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对联》杂志结缘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镇上一所中学读书。因喜好书法艺术,时常到一位擅长书法的老先生那里请益,在他那里第一次见到《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
这是《对联》杂志以前的名字。那时的杂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装订朴素、简易,算不上高大上,也缺少现在的学术高度。但那时却几乎是书法诗联爱好者的必备读物。在那本模样“原始”的杂志上,我读到了诸如“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等名联。
这是与《对联》杂志的初识。她既是我在学习书法之余的文字渊源与拐杖,更是我认识对联艺术的门径。记得13 岁那年写了“但得雄才许斯世;何须浮名系此身”的句子,今天看来并不合格律,但却成为我对联创作之滥觞。受《对联》的影响,在一个兄长结婚时我也撰了一副贺联:
碧海扬帆,一轮红日开新境;
蓝田种玉,双翼青天搏远程。
就是在《对联》的启蒙引导下,我逐渐对对联创作有了浓厚兴趣。
后来在艺术学校学习期间也练习画作,自撰联句或小诗,均应是得益于读过《对联》,学习过对联格律的皮毛。
2007年,我在湖北省文联院内的《书法报》作责任编辑。一日在编辑部,社长舟恒划先生告诉我,首届“中国对联梁章钜奖”在北京颁奖,湖北的老联家闻楚卿先生获得中国对联梁章钜奖第二名,而第一名则是我曾推出过主题报道的联坛泰斗、章草大家湖南余德泉教授。社长让我去采访身在江城武汉的闻楚卿先生,可见作为书法专业报纸的老总也很关注对联界。
那次,闻老娓娓而谈。十年间他两度踏遍千山,搜寻对联遗迹,他的执着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回到报社,连夜写出《诗联逾万首心血七十年——访中国楹联首届“梁章钜奖”获得者、楹联家闻楚卿先生》的专访。因是书法专业报,后来仅发了消息以及专访的相关部分。我感到分量不足,想到《对联》,便将完整的专访文字发过去,随后刊发于“人物专访”栏目上。此后又应《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刊编辑王旭秋女士的约稿,先后采写了首届中国梁章钜奖第一人的余德泉教授,以及梁章钜奖提名奖的河南对联名家胡吉祥先生。
前几年,我偶然参加一个赛事,获赠全年《对联》杂志,每次收到快递,都有一种如见故人的感觉。《对联》杂志自改版以来,面目一新,质量在不断提升,学术含量也比重增大,更加耐读了。
去年,在山西运城的一个活动现场见到《对联》主编傅海青。她一边拍照一边记录,中午午餐时间,我们邻座,但她一直埋头在手机上编辑当日上午的活动报道,几乎没有用餐。席间我就看到她编辑发布了图文并茂的当日新闻,还有精彩的视频,内容充实。她的敬业精神令我感佩。
另一次是在太原参加活动,一心想到《对联》朝圣。但联系傅主编时恰值她外出,未能如愿。很巧,活动中,《对联》杂志执行主编王胜观先生作为媒体代表全程在场。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活动后不久,胜观兄洋洋洒洒大几千言的报道见诸杂志,读之如临其境,其资深记者的洞察力与采写能力可见一斑。
30 年前的一次偶遇,《对联》杂志引领我走上了对联创作之路,成为我终生的良师。如今,每期杂志上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和联作,更是在不断丰富和滋养着我的人生。有着高水平的敬业团队经营《对联》,相信杂志一定能在大海中荡起两行双楫,破浪乘风,联海远航!
在今年杂志创刊35周年之际,我以一副小联祝贺:
根植并州,风行天下;
叶繁华夏,韵出笔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