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康熙不说北京话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 热度: 19343
?

  康熙不说北京话

  

  针对部分飞行员口音太重、交流太难的问题,民航局召集相关部门及航空公司召开电视会议,称从2016年1月1日起,新申办驾驶员执照的飞行员必须通过四级汉语语言能力测试,方言口音浓重且改不过来的,不能上岗。

  中国方言众多,如果用方言交流,跟“鸡同鸭讲”差不多。以前,国家又没有推广普通话,怎么办?不急。以前虽然没有普通话,却有全国通用的官话,政府官员一般都讲官话。只是古代通讯交通均不发达,也没有广播电视,人们很少有学习通用语言的渠道,因此,各地方言的存在异常顽固,口音也非常浓重。所谓的“十里不同音”便是如此,翻过一座山可能彼此说话都无法听懂。方言口音各异,便导致各种沟通交流的不便,还会闹出诸多误会,甚至会影响到升学当官。

柳宗元讲话要靠翻译

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便有一种不得在籍贯、出生地为官的规定。此种规定也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古代官员常常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在当地正常开展工作。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做刺史时,对此就颇有感叹。他在《柳州峒氓》中写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他在柳州时,必须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打交道,以致“愁向公庭问重译”。重译即翻译,柳宗元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不得不在办公室内设立翻译一职。

  不仅柳宗元无法听懂当地的方言,当地人也听不懂柳宗元讲话。柳宗元到了柳州,就如同身处异国他乡,如果没有翻译,根本无法与当地人对话,有些事情用手比画也说不清。说话用翻译,效率便大减。有时柳宗元审个案子,正常用一个时辰,用了翻译后,得审一天,柳宗元别提多郁闷了。

  说起来,柳宗元的老家本是山西运城,而他本人则是出生在京城长安,并长期在长安学习、工作。可以看出,柳宗元既懂山西话,又会当时的官话(相当于普通话)。按说,柳宗元的普通话应该很标准,顶多有些山西口音而已。但广西那时极其封闭落后,很多少数民族连汉字都不认识,语言不通,用文字也无法沟通,搞得柳宗元常常抓耳挠腮,以头撞墙。

康熙不说北京话

康熙皇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人们熟悉的康熙皇帝,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帝王形象,却根本想不到,真实的康熙讲话很可能同赵本山一样,操着东北口音,估计这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清军入关10年后,康熙在北京出生,此时康熙周围的人,也就是宫廷内的人都是说满语的。这些人全部是从辽宁迁移过来的。而北京话在此时还没有真正形成,或是还没有真正产生影响力。

  康熙的祖籍在今辽宁省新宾县,这个地方属于抚顺,距离赵本山的老家铁岭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从康熙批阅的奏折上也可看出一二。如“专治疟疾……连吃两服,可以出根”。其中“可以出根”实为“可以除根”,而东北话讲“除”就是第二声的“出”。还有,比如“解京又费一凡事,不如存库……”其中“费一凡事”实为“费一番事”,用东北话讲“番”正是第二声的“凡”。

  后来,随着满汉语言的快速融合,以及汉臣的大幅增加,此时在民间形成的北京话才慢慢成为宫廷中的主要语言。但康熙年事已高,又是皇帝,不可能再学北京话。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最经典的一个情节就是康熙晚年训斥大臣,如果康熙满口东北话指点江山,想象一下是不是很搞笑?

  (张黎成摘自《南都周刊》2015年第1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