尺,却没有进过家门歇息一次,就是每晚都必洗的脚,也一个多星期没机会洗一次。为了抢险,这些他已无暇顾及。直到堰塞湖的排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之后,他才回家换了一次衣服。
他几次到现场,灾区的境况惨不忍睹,破天如云的山坍塌一空。不管是从人道主义还是对工作的恪尽职守,他的工作激情和行动,在无声地付出自己所有的能量,也在无声地鼓舞着士气!
事实也如此!从地震之后部署工作那一刻开始,每一个水文人,就进入了紧张的战斗!一线的水文人,为了监测的数据,他们的身影,在深山中,一次又一次地徒步前行,一次又一次地转战奔袭。在水文局的办公大楼里,灯光通宵达旦,一个个水文人,没有白天,没有黑夜。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坚守着一个个数据的传输,计算,分析,审核,上报。所有水文人的工作,都近于疯狂!
个人是微弱的,整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力量。
8月4日。云南省水文局局长李苦峰和副局长此里能布,率领由省局有关处室、昆明、玉溪、曲靖等分局派出人员组成的救灾队伍,奔赴昭通来了。有了省水文水资源局的号召,在全省水文系统的支援下,水文的力量强大了。
年已五十四岁的李苦峰,在赶赴昭通的路上,从没意想到堰塞湖有如此严重,重大和危险。直到到昭了解了地震水情的重大威胁后,他才觉得,太出乎他的想象。他几乎惊讶,这是云南史上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这是云南史上前所未有的困难!所以,一路从昆奔袭而来的他,顾不上劳累,来不及休息,立即投入战斗。当天晚上,即刻召开救灾动员会。专门成立了由他本人担任指挥长,此里能布、杨翠元、朱远高、吉永贵担任副指挥长,李枫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鲁甸8·03地震救灾水文监测预报指挥部”。
为了水文监测工作的准确和有条不紊,坚决打好这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战斗,指挥部由综合协调组、现场监测组、水情预报组、水质监测组、灾后规划组、文秘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和专家咨询组8个工作组组成。
作为一个指挥长的他,在会上,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作了强调和要求,“水文要在昭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既要主动请战,又要服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做好充分的救灾备战应战,做到科学开展,有序进行,有力推进和确保实效。省局和各分局前来参加本次抗震救灾人员和昭通分局全体职工是一个救灾整体,重点是水文监测预报。要充分发挥水文在救灾工作中的技术优势,当好救灾的耳目尖兵和参谋助手,为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一个会议结束,另一个会议又接着开始。在成立指挥部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后,他来不及停下,再次召集水文救灾队伍相关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专家召开紧急会议。在会议室里,他带着鼻音的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传达布置救灾指挥部下达的任务。
从这一天开始,为了和时间赛跑,尽快提供准确的数据,十多天的时间里,他冒雨到现场查看,熬夜坚守在后方。从白天,到夜晚,从黄昏,到黎明,他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足四小时。有时是紧急会议,有时是紧急安排,调度。他和职工一起,吃便餐。虽年已五十多,却整个儿透出力量、顽强和坚韧。他总是以自身的执行力,竖着一支旗帜。因为堰塞湖一旦溃堤,老百姓性命就命悬一线,这一切,几乎掌握在水文数据准确的手上。所以,他坚定一个信念,必须拿出浑身的解数,调集全省力量,以精密的监测,精准的数据,来处置堰塞湖。
现在,尽管堰塞湖的排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整个水情,在1.6亿立方米范围都可调控。但还得进行精密的监测,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无论是水位水量,还是入库出库流量都要达到发布信息的准确。如果发现危险,必须及时通知下游百姓,以保证安全。所以,在他心里,到9月10日的这段日子,剩下的这二十多天日子,同样是他们最艰难的行程。任务不减,压力不减,除了监测,还要保证提供信息,调度库容。6小时一报的水情,一天两次必须按时完成。
