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国的灵魂在乡下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 热度: 19008
文/张 伟

  ?

  英国的灵魂在乡下

  文/张伟

  

  林语堂曾言:“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师,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这可能是中国人对英国乡村比较早的总结。

  英国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确迎合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世外桃源的憧憬,但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注重的也只是田园风光,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这一点,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分析得更透,他在《英国乡村》一文中说:“在某些国家,都市便是这个国家的繁华富庶所在,是那里文采风流、典章人物的荟萃之地,而乡村则属于较为粗陋的地方。在英国,情形则刚好相反,大都会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之所或定期会晤之地……乡间却是英国人的天然感情得以真正发挥的广阔天地。在这里,他心甘情愿从城市的一切拘谨和客套之中摆脱出来,一反其平日沉默的习惯,而变得欢欣舒畅。”

  有人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多少年来,英国人一直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如果在英国的乡间游历,便会发现许多保持着淳朴乡村景色的小镇遍布各地。或者这么说,除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大都市之外,整个英国至今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一如百年前众多诗人画家所吟咏描画的模样。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古拙威严的城堡、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跨过起伏的山丘,在清晨的薄雾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对她说:‘我爱你!’”这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里的故事情节。不要以为英国的乡村只是文人笔下夸大的想象,其实乡村距离伦敦并不远。

  无数英国人都憧憬这样的生活:礼拜日早晨,田野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农夫们装扮一新,面色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走向教堂。目睹此景总令人高兴,但更让人高兴的是,傍晚见他们聚集在小屋门口,愉快有加,虽然亲手装点的舒适环境极尽简朴,正是此种亲切朴实的情感,此种置身乡村美景所深怀的宁静肃然之心,使得英国人性格中最牢固的美德和最纯洁的欢乐由此而生。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深意浓。他们对自然之美颇能感悟,对乡村的乐趣与劳作喜爱非凡。

  在19世纪的帝国时代,那些远征殖民地的英国人思念故乡时,都把英国想象成宁静而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一战”时,战场上的士兵们收到印有英国乡村的明信片,所受到的安慰和鼓励远大于无数次地高唱国歌。

  “一战”彻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经济与农业模式,汽车及其他便利代步工具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城市不断涌现。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变得拥挤,并不断蚕食乡村,给乡村带来密布的公路网、无数的加油站、污染和噪音,最终造成乡村景色的剧烈变化。而在英国,也如此。对于那些不得不住在城市里的英国人而言,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

  乡村,已成为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英国人觉得,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所有的高贵和永恒。显然,不列颠人早已从人文社会意义上,意识到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嚣、乡村的安宁与稳定。如今,充满了田野气息的乡村风光依旧遍布英国各地,这对一个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又曾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国度来说,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江清玲摘自《新民周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