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天气总是不太好,特别是我工作的这个地方,太阳总是躲了起来,好像怕羞,很少出来露面。偶尔露露面,也像蒙上了一层面纱,朦朦胧胧、忽隐忽现,很羞涩的样子。雾蒙蒙的天空,让人一眼看不到五米远的地方,时不时的还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这时的雨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梅雨了吧。雨丝细如牛毛,密密匝匝的从天空落下来,透过了每一片树叶,浸透了大地的每一寸肌肤。这个时候心情也和天气一样不太好。
我和几个同事都是从城里进山来的,在没有进来之前大家都互不相识,现在相聚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有不顺心的事也互相分享。走进大山,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生活,我们平时都很少回家。有个同事已经进来十年了,有五六年的,还有刚分来的。但是无论进来时间长的,还是才进来的,都抱有同样的愿望,都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走出去。按理说十年磨一剑,那个先进来的同事怎么也应该出去了,但是天不如人愿,前次参加山区教师考坝区和城区的考试,名落孙山了!看到和自己一起来的已经走完了,在自己后来的也渐渐出去了,心里不免踌躇起来,压抑起来,低沉起来,加上连续几天的阴雨,心情就更糟了,像这天气一样阴沉沉的,总是见不到太阳。
这样的天气加上这样的心情,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还好每天还有一项必须做的事情——饭后游公路,也可以说是散步。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了,可能凡是到这里工作过的同志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全食堂的兄弟吃完饭后,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站在阳台上大声一喊:“走,兄弟们!游路去。”这一声无论是谁发出的,大家都积极地拥护,积极地参与,不管是本食堂的兄弟,还是其他食堂的姊妹,都会陆陆续续的加入到队伍中来。起初一两个人走,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发展到七八个十个,有时候会更多,有一次竟然突破了二十个。这样的队伍走在一条乡村路上就显得很庞大了,就显得壮观了。一路上就不会再有孤独了,有说有笑的,笑声响彻了整个山谷,冲破浓雾,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冲散了一些不开心的往事,也改变了不顺畅的心情。
我们通常游的路有两条,一条老公路,一条新公路。其实老公路和新公路是一条路,只是一条街道从中分开了,所谓的新公路在街道的左边,比老公路就多了一段水泥路而已。但是我们在饭后都喜欢游游“新公路”,因为新公路上有一段水泥路,不是很灰,要好走一点,只有在周末出去游玩的时候才会走老公路。人都是这样,喜欢走好走的路,喜欢走平坦的路,喜欢多一些欢乐,少一些坎坷和奔波。
从学校大门出来就是街道了,顺着街道往上走五百米左右,然后向左走就到新公路了,走完一段水泥路就是一段土路。土路的两旁除了树还是树,树间夹杂一些杂草。树围着这条路,就可以将这条路称为林荫小道了。其实说是林荫小道也有些不太妥当,因为时不时的也有汽车经过,这条道路也是本乡的主要交通要道,在这里算是大路了。但是有汽车经过的时候毕竟是很少的,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要运气好才能见到一辆汽车经过。”
我们运气还真好,终于遇到了汽车。汽车经过的时候,辗起了一些泥土,兄弟姐妹们都不约而同地向路的两边闪开,等一阵轰隆声过去,泥土渐渐落下的时候又自然而然靠拢。这时出现短暂的平静,笑声没有了,只留下脚步声和风声,还夹带着刷刷的细雨声。
牛毛细雨仍然下着,刚好能将地上的尘土压住,树上落下的雨滴将土路打起了一个个的小窝。偶尔滴几滴水珠在头上,也没有什么不好,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仍然继续走着。平静不知被谁打破了,笑声又一次掀起,谈笑的话题是关于某个学校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的故事,听得大伙都笑得前俯后仰的,整个山谷好像就属于我们的了,充满了快乐的笑声。不知不觉中路已经在我们身后很远了,学校也被我们丢在了脑后。站在经常驻足的地方,眺望着对面的山峦,个个都沉默了。比起大山来,我们太渺小了,大山都无法改变它的命运,何况卑微的我们。所谓道法自然,磅礴万物,还是一切顺其自然为好。
天在沉默中渐渐的暗了下来,在这夜幕降临的时候,风起了,带来了丝丝凉意。浓雾裹得更紧了,好像要将整个世界压缩成一个分子。但是心情却没有来时那么压抑了,原来游公路也可以调节心情。
回来的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完了,走进学校大门,心里轻松了许多。教室里的灯已经亮了,各人开始忙各人的事情去了。
【责任编辑 赵清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