这段日子,又恰是主汛期,只要在新的600个流量的泄洪槽没有打通之前,危险依然隐在。他的脑海里,不得不随时装着堰塞湖,应急排险,后事处置。因为搬出的老百姓要转来,随时要观测水位的上涨,如果遇上特殊的强降雨,水文必须精准的预报,监测,调度上游的水库,相互协调,来处置堰塞湖的水位。他不得不对堰塞湖的一切,上下游流域的一切,心里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对整个工作的情况,胸有成竹。
这一场战斗,对于已经五十多岁的李苦峰来说,无疑是紧张而艰难的。但他作为一个指挥长,发挥着集体的智慧,准确掌握险情,指挥得力,科学调度到位。十多天的日子,他本就花白的头发,却在他的双鬓上,又增加了一片白色,仿佛山脚下余留的残雪。十多天的日子里,他以一副慈祥、质朴和真诚的态度,引领着整个团队,让各个区域的负责人,也在及时做好积极的防御工作,及时通报着讯息,确保整场战争无死角,无漏点。
参加工作已三十五年的此理能布,是云南省水文局副局长。这个曾经在基层监测站呆过十多年的康巴汉子,参加过各种灾难的救援,对各种处置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这次灾难面前,他奔赴昭通后,担任着这次救灾指挥部的副指挥长。
抛头颅,洒热血,从来都是用来形容战场上战士的英勇和献身精神。其实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水文人所做的,也同样如此。这样的词语,放在他们身上,再也准确不过。
此里能布作为一个领导,当他带着小分队,为了尽快保证这里的监测正常运行,他身先士卒,和同事一起,冒着雨、冒着滚滚落石的危险,将一些重量100多公斤的应急设备,在陡峭的山坡上,无论是怎么扛,怎么背,都翻山越岭把设备徒步搬运至监测点。
在职务上,此里能布是一个领导,但在工作时,他就是一个技术员,一个工人。为了及时进入一线,再怎么艰难,困难再大,只要天上不下石头,就是下雨,下冰雹,他们都得挺进。他和其他人一起,在安装仪器时,随时冒着余震山体滑坡的危险,亲自安装临时设备。而安装一个临时设备,有时,需要调换好几个位置,但几乎每一个位置上,都是极其的危险。并且,需要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冒着余震危险,才能安装好。有时,刚刚安装好的仪器,如果运行不正常了,还得重来。特别是在大沙店,由于人流加强,堰塞湖的视频监测组,一次又一次冒着危险,把人吊下去安装。有时,每天有效作业的时间少,一些监测点,因为白天被管制,只有晚上,才能打着手电安装,监测。
天牛桥也一样,因为在那里,水文监测点是地震后临时设立的一个监测点,位于堰塞湖下游,是离堰塞体和红石岩水电站最近的一个监测点,堰塞体下游也只有这一座桥可以用来进行监测。可是通往天牛桥的道路至今还没有打通,水文监测人员只能用肩扛、用背背着几十斤的设备翻过一个个滑坡体,徒步来到天牛桥。由于地震的影响,天牛桥围栏已全部坍塌,桥体和桥面开裂变形。桥周边的山体极不稳定,不时会滚落碎石。
但是,这个地方,却对于监测红石岩水电站下泄流量变化、未来监测堰塞湖泄流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此里能布带领着技术人员,不得不在这里安装监测。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领导、技术员,还是驾驶员,他们都像小工一样,抬石头,抬设备,搬东西,送水,放哨,亲自安装仪器。
作为—个领导,他一边在亲自工作时,—边脑子里必须有清晰的思路。情报,监测,分析,现场安装。对各分局人的能力,谁在这个时候做什么,他对他们的长处了如指掌。对周边环境,必须随时警J埸,余震来了,他得下令及时调度排除险情,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余震是随时都有的,山上的滚石随时落下。只不过,他们已司空见惯了,在安装仪器时,一边看山体的情况,一边监测,有时面临山体滑坡,人得一会往山上跑,一会往下跑,一会往左,一会往右。仪器被土盖了,又得用手去刨。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方,是不应该去的。但是,作为抢险,他们必须去做。并且,人人在往外撤的时候,他们必须往里走,一直在那里坚守。因为除了安装,还要立即监测,坚守报信,进行应急处置,时时滚动预报。他们的监测数据,对于堰塞体处置具葡重要作用。对于这样惊心动魄的场景,在最危险的地方,直面生死的监测,取得第—手现场资料,此里能布回到后方说起来时,还带着对每个人的感动和自豪。
无论在哪一处,艰苦是不用说的了。生活物资补给十分困难,他们吃的,是饼干,连方便面都没有条件去泡。特别在天花板坝上安装时,旁边摆着死猪,摆着死人,摆着无数熏臭的东西。各监测的分析发报,要在上游三公里,下游七公里进行查勘,随时与死亡如影随形。在一次余震时,他们刚好躲的一个位置,滑坡体就在正上方,让人感到恐怖和触目惊心。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让他们几乎处于半睡眠状态。
这就是水文工作,这就是水文人。即便知道哪里的山体在滑坡,水文设备不撤出,水文人不撤出。面对烈日,面对风雨,面对困难,面对危险,甚至死亡。一切,他们都得面对!
在一个作出决策和应对的指挥中心,他们励精图治,最终取得了堰塞湖排险的初步成功!
