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之于对联创作,犹如画作之点睛之笔。
我的老师邹宗德先生在《对联快速入门》中说:“联语用最凝练的语言,诠释着最深刻的内涵;用最单纯的色彩,演绎着最绚丽的画卷。诗联者,本为最精炼之文学体裁,故下字稳当与否至关作品好坏,水平高低,甚至可窥一字而见全篇也。”笔者在创作《题城步峒茶秘境》一联时深有体会。
城步峒茶秘境,位于湖南省城步县汀坪乡与广西交界的边陲。峒茶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与天地山川共芳华,由于树形高大,须登梯采摘,又称“云中采茶”。
“清明谷雨两相连,苗家阿妹采茶忙”。茶园海拔高,苗家阿妹着长衫,在茶园中轻盈穿梭,山间烟霞时起,仿佛置身云天。或采茶放歌,或哼曲徐行。归来烹上一盏清茶,漫山的灵气也一并煮入壶中了。山歌悠远,茶香醇和,集苗歌之神韵、峒茶之气韵,互相交织,如音律绕梁,在宾主耳畔和唇齿间萦回……怎会不令人神魂颠倒呢?联想到这一情景,我写下了初稿:
云天摘碧回,轻裾曼妙染霞晕;
苗曲和茶煮,余韵悠长勾客魂。
感觉我只是在词汇的海洋中淘取一块原石,要想成为玉石,一定需要经过打磨和雕琢,也需要专家品鉴,于是我把这块原石交给邹老师鉴定。
待我再拿到这块石子时,它已焕然一新,俨然是流光溢彩的玉石。修改作品如下:
苗曲烹茶,余韵悠长留客醉;
云天摘碧,轻裾曼妙染霞回。
我端详着这经雕琢之后的联句,老师妙手一点,并未大刀阔斧,只更改了语序和个别字词,22 个字的对联,还保留了原稿中的19 个字,实际上只换了“烹”“留”“醉”三个字,其它的字都是我原稿中的。这样一改,却犹如女子一张素面,化了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靓妆,顿时令人眼前一亮,赏心悦目。
邹老师将“勾客魂”改成了“留客醉”,苗家留客,沏峒茶以待,茶韵醉人,曲韵醉人。我起先写下“勾客魂”一词时,也觉不妥,令人感到一层妖魔摄人心魄的可怖意味了。一盏茶就勾走人的魂魄,夸张得有些过分,不贴切。原想表达茶之味、曲之韵,味觉与听觉交错相通的美感,不论是山中之“客”,外来之“客”……一概沉醉于这神秘而清幽的峒茶秘境之中了。多亏一个“醉”字解了我的窘境,遣词用字准确、妥帖,恰是炼字之灵魂。
关于下联,老师说“染霞晕”一词欠“平易”,宜将前一分句的“回”,替代最后一字,于是成了“云天摘碧,轻裾曼妙染霞回”。少了一个字,多了一分自然,也更有画面感。只调动了一字的位置,形象大不一样。此处似应将“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改为“移一字,而境界全出”也!
如此一来,上联的前一分句要和“云天摘碧”相对,相应地将“烹茶”替代“和茶煮”,少一字,更觉精炼。同时考虑到对联的上联尾字应为仄声字,下联的尾字应为平声字,将上下联位置予以置换,方显稳当。
品味至此,我不由想起清人贺贻孙的话:“炼字炼句,诗家小乘,然出自名手皆臻化境,盖名手炼句,如掷杖化龙,蜿蜒腾跃,一句之灵,能使全篇俱活;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祝各位联友也能寻觅到炼字的“一字之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