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殷美元先生《昙花吟》赏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昭通文学 热度: 19736
杨贵全

  昙花吟

  缄默三春笑尔痴,琴心剑胆异凡枝。

  花前不露天仙貌,月下绽开冰玉姿。

  剔透晶莹藏劲节,清馨素雅候佳期。

  瑶华一现真君子,毋论流光长短时。

  这是殷美元先生发表在《当代感怀诗词精选》的一首咏物诗。我试着作些分析鉴赏。

  一、题解

  昙花别名月下美人,属仙人掌科。昙花属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老枝扁平,嫩枝呈三棱形棍棒状。花期6月至10月间。花白色,大而长,香气四溢。花多数于晚间开放,经数小时后凋谢,故有“昙花一现”之说。昙花一现的出处见《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出现之后很快就消逝,一般都取消极的意思,多少带些贬义,或同情,或叹息。如“寒月清光花坠泪,魂飞梦断又何堪。”“昙花一现为君开,误坠红尘花酒间。”“空凭夜月冷相照,面目谁怜总未真。”等等。

  二、首联:缄默三春笑尔痴,琴心剑胆异凡枝。

  首联切题。“缄默三春”是托物言志。表面上是说昙花“缄默”,实际上是说人闭口不说话。在群芳竞艳的阳春三月,昙花抱守孤芳,缄默不语,被争纷斗艳的群芳取笑。说她痴傻,不合时宜。一个“笑”字同下句的“凡”字巧妙结合,将“凡花”善卖弄献媚,哗众争宠,洋洋得意的形神意象托出。对比之下,昙花却具有琴心,柔情;剑胆,侠骨。就是既有情致,又有胆识。琴剑是当时文人侠士的随身之物,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昙花比拟为人,与凡枝俗朵相“异”。“琴心剑胆”又是因物感兴,借物抒怀。诗眼就在这个“异”字上。颔联、颈联就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昙花的“异”处。

  三、颔联:花前不露天仙貌,月下绽开冰玉姿。

  颔联承接“琴心”。与阳春三月争芳斗艳的“凡花”相比,因为昙花多在夜间开放,在“花们”开放的时候,她不与其相争比美。描写昙花采取大写意的方法,而不纠缠于枝枝叶叶的具体描写,即不离物象过远,又不粘滞于物象。而是形神俱似,有所寄托。她只在“月下”才绽放开如冰似玉的姿容。这是昙花“异”于其他“花”的地方。明咏物暗咏人,重在形似,喻物抒怀。

  这一联,自然、巧妙地将“花前月下”的成语拆开,从两个方面来描述昙花的“异”处。是为活用成语。“月下绽开冰玉姿”句还使用了当句孤平拗救的艺术手法。就是第三字当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绽”,在第五字仄声字位置用平声字“冰”补救。

  四、颈联:剔透晶莹藏劲节,清馨素雅候佳期。

  颈联承接转“剑胆”。夹叙夹议进一步表现昙花的“异”处。一是从形象上看,“剔透晶莹”,即光亮又透明。但她实质上又保存着“劲节”,即坚强有力的节格。二是从气味上看,清馨淡雅等“候佳期”,适得其时,方能绽放。“藏”为蕴,“候”待发。一“藏”一“候”增强了主观意识,从物象中跳出“人”来,与首句被群芳“笑”形成了鲜明对比。直接抒怀,重在神似。

  五、结联:瑶华一现真君子,毋论流光长短时。

  结联合首联的“琴心剑胆”。昙花如君子,自有瑶华。一个有良好品性的人,只要为社会做出有益的事,何必计较其能力大小和生命长短呢?结尾一反叹息的老调,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生命之精,曾经纯粹;浓淡短长,何计于心?让人想起叶剑英元帅“八十毋劳论废兴”的诗句。

  咏物诗既要刻画出所咏之物的特征,曲尽其妙写出物的神态,又要托物言情,借咏物来抒写情怀。王士祯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昙花吟》很好地做到了不即不离。不离者,切合昙花;不即者,关乎人情。真正做到了会景而生心,含情而能达,体物而得神。下得其昙花之形似,高得其昙花的神韵,基本上达到了由物到人,由人到物,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此大作乃咏物之佳构也。

  【责任编辑 杨恩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