赴汤蹈火——监测突击作用
地震,这是一个让人惊慌失措的词语。地震的突袭,带给人们的,是伤痛,是眼泪,是惊魂未定,是死亡,甚至是灭顶之灾。鲁甸地震的袭击,刺痛着所有人的心。牛栏江的堰塞湖,让每个人目瞪口呆,让水文工作者心急如焚。在这紧要关头,他们带着一腔热血,为了更多人的安全赴汤蹈火。
在地震刚发生的当日,昭通市水文局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应急措施。吉永贵立即派出两个应急分队,兵分两路赶到一线。一队由年已满五十的申世斌副局长,率领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堰塞湖上游20公里处的大沙店水文站驻守加密监测!一支由总工程师任继周率领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出发,在第一时间赶到堰塞湖进行水文判断分析和应急监测。
面对灾情,这是一个重大的使命。在准备了相关器材后,申世斌肩负重托,一路风风火火往前方奔赴。
一路上,道路是中断的,余震还在继续,山上的破土落石,像惊魂未定的动物,纷纷离开山体,还在往下坠落!作为一个带队领导的申世斌,面对飞土跑石,面对堰塞湖的威胁,年已满五十身体有些微胖的他,在承受着体力考验的同时,在心理上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考虑如何保证队伍安全的情况下,又要争分夺秒,向着一个方向,不断挺进。因为山高坡陡,没有道路,他们只得把仪器用肩扛,用背背,用手拖,尽快奔赴水文监测点。
地震的强度,几乎让周边的山河破碎。因为应急,带着设备,仪器,带了一些饼干方便面就进去了。即便选一个监测点,也难以找到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下雨了,余震来了,找不到躲处。他们只得每天从7点徒步到那里,晚7点撤回来在停车的地方休息。所谓休息的地方,也就是在车辆上。山区气候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极高的温度,夜晚有时变得阴冷,白天还汗流浃背,在夜里有时却冷得发抖。即便是白天,天气也变化无常,即便刚刚还在烈日当头天空,可能一团乌云过来,一场暴雨就顷刻而下了。
但是,监测,是他们的唯一目的。因为堰塞湖整个入库和出库的动态平衡,需要对流量的监测才能计算,指挥部的参考决策,最重要的,就是水文数据。所以,为了获得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他们却要付出不一般的艰辛。有时,站在陆地上,无法监测,他们不得不脱下衣服下水工作。申世斌和其他人员一样,几天时间,他们身上的皮肤,全都被太阳晒了脱下一层皮。
由于有时日夜地奋战,有的同志生病了。但是面对这种情况,申世斌作为带队的领导,他在一边坚持继续作战的同时,一边鼓励着每一个人,“我们坚守的不是水文数据,是一种责任,一种勇气,一种意志。”为了数据,还得继续坚守,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每个人还得顶着干。对身在一线的他们来说,面对如此负重不堪的工作,不仅是意志的考验更是灵魂的洗涤。
因为这些数据,为堰塞湖的排险,是如此的重要。他们冒着不安全的风险,却是为了保证更多人的安全。
这些数据的得到,是一张张晒黑的面容,是一个个坚强的身影,是一次次生死的冒险与考验,是一层层身上被阳光舾得脱落的皮肤换来的。但是,只要拿到了数据,他们的身上虽然疼痛着,心里却无比也自豪。
地震当天,还有一支奔赴一线的队伍,是总工程师任继周带领的。本来,作为一个总工程师,他的工作是在内业。但是为了及时取得第一手资料,他奉命带领技术队伍,一路途经艰险,第一时间赶到了堰塞湖灾区。
震后的山路,险象环生。每一步,都惊心动魄。其实在这样的地方,别说还要进行工作作业,即便什么也不做,呆都无法呆下去。一些地方,其实就是死亡之谷,周围的石头随时可能砸下来。
但是,他们依然在几百米落差的荒山中,爬上爬下观察地势踏勘测验,最终确定在离坝体上游约1.5公里地势相对稳定的地方建立监测点。他带着队伍,由于徒步进来时只能带仪器,带不了食物和水,他们只得忍着饥渴、劳累,在烈日下,在暴雨中,在余震不断落石翻滚的环境下,通过几十小时的一直坚守,不间断监测,取得了第一手现场基本资料和第一组堰塞湖照片,及时上报分局预报组。
和所有工作队一样,对于安装的仪器,需要徒步搬运,需要肩背手抬到目的地。然后,安装,监测,一如既往,连续奋战,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即便需要水下作业,面对胸前滔滔不绝的水流,依然奋不顾身跳入水里,从不退缩。
这就是水文人的精神、气节、使命!
