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1898——1948),我国近代著名的教授、学者和文学家。他的散文朴实优美,细密精巧,真气照人。“五四”以来,影响很大。
朱先生不满旧中国的现实和反动统治,憎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积极支持爱国民主运动和进步学生运动。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所以,毛泽东还提出要“写朱自清颂”,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48年8月12日,朱先生贫病交迫,没有见到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北京含恨逝世,年仅51岁。
朱先生过早去世,在社会上震动很大。北平、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民,纷纷集会痛悼,各阶层人士敬献的挽联甚多。
许德珩同志的一联,简括了朱先生的生平和性格,通俗如话,于平易中见深情,诚挚感人。其联文曰: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郭绍虞教授的一副,突出了朱先生的成就和品格,其联文曰:
写白话文,传白话神,能使普天下读者,如亲謦欬;
为青年师,向青年学,愿告吾辈中悫士,共守仪型!
联中“謦欬”,语出《庄子》,喻言笑也;“悫士”,语出《荀子》,谓忠诚之士。
文协送的一副,词庄意挚,情真意切。其联文曰:
言行惟经典常谈,师者真堪垂后世;
文章则雅俗共赏,才名自合冠群伦!
朱先生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授课,曾为青年后学写过一本古典文学知识读物,书名即为《经典常谈》。内容新颖独到,语言深入浅出。
上海开明书店同人,送给朱先生一副挽联,曰:
长向文坛瞻背影;
从教黉学缀弦声。
朱先生字佩弦。《背影》是他的散文名篇。联中“背影”和“弦声”,得双关之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