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必要性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920
■古隆梅/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关于焦虑与焦虑研究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因外语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的自我知觉、 信念、情感和行为的情结”(Horwitz &Cope,1986:128)。

  国内外对外语学习的焦虑研究通常会围绕焦虑的具体表现、 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以及有效降低焦虑开展的有效策略开展。 Horwitz (1986)设计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FLCAS)经过多次测量后, 证明其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测量外语学习者的焦虑程度。 不少研究证明焦虑感越强烈的学生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低(MacIntyre& Gardner 1989; Horwitz & Young 1991 Horwitz, 1986; Aida, 1994; Klement,Dornyei& Noels, 1994), 有些研究结果却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Young(1991)发现, 焦虑与外语口语成绩没有关系。Kleinmann(1977)的研究表明,人为地控制焦虑并加以刺激, 焦虑感的增加对于学生学习语法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大量关于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的文章发表,据笔者统计,2011 年至2018 年期间国内外语类主要核心期刊和重点高校学报上有关外语学习焦虑方面的研究文章共有9篇, 其中以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为7 篇, 以高职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仅有1 篇。

二、关于多模态教学与网络多模态教学

顾日国(2007)将多模态理论定义为“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 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做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New London Group 在1996 年提出多模态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信息交流和读写能力的多元化,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灵活应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客观现实,了解人类正面临经历多样化的挑战,教师要尝试教会学生学习意义表达的多样化和训练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Royce 的研究则重点集中在教师该怎样在课堂上运用教材、 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学中所呈现的听觉的、视觉的和其他模态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多元化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迅猛,人类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信息互动活动, 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外语学习的多模态成为常态。在网络环境下, 许多高校外语课程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以“多媒体读写译教学+ 语言视听说教学 + 课下网络自主学习(APP 学习) + 网络在线作业”为标志的网络多模态外语学习环境。这种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外语学习与教学生态环境,它颠覆了传统意义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概念,给学生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多元而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更加互动的学习模式。

三、国内和市内研究的现状

语言可以用来传递和表达情感,以往的研究表明, 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关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解决情感问题是提高语言认知的首要条件,消极的情感阻碍学习者语言潜能的发挥;反之,积极的情感将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构建良好心理状态(Jane Arnold,1999) 。另外,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处理和解决情感问题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众多的情感因素中,焦虑则是最值得研究的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发现,焦虑可以对学习者的外语成绩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其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近年来,关于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的文章大量发表(郝玫,郝若平,2001;王银泉, 万玉书,2001;王才康,2003;周丹丹,2003;石运章,刘振前, 2006;吴玉红,顾卫星,2011;熊苏春,2012;郭燕,徐锦芬,2014; 费伟;2016;等等)。国内外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外语学习焦虑与学生外语总成绩及外语学习的一些单项技能之间的关系( 李稳敏, 2009; 康志峰,2011;Ziash,2013) 、 外语学习焦虑影响因素及干预 ( 王天剑,2010; 刘英爽, 2013;Kaiqi Shao et al.,2013) 、 应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 (曾小珊、刘秋月,2012;熊苏春,2012) 等方面,大量论文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对外语学习焦虑做了探讨和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外语焦虑的认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研究最显著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极不平衡和研究环境的单一性。2016 年底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年报显示,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为3699 万人,高职专科学校为1359 所,高职专科总人数约占高校总人数的一半,对于这个巨大的高校群体,社会和学校更多关注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发展,对他们情感的研究很少。在外语学科中,这个问题也较为突出, 从外语焦虑领域发表的文献数量和级别中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学本科生为主,针对高职学生研究很少。当然这也与高职学校外语教师存在过分关注语言能力, 忽视语言教学中的情感心理因素的问题有关,导致外语教学出现了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现象。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众多的高职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和情感状态。2013 年笔者在一所高职专科类学校一年级学生中做过一系列外语焦虑实证研究, 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设计采用Horwitz(1986)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为基础, 采用Likert 5 点量表形式,并在正式调查前,对该问卷进行了前测工作,使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该研究显示运用同一量表,高职一年级学生的焦虑平均值,远远高于王才康(2003)对本科生所作的调查,同时也高于刘玲(2007)在高职二年级中所做的调查,同时该调查也再次证明了在高职学生中外语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外语学习焦虑产生显著性差异。

  另外该实证研究已过去四年,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外语学习焦虑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相关研究中讨论的学习环境较为单一,基本上只涉猎到高职英语教学环境的单个方面,谈论较多的是传统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等,在最近几年中,很多高校进行了外语教学改革,各高校纷纷建立了以“多媒体读写译教学 + 语言视听说教学+ 网络自主学习(APP 学习) + 网络在线作业”为标志的网络多模态外语学习环境中, 以这种学习背景开展的外语焦虑研究却很少, 比较典型的研究是费伟(2016)《网络多模态环境下外语学习焦虑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可是在多模态环境下的焦虑研究对象也主要以本科学生为主, 高职专科类学校类似研究还没有引起相关领域教师和学者的关注。

四、开展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近年来,许多高职专科学校也引入了基于网络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改革, 近三年来,云课堂、雨课堂、智慧树等外语教学与学习平台大量涌入高职英语课堂,各学校在外语学习平台基础上开展外语教学改革,并融合学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了集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手机APP 自主学习于一体的立体化多模态教学模式改革。多模态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开展外语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将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结合起来,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主性。 这种语言学习环境和手段的巨大变化必将引起高职学生外语学习情感的变化,特别是这种环境下与传统外语学习环境冲突中产生的焦虑变化。关注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变化,尤其是立体化外语学习环境下焦虑状况,了解网络多模态环境是否能对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真正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培养正面的学习情感,从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效率。 通过开展研究了解网络多模态环境下是否会产生除传统焦虑因素外的其他因素以及各种模态对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和作用究竟如何。 通过研究,将更加关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学生外语学习的情感状况, 在理论上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状况的数据库,研究将数据挖掘收集,对现有外语网络教学模态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进,搭建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的网络多模态外语学习模式, 并使现有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环境更多样化, 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专科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状况的数据库, 为网络多模态环境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和教学平台改革提供大数据支持和参考, 在教学实践上将为外语教师多模态的选择提供依据,为高职外语教师教学改革方向通过重要的参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降低外语学习焦虑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和选择。

五、开展高职学生在网络多模态环境下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根据目前构建的网络多模态教学环境,高职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总体焦虑状况以及与传统环境下外语焦虑状况的比较。

  (2)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状况与外语学习的相关性研究。

  (3)网络多模态环境下的焦虑因素以及与传统焦虑因素的比较。

  (4)网络多模态环境下各种模态对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和相关性研究。

  但目前国内外本研究领域使用的传统问卷都不针对网络多模态环境下外语学焦虑研究,因此需要对传统问卷进行改编,并使该问卷具有合格的信度和效度成为此项研究的难点。

  在研究中突破以上难点,通过研究揭示网络多模态环境下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状况,了解网络多模态环境是否能真正对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真正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目前的高职外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网络多模态环境下是否会产生除传统焦虑因素外的其他因素的产生;以及了解各种模态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将为科学合理搭建适合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的有效环境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现实的社会价值在于为目前各高职专科学院在网络多模态环境下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高职外语教学中,为教师选择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模态提供方案和选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