他们总是在最险要的地段,迎难而上!在最艰巨的地方,坚守在最前面!在最危险的地方,为了别人生命的安全,把不安全的因素留给自己。
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在危险面前,他们一样的可以选择退却和逃避。但是,他们选择了在场,选择了一种“上刀山下火海”的大无畏精神。
夜以继日
——水情中枢作用
数据。数据。对于常人来说,每天都面临着一个个数据,会枯燥,会无味,甚至疲劳和厌倦。但是,作为水情组来说,数据却带着血液,带着温度,带着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组组数据最终的上报,犹如医生为病人对症下药所开出的处方,必须科学、准确和有效。自地震发生以来,水情组的人,就在紧张,忙碌,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夜以继日地对外面发送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审核。
年过五十的舒远华,是这次抢险应急水情预报组的组长。他也像年轻人一样,没有白天,没有夜晚地工作。本来有六个人的队伍,却因为一线的需要,不得不抽调一个到现场去。剩下的只有五个人,就得随时坚守在办公室。因为工作的决策,所依靠的,就是从这里计算后发出的数据。抢险的时间,不容许他们耽误。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即便在平常的工作时间里,全市10个基本站,254个雨量站的水情预报已经让这个科工作量满负荷了,在这之前,水情科所做的工作,从来没有过需要做预报。
翻开每年的水文年鉴,在这条江面上,即便有着洪峰的记录,也只有1972年的年鉴里记录着这么一段:“牛栏江的各站水位,5月中旬开始上涨,6月上旬和中旬出现过本年最大和次大洪峰。在7月以后,仅有几次洪峰出现,但都属于次小,变幅不是很大。”而现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水位。并且,这种突如其来的震区水情报告,特别是堰塞湖发生后的高密度水情信息报告和接二连三的专题报告,让他们的工作量早已超负荷运转。这次不一样的,还得增加预报预警工作。灾区的水情抢险,主要得依赖这里的情报作依据,所以,在地震发生后极短的时间,他们通过对周边大量水文资料的计算分析,于8月4日凌晨3点完成了第一期“鲁甸震区红石岩堰塞湖快讯”报送给救灾指挥部。
面对一条正常流淌的江水,只需作出常规的监测,平均的衡量,大体可知它的安全,它存在的隐患,或者威胁。但是面对上游滔滔不绝的江水,下游却被堵塞形成堰塞湖,水位的不断上升,水就会变成毒蛇,变成猛兽,吞噬着庄稼,生灵,和人们居住了几百年的村庄。
为了提前预报这片水域的可控性,下游有多少人需要组织撤离,需要的,是这里准确分析的数据!库区的群众安全,需要的,是这里数据的预报预测!在堰塞湖已经取得初步控制后,下游群众要搬回来了,需要的,还是这里计算出的水文数据!
牛栏江虽然穿梭在高山之间,但是,河流的面积宽广,流量急。加密的测报,使得分析工作量无疑加重了不少。他们要调集平时工作所有的经验,调集有这方面专长的人,加紧分析,计算,及时发布预报。这种发布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间断,水情紧张时,三个小时就得发布一次,水情缓解了,可以六小时发布一次,但还得考虑到未来二十四小时,会有怎样的变化!
这样连续不断的预报,对于他们来说,必须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才能坚守于岗位。他们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中,紧密锣鼓地进行着数据、曲线,地图的分析,床就在值班室,却没有躺下休息的时间,家就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却抽不出空回家吃一顿饭。饿了,就吃方便面或快餐,实在太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打一下盹。又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生龙活虎地投入工作中。
作为这次抢险应急水情预报组组长的舒远华,带领着预报组的同志,从资料收集、预报模型的建立、预报方案的编制,到负责每天1小时、3小时、6小时“红石岩堰塞湖水文预报信息”的处理报送发布工作。自地震当日到8月5日,他近70小时没合过一眼。因为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水情预警预报,对堰塞湖的排险决策,有着怎样的中枢作用?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在指挥部对堰塞湖的决策中,却是必不可少的最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他几乎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了9天9夜。年轻的同事们见他太累太困,劝他休息一会,他却指着手中铃声不停的手机和办公桌上待续的报告,微笑着说“你看,我能睡着吗?”
外面来的数据,需要计算,分析,上报出去。除了情报,还需预报。因为牛栏江的上游还有几个电站,它又会放水,对堰塞湖水量叠加就会增加,那就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所以必须加密观测,做到一小时一发。由于水情太频繁,要关心上游的来水,会不会对堰塞湖造成更大的危险。直到9月10日打通泄洪道,都需要这里的预测预报数据做支撑。
十多天的时间,他们就这样,用身体和生命的极限,不但保证全市常规水情预测预报工作正常开展,又保证了震区水文监测信息及时准确报送,负责相关预警预报、处置报告的编写。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组组前方水文监测数据,快速传到救灾指挥部,一个个报告迅速完成,提交给指挥部。在堰塞湖的排险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他回家看见桌上的降压药,才想起自己有高血压,十多天没有服药了。
他们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犹如一群拖不垮,累不倒的钢铁战士。他们在用近于疯狂的行动,为整个水情演绎着一首安魂曲!为惊魂未定的人们,带来安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