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城市山水画创作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9526
□黄涛

  当今中国已进入全面城市化进程,因此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难以脱离此语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城市为表现题材,反映城市发展面貌的山水画受到高度关注,而实际上,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描绘人类城市生活以及车马一类的绘画作品。其中,最能代表当时城市工商业繁荣绘画作品的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后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也是反映古代城市题材的典范之作。此外还有诸多描绘亭台楼阁建筑等城市题材的壁画、界画、风俗画形式存在,这些作品呈现出古代人们在社会工商业背景下的城市生活状态。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中也呈现过城市题材的画面,如高剑父的《东战场的烈焰》、关山月的《从城市撤退》,断垣残壁,描绘战争对城市造成的毁灭性场景,传达出画家的悲愤心情。到五十年代,新中国处于特殊的建设时期,黎雄才、关山月以及傅抱石等新一代艺术家,描绘出当时新中国建设的真实场景,其中不乏对城市状态和生产生活的描绘,涉及建筑工地、高压电线、水库大坝以及钢铁工厂等,然而这些题材对他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如何将现实题材场景与传统笔墨语言结合,并进行创新成为一大难题。但从所呈现出的作品来看,他们的探索极具时代意义。

  改革开放后,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筑、景观以及视觉感受等具有全新的面貌,高楼林立,『城市』开始向『都市』转变,更多的变化还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城市的改变自然带来『城市山水画』的创新,随后现代建筑以及高架桥等在绘画作品中出现。

一、当代城市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的差异

城市繁荣发展促进城市面貌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与过往山水画相比,当下城市山水画更加复杂多变。

(一)表达物象不同

过往山水画的表达物象大多是山石、亭台、楼阁、马车以及舟船等,而当代城市山水画的表达物象多集中在高楼大厦、广告牌、高架桥、玻璃墙、高铁、高架桥等,二者无论在质感还是形态方面都大相径庭。

(二)物象之间的空间关系不同

当下城市高楼林立,使自然景观与建筑之间的比例和空间关系发生改变。现代城市景观中几何规划,建筑街道横平竖直,有别于传统山水画中的曲径通幽、蜿蜒曲折。

(三)表达意境不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快速崛起,文化随之改变,风靡一时的西方理念逐渐消退,艺术家开始重新思考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重视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个性的抒发、赞美以及批判。与古代山水画中用小桥、流水、孤舟表达超然、苍凉的精神升华相比,意境迥然有别。

  传统山水画中表现的建筑楼阁与当下都市建筑、人造景观物象形态质感之间相差甚远,因此需要用一种新秩序看待物象之间的关系。传统山水画的表现语言系统与时代同步,且与当时中国画的文化内涵相适应,最终呈现出的画面意境与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心境相吻合。而当下画家在挪用传统语言符号时,实际上难以割舍其承载的物象形态和文化意义。当代城市山水所追求的审美意境和艺术观念与过往完全不同,面对当下的都市物象,若直接挪用传统语言符号就会很不自然。

  综上所述,当代画家难以用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符号创作当代城市山水画,因此画家们必须要进行创新,在掌握一定笔墨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按当下所面对的都市物象形态质感修正原有的语言符号,建立新的表现语言、新的欣赏角度和方式,甚至改变传统山水画中的入画标准和评判标准,根据当下文化语境和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价值标准,形成『新的传统』。

二、对当代城市山水画创作的思考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体现时代性,关注现实是岭南画派的核心精神,二十世纪初,高剑父先生在创立岭南画派时,就提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口号来改良中国画,建立新国画,主张绘画要代表时代,不同时期的绘画都应有属于当时的独有精神。『写各国人,各国景物』,因此飞机、大炮以及城市残垣等都成为当时的表现对象,高剑父的《东战场的烈焰》以及关山月的《从城市撤离》就是典型代表,画面中依稀可见战火后城市的残垣断壁,表现方式也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运用西方色彩、透视、素描明暗等关系,传达出战争年代面对国土垂危,人们的愤怒、愁苦思绪,该方式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极具开拓精神。对探索当下城市山水画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发作用,也是岭南画派精神在当下的思考。而关于当代城市山水画创作,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寻找能表现当代城市文化意境的物象

历代山水画家从生活中有针对地提取出孤舟、亭台、树木、茅屋、小桥等表达自身心境的物象;近现代画家也提取出战火、残垣断壁、造船厂、炼钢炉以及吊车等体现时代面貌的元素,那么身处当代繁华都市的画家也应寻找出能表现当代城市文化意境的物象。

(二)探索新物象形态与质感的笔墨语言

笔墨语言是探索当代城市山水画的关键,如何构建基于传统笔墨规律,在城市建筑以及景观等造型限制下进行主观转化,并且能承载现代都市文化意境表达的笔墨?以及如何从城市物象复杂多样的客观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语言符号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画力求形神兼备,追求笔墨再现物象的『似』与抽象笔墨抒发个人情感『不似』的融合,兼具造型与趣味的统一。当下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在表达时需要突破传统笔墨标准。此外,对物象质感的语言探索,如玻璃、金属等,需要画家打破专业或学科界限,借鉴、吸收不同材料或其他门类艺术样式的痕迹美感,呈现水墨痕迹的现代意味,丰富中国画的语言形式。虽然该转化过程艰难,但其是有创造性画家的必经之路。

(三)建立新的画面形式和意境

现代城市建筑以及景观设计深受西方艺术影响,难免会在西方艺术的样式中找到与当代城市的厚重、平面、块面分割、点线面之间的共鸣,身处都市之中,往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都市的局部化、平面化、细节化,由此可见,传统山水全景式构图形式在表现当代城市山水时的局限。随着当今艺术环境越来越自由与包容,画家更渴望个性的宣泄,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现实场景的关注。在此情境下,以都市意识为视角,探索属于个人对当代城市适当的表述形式,思考艺术本体问题。在传统基础上,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借鉴与融合是城市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代绘画欣赏方式已达到一个全新的观看角度,图像平面化和笔墨当代性是需要重点探索的方向。为此,打破对象的合理再现,形成一种抽象、有美感的象征意义符号,用平面构成、元素重叠、错落等手段将点线面的疏密等关系做到极致,形成新的笔墨语言、形式与现代建筑、景观的转换。建立承载当代都市人精神、价值、理想寄托的新审美体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