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汶川高三女生的账本:丢了50元都记着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 热度: 16267
文/鲸 书 图/黄煜博

  汶川高三女生的账本:丢了50元都记着

  文/鲸 书 图/黄煜博

  

  汶川一中高三女生王清扬的账本,是一个小小的活页笔记本,塑料封皮上画有小熊和彩虹。从2009年3月接受第一笔捐赠起,她把4年多来所有的开支都记了下来,连丢了50元都记着,旁边还画了一个不开心的表情。

  王清扬的父母在“5·12”地震中双双罹难,留下她与两个姐姐。学校和县政府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给予了她多项补助,她每月有120元的生活补贴。汶川县某个官员还悄悄地认捐了她的学费,每年约1650元。

  聊起她记账的原因,她没有以“感恩”“节约用钱”之类的惯用语回答,而是兴高采烈地说起了她的一个好朋友:“她天天都记,买个笔呀本子呀都记,还说我用钱没规划。我觉得,哇,她好有毅力,好厉害呀,我就学着记了。”

  她的少女心态在账本上展露无遗。比如2011年12月20日,她花15元买了“折星星的纸条”,还买过“折星星的管管”;过去3年里,她买过4个耳钉,5元到8元不等,两条项链,分别花了10元和15元;她脖子上挂着一个晃晃悠悠的蓝色小口琴,5元,是她去外地参加比赛时买的纪念品。

  坐车费和电话费是最经常的开支。王清扬的家在茂县,距汶川40公里车程。高中三年,她一共花费了1312元坐车,每月平均43.7元。电话费起伏较大,寒暑假较多,2011年8月最高—116元,给在海南工作的姐姐打电话;期末最少,不超过30元,总计1565元。王清扬曾有一个恋爱对象,她为他买过一块12.5元的德芙巧克力,最终她还是决定与他断了联系,一心准备高考。

  王清扬爱零食胜过衣服。每月在“吃的”“吃零食”“好吃的”之类的条目后面,都有一笔小钱,每月平均32.5元,买得最多的是15元一只的鸡腿、两元一杯的奶茶和5.5元一包的凤爪,最贵的是一箱盒装早餐奶,64元。她很少买衣服,有记录的只有4次,最贵的衣服169元,是2013年底买的一件大衣。每年4月底,她都要花42元租一套华丽的羌族服装,在“感恩奋进—纪念‘5·12’文艺晚会”上穿着它表演节目。

  她捐过4次款,分别是5元、10元、50元、60元,捐赠对象分别是路边带小孩乞讨的僧人、一个在垃圾桶里捡食物吃的老人、一个患了肝癌的老师以及同年级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女生。她现在后悔给患病女生捐款太少:“那阵子是月底,我没钱了。不晓得她现在好了没有,要是没了,她爸爸妈妈该多心痛哦。”

  王清扬无需缴纳学杂费,但买纸笔、墨水、教辅资料,还有班里的桶装水费、校牌、桌椅损耗费等,每年还是要花费500元左右。进入高三以来,资料费、打印费、考试费就更多了,半学期共交了736元。

  4年多来,王清扬的开支逐年递增,截至2014年1月,账本上的总开支为20247元。她将在今年6月参加高考,现在还没人承诺帮助她支付大学的开销。

  王清扬保持着手写书信的习惯,每年花费约20元买信封和邮票。她喜欢带熏衣草香味儿的粉红色信纸,每沓10元。

  她固定的通信对象分别在厦门和成都。前者是汶川地震后她去过的那所借读学校的同学,她给那名同学写过14封信,共花费21元。厦门市在震后给王清扬这批灾区借读学生提供了免费读书的机会,可以一直读到高中毕业。但姐姐担心王清扬无法适应厦门的生活,坚持把她接回了汶川。

  成都的通信对象是一名大学生,3年前来汶川中学做公益活动时与王清扬结识。王清扬一共给她写过27封信,每封信花费1.5元,共花费40.5元。王清扬更愿意向这个大学生倾诉心声。在最近的一封信里,她写道:“我不想一直活在阴影里,但有时候突然好怕忘了爸爸妈妈,就逼着自己去回忆他们的样子。”

  (古萌荟摘自《人物》2014年2月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