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一事
文/七 微
第一眼见到茶妈妈杜春峄,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60多岁了。她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朝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道一句:“欢迎。”
3月份的时候,知道我在收集关于云南手作人的故事,朋友便问我,要不要跟他去一趟普洱,带我去见一位做了一辈子茶的老人。
我喜欢喝茶,但对制茶一点也不了解。我对茶的最初记忆来自我的外婆。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走很远的山路去茶园摘茶叶,天未亮就要出发。外婆说,清晨露水下的茶叶最嫩最好。茶叶采摘回来,外婆当天就会将它们放在一个大木盆里,用双脚使劲儿踩啊踩,然后晾晒干。那是最简易的制茶方式,朴实得没有一点花哨,但制作出来的春茶挺香,外公很爱喝。
因为这一点遥远记忆里的茶香,我随朋友去了普洱澜沧,下了飞机又转乘几小时大巴,只为见一见这位一辈子与茶相伴的杜妈妈。
杜妈妈从16岁开始就在澜沧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40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到古茶公司的负责人,几十年的变迁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完,但其间的艰辛却鲜为人知。我从朋友发来的关于她的采访里了解了一些,但谈及那些波折与艰辛,她都只是寥寥数语。她似乎更愿意与人分享她的古茶园、古茶树和茶香、茶艺。
景迈山上有大片的茶园,山上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人们靠山吃山,古茶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珍宝,因此,祭奠茶祖仪式世代传承下来。茶妈妈每年都会亲自主持这场盛会,站在路口亲迎远道而来观礼的茶友。
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家。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她能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能清楚地知道,熟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直至现在,虽然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
祭茶祖仪式那一天她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与她面对面聊天的机会。
我问她:“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梦想?毕生的追求?”
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我在这片古茶园中长大,我为茶投入了青春年华,它也报以我永远的活力。”
她说:“你问我在困难黑暗的时期,以什么来支撑着坚持这么久?因为这是我必须做的事。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再多艰辛,你心里也会涌起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着你往前走。”
她拥有一颗匠心。
我们常常说着坚持,可坚持却是最难的一件事,更何况几十年如一日,仅靠一点喜爱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强大且坚韧的心。
心守一事,一生专注。有这样的态度,不管做任何事,在任何领域,都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
(钟子欣摘自《爱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