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上常会出现“紧皱眉头、握笔苦思”的现象,而中年级的作文,小学生识宁较少,对文字的理解应用能力有限,对人、事、物的观察体验,认识也肤浅,如何才能使学牛“胸有成足”,遇到作文题目能“一挥而就”呢?作文时,真正的“静水”是不存在的,看似“静水”,只要激发得当,“也有春风漾动”。
一、诱写——创造写作氛围
1、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牛的兴趣
李吉林老师所说的“创设情境”,就是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或淡漠或深刻的、饱含真挚情感的生活原形。还原孩子在生活中的真实本色,使用“身边教材”引用到课堂上,把学生带到特定情境,唤回他们那些被淡忘的宝贵记忆。这样,语文课就回归到真实的牛活中,就会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兴趣”为支撑点,教学的效果就肯定会有所提升。
2、要体现“全纳”,关注学生的动态
在指导之后,让全班学生都加入到自由练说的队伍中,体现“全纳”教育。然后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说话进行个别指导。如果交流的内容很简单,请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孩子出来交流,可以送给他自信和掌声,能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价值,产生成就感。对于一些优秀的孩子,重在指导他们把话说具体、说完善,并根据要求逐步捉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即“润饰”。在课堂上体现“全纳”,就是做到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
3、婴及时评价,体现写作的层次
在孩子交流结束后,师生要进行及时地评价。共同评价后,要及时反馈给孩子,然后指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争取更好。同时要让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建议要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经过训练,学牛开始写作,这样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说“通顺”的基础上,这样,也能为作文教学做一个简单铺设。
二、练写——激发写作兴趣
以作文《抢椅子》为例,再现活动现场,使学牛能充分感受活动的场面和气氛。
整个教学是以活动形式展示的,活动被设计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比赛规则。在了解比赛规则时,教师故意安排了请学生复述比赛规则的环节。目的在于训练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同时为后面写好文章开头打下伏笔。
第二层次:比赛前请学生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和观察对手的神态。主要是以捕捉和描写任务心理活动以及神态为训练重点。为了让学牛能真实的细致的写好心理活动,通过在比赛之前询问两位同学:“现在在想什么?”以唤起所有学牛的有意注意,课堂上儿位同学的回答显然带有普遍意义,为后期的写作打下了伏笔。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初次回答是笼统,只是概括地说“我很紧张。”师要追问:“你紧张什么?”学生再次深入思考:“我担心自己速度不够快……害怕…错……没有抢到椅子”等。这样的训练,学牛写文章时,就能避免內容空洞的缺点。教师让学生“定格”,让学生在“五秒之内”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对于的眼神、表情、于的姿势等。规定时间是借用了学生“不让看,更想看;没得看,偷偷也想看”的心理,这样他们会看得很专心,“定格”是为了把一瞬间的场面延长,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把观察要点一一看人眼内,并记住统统写进文章里。
第三层次:分三轮进行抢椅子比赛。每轮都完成一个训练点。第一轮比赛进行之前教师说了一个要求,请“大家在抢椅子的一刹那,注意对于的动作。”指引学生观察的方向,所以在比赛结束后,学生能准确地说出:“夺、猛扑、坐”、“闪电般……猛虎般……”这词句。第二轮比赛是场面描写的训练。在喊出令的时候,教师要故意放慢速度,让学生听声音,让学生感受现场的紧张气氛,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说听到的声音,感受活动现场的热闹的气氛。进行三轮比赛是故意这么设计的,为的就是训练学生选材详略的能力。
第四层次:领会活动类习作的写作要领和一般方法。所以在三轮比赛结束后,就和学牛探讨了详略问题。
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单单教会学生写这一篇习作,而是要通过这一次作文教学,举一反三,使学生学会“记一次活动”同类习作的写作要领和一般方法。所以在最后,采用判断题的形式,使学牛领会活动场面的写作要领和一般方法。
三、多写——提高写作质量
l、陶冶情操,作文源于牛活
作文灵感源于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回归牛活,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去真切体味做牛活的有心人,用亲身经历来描绘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比如: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韵动;吹泡泡,体验章趣的纯真;动于动脑,制作科学的创想……总之,在学生经历“寻找一体验一赞颂一创造”的过程中,焕发写作热情,鼓励学生随时写、随处写。
2、善于积累,必有源头活水
学牛写作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头脑储蓄的信息即语文材料太少了,为此教师应该要求学声多读书,对一些优秀而规范的语言要熟凌、背诵,正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要识记一些名人名事及警句、格言,这样写文章的时候才能信于拈来,灵活运用。
3、仿句练改,创造新颖文字
作文写的好与不好并不在于字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只要把想表达的东西清楚、完整、条例地表达出来,就可算一篇成功的作文。作文写好后要多看几遍,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掉。写作文除了用学过的句型,自己还要创造新的句型,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避免下篇一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