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乃汉字特有的文化。她已跻身文学殿堂,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字载体。
日前,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奖评选尘埃落定,各大奖项悉归得主,并在温州瓯海区举办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综观第一届(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颁奖)和第二届(二〇二〇年八月二十一日颁奖)『瓯海杯』,可谓佳作纷呈,为现代对联艺术的新发展和当代文化的大繁荣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使其焕发出无限生机,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以下试从几个方面分析『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奖评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瓯海杯』纠正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联文化复兴以来,对联征集热潮中某些偏颇的不良导向。
首先,从两届当代对联创作金奖得主吕可夫(第一届)和康永恒(第二届)具有非凡艺术魅力的作品来看,可以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学修养。二〇一〇年,《对联》杂志下半月刊举办第一届『湖头杯』中国对联巅峰对决邀请赛,吕可夫先生和康永恒先生都在受邀之列。当年,十位受邀选手包括董汝河、许有信、康永恒、周广征、莫非、曹云霖、吕可夫、李俊和、苏振学、石印文等,年龄跨度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呈现出年龄梯度。此十人皆为当时国内顶级联家代表。在第一届『湖头杯』中,康永恒先生的联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
题湖头水车阁
如车如轿,如阁如亭,百多年制度屡新,大转圜中窥世象;
且奏且歌,且行且乐,十八社民风犹朴,勤耕陇上养天和。
湖头十景之月峰樵径
数百年石径依然,惟世界聿新,樵歌
无复振林樾;
三五步月岩即是,有烟霞不老,云影犹堪问洞仙。
吕可夫先生的作品亦很打动人,如其代表作:
题湘江
岳色江声,带八桂岚烟,九千樯橹来天际;
晴川远浦,挟三湘云气,十万波涛下洞庭。
再如题七佛春云
霞卷霓舒,满寺香云争礼佛;
晴奇雨好,半峰天絮最宜春。
题竹
有生但立虚心节;
纵死犹开异代花。
题水泊梁山宋江井
一眼石泉沉日月;
几瓢天露洗江山。
两位当代对联创作金奖得主的作品,读来甘之如饴,对引领对联向文学化、实用化、精品化的进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十年前如是,十年后联艺更为炉火纯青,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其联作魅力十足。综上所述,吕可夫先生和康永恒先生摘取『瓯海杯』前两届桂冠,确属实至名归,可喜可贺。同时,两届当代对联创作奖获得者王翼奇、贾雪梅、温本理(第一届);卜用可、周永红、孙付斗(第二届)的作品亦可圈可点,均为当代楹联艺术精品力作。当然,也必须指出,二〇一六年评选出的中国联坛十秀:卜用可、文伟、王家安、吕可夫、严海燕、张小华、邹宗德、贺宗仪、贾雪梅、康永恒,其中有多位跻身创作奖之列,可见『瓯海杯』评选是群众口碑和权威楹联组织的完美组合,具有广泛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在『瓯海杯』两年一度的评选中,吸引了千余名当代联坛高手角逐,集中体现当代联坛创作的后备力量。
二、『瓯海杯』当代对联理论奖的评选开创了联坛先河,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首届当代对联理论奖获得者为常江教授和余德泉教授,这个评选结果可谓深孚众望,令人信服。两位老先生皆有理论巨著问世,于对联文化贡献巨大。所谓名师巨匠,桃李满天下。常江教授作为中国楹联学会创立者之一,厥功甚伟,在当代联坛久负盛誉。余德泉教授门下之『湖湘七子』各具绝学,为光大师门全力以赴,特别是近年新收归门下余门『廿四君』,皆为当代青年才俊。第二届当代对联理论奖得主孙则鸣、景常春,多年来勤耕于理论砚田,其见识之深、作品之丰、文笔之犀利,与老一辈联家相比各擅胜场,与同时期对联理论作者相比,其才学尤为突出,故而当选理论奖得主亦顺理成章,功到自然成,不遑多让。长期以来,大家似乎有个印象:搞对联理论研究者,多疏于实践。但两届『瓯海杯』对联理论奖评选让人耳目一新,其程序之严谨、评选之公正、获奖者之功力,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最佳注脚。在理论研究日益完善的今天,为楹联爱好者深入系统总结作品得失,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三、『瓯海杯』当代对联文化奖凸显出培育联坛新生力量的基石作用。
楹联一直在逆境中求生存,其发展历尽沧桑。『联虽小道,易学难精』,在中国楹联学会联律普及的强力推动下,一批批联坛新人异军突起,已逐渐崭露头角。两届『瓯海杯』评选进程中,有数以百计的新人加入竞逐者行列,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作品虽尚显稚嫩,然已具备较佳潜质,拥有足够提升空间。近三年来,在联都网站、曾联惠对联课堂、中国楹联论坛、四海微信群等现代传媒鼓呼之下,鼓励与培养新人蔚成风尚,一大批联坛新军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其作品逐渐摆脱最初模仿痕迹,逐步向形成多元独特风格进发,且已经涌现出一些代表人物,此类举措对于当代联坛振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人培养上下大力气,花真功夫,才是楹联大繁荣大发展的主流。『瓯海杯』的对新人一视同仁,拿作品说话,足资借鉴。梁启超曾言,对联为『痛苦中的小玩艺儿』。对联只有在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前提下,兼备文学性、思想性、实用性,放下架子,走理论实践相结合之路,倾听群众呼声,少戴些高帽,像『瓯海杯』评选一样,在广泛深入交流之中,达到对联文化宣传、典型人物推介等作用,提升艺术品位。只有多管齐下,把功夫做到位,才能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答卷中获取高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