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生一联传

时间:2023/11/9 作者: 对联 热度: 17833
□陶诗秀

  

  有些对联,如作者的人生写照。有些对联,如作者的人生总结。有些对联,如作者的人生准则。看到这些对联,就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笔者选了几副这样的对联,与广大联友一起品味。

  一

  卖书画换酒;

  与世界同春。

  联主人李增,字灿高,云南澄江人。辛亥革命后任云南省议会议长。参加过云南人民向英、法争回七府矿业权的斗争;护国运动中举办『护国演说社』;护国运动后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一九二四年国会解散,隐居于昆明小东门外灵光街薛家巷九号,卖书画自娱。联语表明了他的志向和乐趣。

  二

  孙总理入室弟子;

  梅博士架桥老师。

  著名的滇剧票友高竹秋(挽君),抗战前曾灌过二十八张滇剧唱片,比任何一个滇剧名演员的灌片都多。他撰书此联,堪称自传。

  原来,他年轻时看到电影是门新兴的艺术,就乘火车从滇越铁路到达海防,结果遇上云南老乡易崇高先生。易劝他去广州,因那里的滇军都支持孙中山先生,可去谋个职位。高便打消了学电影的念头,到广州考上了黄埔军校,因为孙中山先生常去黄埔军校上课,他自然成了孙中山先生的『入室弟子』。黄埔军校毕业后,高不愿当军官,仍回云南票滇剧。一九三二他卖了房产,出省游学。在上海拜访了梅兰芳先生。梅虚心好学,同高切磋剧艺。梅对滇剧中的『架桥』很感兴趣,高便连讲带唱,唱了又唱,梅则跟着哼,哼了又哼。于是乎,高成了『梅博士架桥老师』。

  三

  合药虽是人见;

  存心自有天知。

  过去昆明有一家极负盛誉的中药成药店『保龄药室』,店里挂有此联。

  这是店主人杨平山开药店的法宝。他所选用的药材都是质地最好的,不怕价高。他从开设药店到晚年,终日亲自坐阵作坊,监督下料及整个制作过程。所以,其药质量好,信誉高,生意十分兴旺。杨排行第三,人们也尊称他为杨三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